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72 篇 期刊文献
  • 71 篇 会议
  • 13 篇 成果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3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93 篇 医学
    • 82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95 篇 临床医学
    • 24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3 篇 中西医结合
    • 2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7 篇 中医学
    • 1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50 篇 教育学
    • 46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46 篇 理学
    • 40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34 篇 工学
    • 13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31 篇 管理学
    • 31 篇 公共管理
  • 27 篇 农学
    • 15 篇 作物学
    • 5 篇 兽医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144 篇 乙型肝炎
  • 124 篇 流行性出血热
  • 118 篇 病毒性肝炎
  • 105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72 篇 hbsag
  • 64 篇 诊断
  • 62 篇 病毒病
  • 60 篇 治疗
  • 59 篇 hbv
  • 58 篇 肝炎
  • 53 篇 血吸虫病
  • 52 篇 传染病学
  • 51 篇 患者
  • 45 篇 dna
  • 42 篇 慢性乙型肝炎
  • 42 篇 血清
  • 42 篇 流行病学
  • 39 篇 干扰素
  • 38 篇 肝硬化
  • 37 篇 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88 篇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
  • 70 篇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
  • 61 篇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
  • 55 篇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 54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51 篇 重庆医学院第一医...
  • 49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46 篇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
  • 43 篇 潍坊医学院
  • 40 篇 北京地坛医院
  • 40 篇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
  • 36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35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34 篇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
  • 34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
  • 32 篇 复旦大学
  • 32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32 篇 中山大学
  • 30 篇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
  • 30 篇 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05 篇 王其南
  • 84 篇 罗端德
  • 74 篇 翁心华
  • 67 篇 刘约翰
  • 65 篇 曾令兰
  • 61 篇 王心禾
  • 59 篇 徐肇玥
  • 51 篇 成军
  • 43 篇 郝连杰
  • 39 篇 朱科伦
  • 35 篇 贺永文
  • 34 篇 陈雅棠
  • 30 篇 李祖进
  • 29 篇 金慰鄂
  • 29 篇 杜继昭
  • 29 篇 黄华芳
  • 27 篇 宋佩辉
  • 27 篇 王素萍
  • 27 篇 李文桂
  • 27 篇 杨东亮

语言

  • 2,35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州总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235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逆转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克隆形成及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年 第12期34卷 1740-1744页
作者: 朱玲玲 林涛发 谢丽平 王少扬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科 安徽芜湖241001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感染科 福建福州350001 福州总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福建福州350001
目的探讨逆转素(reversine)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经不同浓度reversine(0.1~1.6μmol·L^(-1))处理后,应用MTS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评估reversine作用于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抗体阳性的甲型肝炎接触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甲型肝炎病毒
收藏 引用
病毒学报 1989年 第1期5卷 86-88页
作者: 丛树梅 尚守礼 徐皖苏 王耀宗 陈虹 李莉 张玉梅 于珍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山东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 山东菏泽结核病医院
几年来,国内外已相继用组织培养法分离多株甲型肝炎病毒(HAV),并已证实了甲型肝炎患者及亚临床型感染在传染本病中的重要性。但HAV在流行点的正常人群中存在短期携带的问题还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从甲型肝炎接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1年 第1期 33-34页
作者: 龚作炯,胡积军,黄其通,彭乐康,项昌志,巫振欧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430060 430060 430060 430060 430060 430060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50例,随机双盲分为病毒唑治疗组(132例)和安慰剂组(118例)。治疗7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较安慰剂组升高,其中轻型和危重型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中、重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血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产阿洛西林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89年 第3期14卷 174-179页
作者: 杜继昭 王其南 严思壮 段明纲 郑行萍 蒋玉富 余登高 李崇智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本文报道国产阿洛西林对1980~1988年重庆地区临床分离的446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美国Miles 药厂生产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阿洛西林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国产阿洛西林在浓度为32μg/ml时能抑制79.8%的细菌。本品对金葡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导肝细胞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内科杂志 1993年 第3期32卷 195-197页
作者: 成军 斯崇文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100034
基因治疗是用正常或野生型的基因置换或校正致病基因,以纠正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上的一个重要应用。转导肝细胞基因治疗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基因治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例弓形虫IgM抗体假阳性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 第3期32卷 656-660页
作者: 李虎 杨春秋 王楠楠 朱进进 余莉 太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安徽阜阳236600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2 动物源性传染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高校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目的通过病原学检测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弓形虫感染,通过实验设计以及查阅文献分析患者血清弓形虫IgM抗体假阳性原因,并总结归纳处理流程,为临床提供全面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外周血涂片镜检、弓形虫核酸检测以及影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垂体功能的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2年 第3期10卷 132-134页
作者: 陈国芬 王嘉瑞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对19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垂体功能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出血热患者血清促贤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52±44.94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5.8±24.8Pg/ml, P<0.01),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12.13±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各类肝病关系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8年 第3期18卷 151-152页
作者: 贺永文 刘薇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为了解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用RTPCR及ELISA法测定肝炎病毒标志。有受血史者,急性丙肝(6053%)高于急性乙肝(1053%,P<001)。无受血史者,急性肝炎以甲、乙型肝炎为主(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粘质沙雷氏菌感染27例分析
收藏 引用
上海医学 1992年 第8期15卷 480-481,483页
作者: 尹有宽 彭吉军 陈福林 孙涛 翁心华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粘质沙雷氏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各种类型的临床感染,甚至可造成院内感染流行,国内有关本菌感染的报告尚少。本文将我院自1983年9月~1991年2月间全身和局部的本菌感染27例作一分析和讨论。
来源: 评论
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内科杂志 1997年 第9期36卷 625-626页
作者: 朱传武 贺永文 罗端德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意义朱传武贺永文罗端德免疫分子在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及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