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7 篇 雷公藤内酯醇
  • 3 篇 细胞增殖
  • 3 篇 晶体
  • 3 篇
  • 3 篇 增殖细胞核抗原
  • 3 篇 晶状体上皮细胞
  • 3 篇 上皮细胞
  • 2 篇 暴力行为
  • 2 篇
  • 2 篇 解剖学
  • 2 篇 比色法
  • 1 篇 晶状体
  • 1 篇 mtt法
  • 1 篇 人体解剖学
  • 1 篇 心理学
  • 1 篇 男性
  • 1 篇 雌二醇
  • 1 篇 放射免疫测定
  • 1 篇 七年制
  • 1 篇 一氧化氮

机构

  • 15 篇 福建中医学院
  • 8 篇 海南医学院
  • 2 篇 福建省立医院
  • 1 篇 福建警官学校警政...
  • 1 篇 福建省警官学校警...
  • 1 篇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
  • 1 篇 福建省医学科学情...

作者

  • 9 篇 祁明信
  • 9 篇 黄秀榕
  • 8 篇 胡艳红
  • 8 篇 马兰
  • 7 篇 龙儒桃
  • 3 篇 张文光
  • 2 篇 林可基
  • 2 篇 吴正正
  • 2 篇 傅晓晴
  • 2 篇 贝宁
  • 2 篇 白平
  • 2 篇 郑玉聪
  • 1 篇 严京
  • 1 篇 叶大付
  • 1 篇 曹光裕
  • 1 篇 汪世平
  • 1 篇 陈跃
  • 1 篇 林久茂
  • 1 篇 宋丹云
  • 1 篇 谭耀武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诊断教研室"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海峡药学 2003年 第4期15卷 1-4页
作者: 王玉露 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药理教研室 福州350003
目的 介绍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  总结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及应用。结果  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结论
来源: 评论
暴力行为人群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收藏 引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3期24卷 1208-1209页
作者: 白平 傅晓晴 林久茂 陈琪 叶大富 郑玉聪 林可基 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诊断教研室 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省立医院同位素室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警官学校警训教研室 福建福州350014
目的 :探究暴力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性激素水平异常的原因 .方法 :男性暴力型服刑人员 4 6例为研究组 ,调查其个人史、进行体格检查 ,抽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雌二醇 (estradiol,E2 )、睾酮 (testos t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七年制中医学专业解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收藏 引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 第3期5卷 259-260页
作者: 宋丹云 张文光 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究室
探讨适用于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方法.根据七年制学生的特点,在七年制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系统教学法与学导式教学法相结合、启发逻辑推理、促进抽象思维及注重实验课的教学的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教学方法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晌
收藏 引用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6期9卷 327-330页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祁明信 胡艳红 吴正正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海口571101 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病理生理学实验中心 福州350003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手部狭窄性腱鞘炎小针刀手术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 第3期3卷 177-178页
作者: 陈跃 张文光 曹光裕 福建中医学院现代医学部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教研室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对手部常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的局部结构进行了解剖和观测。据此描述了较为合理的小针刀手术的入刀点及入刀方向,并指出了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