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0 篇 期刊文献
  • 1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4 篇 农学
    • 356 篇 作物学
    • 41 篇 园艺学
    • 35 篇 植物保护
    • 1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水产
  • 83 篇 理学
    • 71 篇 生物学
    • 11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工学
    • 24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2 篇 医学
    • 1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82 篇 红麻
  • 64 篇 水稻
  • 47 篇 黄麻
  • 19 篇 甘蔗
  • 19 篇 遗传多样性
  • 18 篇 种质资源
  • 17 篇 srap
  • 17 篇 ssr
  • 15 篇 生物信息学
  • 15 篇 选育
  • 13 篇 光钝感突变体
  • 13 篇 甘薯
  • 12 篇 遗传分析
  • 12 篇 杂种优势
  • 12 篇 issr
  • 12 篇 烟草
  • 11 篇 农艺性状
  • 11 篇 rapd
  • 10 篇 qtl
  • 10 篇 新品种

机构

  • 469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23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13 篇 宁德师范学院
  • 1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11 篇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
  • 10 篇 福建省特种作物育...
  • 10 篇 福建省种子总站
  • 7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7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7 篇 福建省作物设计育...
  • 7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
  • 6 篇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
  • 6 篇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
  • 6 篇 福建省烟草科学研...
  • 5 篇 广西大学
  • 5 篇 福建省龙岩市烟草...
  • 4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4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
  • 4 篇 福建省分子与细胞...
  • 4 篇 福建省水稻分子标...

作者

  • 193 篇 祁建民
  • 128 篇 陶爱芬
  • 125 篇 林荔辉
  • 122 篇 徐建堂
  • 118 篇 方平平
  • 61 篇 qi jian-min
  • 51 篇 林培清
  • 47 篇 张立武
  • 41 篇 tao ai-fen
  • 38 篇 陈美霞
  • 36 篇 梁康迳
  • 36 篇 吴为人
  • 33 篇 xu jian-tang
  • 33 篇 fang ping-ping
  • 30 篇 吴建梅
  • 29 篇 lin li-hui
  • 20 篇 杨志坚
  • 20 篇 何水林
  • 19 篇 兰涛
  • 19 篇 陈涛

语言

  • 513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51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基因组学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年 第4期22卷 375-385页
作者: 贾琪 吴名耀 梁康迳 孙新立 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麻与其他物种HD-ZIPⅠ和LEA14蛋白序列同源性及其盐胁迫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51卷 298-306页
作者: 陈毓娜 Manuel Sebastian Fiallos 李静 李云清 祁建民 徐建堂 方平平 林荔辉 张立武 陶爱芬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利用黄麻与水稻、拟南芥和大豆等的HD-ZIPⅠ和LEA14蛋白的相似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并以耐盐性不同的两个黄麻品种福农1号(较耐盐)和中黄麻1号(较敏感)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盐胁迫下HDZ4和LEA1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黄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SSR标记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49卷 289-294页
作者: 马菊 赵锦祥 林郑希 谢永波 陈志伟 毛大梅 周彬 官华忠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采用53对SSR引物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标记鉴定效率分析.结果表明,53对SSR引物中47对具有多态性,占88.68%;共检测到135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平均2.8720个等位位点,变幅为2~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4821,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琯溪蜜柚叶片黄化与缺镁的关系及叶面补镁的矫治效果
收藏 引用
果树学报 2021年 第8期38卷 1319-1329页
作者: 张炎 曹振 周慧梅 沈海芹 苏达 吴良泉 叶德练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际镁营养研究所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目的】探究琯溪蜜柚叶片黄化与营养元素丰缺的关系并进行矫正,为生产上制定合理施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38个有代表性的琯溪蜜柚果园的不同黄化程度的叶片,研究5个黄化等级(等级为0、1、2、3和4,分别对应对照绿叶、约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省马铃薯主栽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9年 第22期17卷 7420-7427页
作者: 张招娟 邓跃 黄泷健 郭玉春 陈芳育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马铃薯冬作区,为明确福建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本试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分布于12对染色体的9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高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及其协同抗病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年 第7期30卷 1394-1411页
作者: 陈燕玲 岑光莉 孙婷婷 尤垂淮 阙友雄 苏亚春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几丁质酶(chitinase)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能够水解病原菌细胞壁的主成分几丁质、β-1,3-葡聚糖和肽聚糖,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是植物防御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的防卫因子。此外,两者还具有协同抑菌作用,被广泛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第3期20卷 253-264页
作者: 林文雄 陈婷 周明明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350002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盐胁迫下大豆抗感品种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期58卷 59-68页
作者: 陈昕宇 张真 张早立 宋圆圆 曾任森 卢龙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大豆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耐盐大豆的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方法】以2种耐盐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科丰1(盐敏感)和南农1183-2(耐盐)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种植,盐胁迫(120 mmol·L^(-1)NaCl)处理,利用16S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甘蔗热带种(LA-purple)全基因组序列的SSR开发及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8年 第9期44卷 1400-1410页
作者: 王恒波 肖乃衍 朱专为 刘翠翠 Intikhab ALAM 陈平华 卢运海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现代甘蔗栽培品种(2n=100~130)是由甘蔗热带种(2n=80)与割手密(2n=40~128)种间杂交而来,形成异源多倍体、非整倍体作物,使得甘蔗栽培品种中80%~90%的染色体来源于热带种。开发热带种基因组SSR分子标记,有助于甘蔗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苗期低温失绿基因cisc(t)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确定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0年 第22期55卷 2183-2187页
作者: 兰涛 汪斌 凌秋平 徐春花 童治军 梁康迳 段远霖 金晶 吴为人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籼稻品种Dular在低温条件下幼苗会表现失绿.前期遗传研究表明,这种低温失绿的表型是由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9染色体长臂的SSR标记RM257和RM242之间,将该基因暂命名为cisc(t).本研究在前期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粳稻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