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0 篇 期刊文献
  • 1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4 篇 农学
    • 356 篇 作物学
    • 41 篇 园艺学
    • 35 篇 植物保护
    • 1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水产
  • 83 篇 理学
    • 71 篇 生物学
    • 11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44 篇 工学
    • 24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2 篇 医学
    • 1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82 篇 红麻
  • 64 篇 水稻
  • 47 篇 黄麻
  • 19 篇 甘蔗
  • 19 篇 遗传多样性
  • 18 篇 种质资源
  • 17 篇 srap
  • 17 篇 ssr
  • 15 篇 生物信息学
  • 15 篇 选育
  • 13 篇 光钝感突变体
  • 13 篇 甘薯
  • 12 篇 遗传分析
  • 12 篇 杂种优势
  • 12 篇 issr
  • 12 篇 烟草
  • 11 篇 农艺性状
  • 11 篇 rapd
  • 10 篇 qtl
  • 10 篇 新品种

机构

  • 469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23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13 篇 宁德师范学院
  • 1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11 篇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
  • 10 篇 福建省特种作物育...
  • 10 篇 福建省种子总站
  • 7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7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7 篇 福建省作物设计育...
  • 7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
  • 6 篇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
  • 6 篇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
  • 6 篇 福建省烟草科学研...
  • 5 篇 广西大学
  • 5 篇 福建省龙岩市烟草...
  • 4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4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
  • 4 篇 福建省分子与细胞...
  • 4 篇 福建省水稻分子标...

作者

  • 193 篇 祁建民
  • 128 篇 陶爱芬
  • 125 篇 林荔辉
  • 122 篇 徐建堂
  • 118 篇 方平平
  • 61 篇 qi jian-min
  • 51 篇 林培清
  • 47 篇 张立武
  • 41 篇 tao ai-fen
  • 38 篇 陈美霞
  • 36 篇 梁康迳
  • 36 篇 吴为人
  • 33 篇 xu jian-tang
  • 33 篇 fang ping-ping
  • 30 篇 吴建梅
  • 29 篇 lin li-hui
  • 20 篇 杨志坚
  • 20 篇 何水林
  • 19 篇 兰涛
  • 19 篇 陈涛

语言

  • 513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1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甘蔗脂氧合酶基因ScLO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9年 第7期45卷 1002-1016页
作者: 孙婷婷 王文举 娄文月 刘峰 张旭 王玲 陈玉凤 阙友雄 许莉萍 李大妹 苏亚春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LOX属于脂氧合酶超家族(lipoxygenase superfamily),是脂肪氧化途径的重要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和对外界刺激的抵御。本研究基于甘蔗(Saccharumspp.)转录组数据库,通过RT-PCR技术,首次从新台糖22号(ROC22)蔗芽中克隆获得Sc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蔗AP2/E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年 第1期28卷 67-81页
作者: 陈玉凤 李竹 苏炜华 孙婷婷 汪洲涛 岑光莉 阙友雄 蒙寅恬 许莉萍 苏亚春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AP2/乙烯应答元件结合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AP2/ERF)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甘蔗AP2/ERF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黄棪(Camellia sinensis)基因组的DXS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 第4期30卷 811-817页
作者: 曾珊珊 高婷 谷梦雅 侯炳豪 任卫威 张宇航 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是MEP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在茶树抗性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茶树DXS基因家族的潜在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茶树DX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蔗茉莉酸合成关键酶基因ScOPR1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年 第6期24卷 1365-1374页
作者: 孙婷婷 王文举 刘峰 王玲 李竹 戴明剑 阙友雄 许莉萍 苏亚春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十八碳烯酸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控制着茉莉酸合成的最后一个步骤.目前,甘蔗(Saccharum spp.)OPR基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从课题组构建的甘蔗转录组unigene注释库中筛选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棉麻纤维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 第2期12卷 197-202页
作者: 陈富成 祁建民 陶爱芬 徐建堂 陈涛 林荔辉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棉麻是我国重要天然纤维作物。本文对我国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的类型、雄性不育的选育及雄性不育的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研究发展方向与杂种优势利用有关问题,同时提出了雄性不育系选育的思路。
来源: 评论
盐胁迫对红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科学学报 2011年 第4期29卷 493-501页
作者: 陈涛 王贵美 沈伟伟 李小珍 祁建民 徐建堂 陶爱芬 刘晓倩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为研究不同盐胁迫时间和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L.)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寻红麻耐盐的生理机制,为盐碱地种植红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红麻幼苗进行了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处理。一种将红麻幼苗在0(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圆果黄麻雌性不育突变体鉴定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科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29卷 194-199页
作者: 陈富成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清 徐建堂 陈涛 陶爱芬 吴建梅 方平平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为研究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粤圆6号不育突变体的类型及不育机理,以粤圆6号及其不育突变体为实验材料,对其花器官及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碘染实验、体外萌发实验及田间授粉实验,结果表明,粤圆6号突变体为雌性不育。对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麻两个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与三个近缘种的核型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 第4期12卷 619-624页
作者: 陈涛 祁建民 陶爱芬 徐建堂 陈富成 王贵美 李小珍 陈美霞 阮奇城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选取黄麻属(Corchorus)2个栽培品种及其4个野生类型和3个野生近缘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黄麻属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核型公式分别为:宽叶长果(长果黄麻栽培种)2n=2x=14=14m(4S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麻类作物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 第4期13卷 589-595页
作者: 秦先超 祁建民 方平平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概述了国内外红麻等麻类作物快速繁殖、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器官发生等几个方面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见解,以期为促进麻类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酸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2年 第8期33卷 1412-1417页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叶德炼 张燕媮 陈晓容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甘薯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稳定的红色,可作为天然红色素。优化了甘薯紫色素提取条件,研究4种有机酸不同浓度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酸和乙二酸可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的热稳定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