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9 篇 农学
    • 133 篇 作物学
    • 16 篇 园艺学
    • 11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32 篇 理学
    • 28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9 篇 工学
    • 1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4 篇 水稻
  • 22 篇 黄麻
  • 11 篇 遗传多样性
  • 10 篇 生物信息学
  • 10 篇 ssr
  • 9 篇 选育
  • 9 篇 烟草
  • 9 篇 甘薯
  • 8 篇 遗传分析
  • 8 篇 种质资源
  • 7 篇 杂交水稻
  • 6 篇 杂交糯稻
  • 6 篇 农艺性状
  • 6 篇 红麻
  • 6 篇 优质
  • 6 篇 产量相关性状
  • 5 篇 配合力
  • 5 篇 转录因子
  • 5 篇 ssr标记
  • 4 篇 杂交稻

机构

  • 157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11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11 篇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
  • 10 篇 福建省特种作物育...
  • 10 篇 福建省种子总站
  • 7 篇 福建省作物设计育...
  • 6 篇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
  • 6 篇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
  • 6 篇 福建省烟草科学研...
  • 5 篇 福建省龙岩市烟草...
  • 4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
  • 4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3 篇 福建省东山出入境...
  • 3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3 篇 宁德师范学院
  • 3 篇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
  • 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福建省曲斗香酒业...

作者

  • 48 篇 祁建民
  • 35 篇 陶爱芬
  • 32 篇 张立武
  • 31 篇 方平平
  • 29 篇 林荔辉
  • 29 篇 徐建堂
  • 27 篇 qi jian-min
  • 25 篇 梁康迳
  • 16 篇 zhang li-wu
  • 16 篇 tao ai-fen
  • 15 篇 liang kang-jing
  • 15 篇 lin lihui
  • 15 篇 吴为人
  • 13 篇 fang ping-ping
  • 13 篇 程祖锌
  • 12 篇 许旭明
  • 12 篇 xu jian-tang
  • 12 篇 林世强
  • 11 篇 张列梅
  • 11 篇 官华忠

语言

  • 17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21年 第6期47卷 997-1019页
作者: 徐益 张力岚 祁建民 张列梅 张立武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东南黄红麻实验观测站/福建省麻类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福建省南方经济作物遗传育种与多用途开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中心 福建福州350002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主要麻类作物(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和工业大麻)参考基因组从2011年至2020年陆续完成测序,这标志着麻类作物科学已经进入基因组时代。文章首先详细概述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测序。其次,评述了基于基因组学的麻类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烟-稻轮作下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水稻茎鞘同化物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24年 第5期38卷 555-566页
作者: 杨铭榆 陈志诚 潘美清 张汴泓 潘睿欣 尤林东 陈晓艳 唐莉娜 黄锦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福州350002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 福州350003
【目的】在烟-稻复种连作系统中,探讨烟后作水稻茎鞘物质转运及其产量对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的响应,以期为复种连作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杂交水稻甬优1540为材料,常规施氮栽培为对照(T0),在烤烟收获后全土层施用30t/hm2生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闽糯6优6号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20年 第5期35卷 107-110页
作者: 黄荣华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应用遗传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闽糯6优6号是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用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与糯稻恢复系嘉糯恢6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该组合2017—2018年参加贵州糯稻组区试,表现优质、抗病性较强、高产稳产等特点,2019年8月通过贵州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来源: 评论
马蓝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 第8期25卷 53-57页
作者: 黄以钟 潘大仁 王占成 陈隽 周以飞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福建省植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以马蓝为研究材料,对马蓝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RAPD-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液中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物质,采用高盐沉淀DNA和多次洗涤去除糖类,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马蓝基因组DNA。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所获得的DNA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栽培方式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年 第5期30卷 628-632页
作者: 张招娟 翁定河 谢向誉 陈选阳 郭玉春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5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地上添加覆盖物均能提高产量,其产量表现依次为草+膜>膜+草>盖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6优8号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20年 第6期35卷 118-120页
作者: 黄荣华 范富英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应用遗传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嘉糯6优8号是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用自育糯稻不育系嘉农wx6A和糯稻恢复系嘉糯恢8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等优点,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来源: 评论
茶树新品系CFT-1提取物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年 第11期29卷 1831-1840,1857页
作者: 廖素凤 刘江洪 杨志坚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福州350002
探讨茶树新品系福茶1号绿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高脂模型组(HFD)、福茶1号绿茶组(CFT-1,200 mg/kg·d)和普通绿茶组(Fuyun6,200 mg/kg·d)。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麻核心种质的遴选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9年 第11期45卷 1672-1681页
作者: 徐益 张列梅 郭艳春 祁建民 张力岚 方平平 张立武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东南黄红麻实验观测站/福建省麻类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福建省南方经济作物遗传育种与多用途开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中心 福建福州350002
遴选黄麻核心种质可为黄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以300份黄麻种质资源为基础,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考察,结合地理来源构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变幅在13.06%~84.87%,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包穗突变体esp2的遗传分析与基因精细定位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1年 第10期56卷 741-745页
作者: 官华忠 段远霖 刘华清 陈志伟 卓敏 庄丽君 亓文明 潘润森 毛大梅 周元昌 王锋 吴为人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350002
水稻的包穗现象主要是由倒一节间缩短造成的.阐明包穗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穗问题,创造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籼稻品种明恢86的组织培养后代中获得了1个包穗突变体,命名为esp2(enclosed shorter panicle2),其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谷丰A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9年 第5期17卷 1411-1416页
作者: 张柱坚 林艳 田大刚 周元昌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3
谷丰A是一个优良的抗稻瘟病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它已配制出多个优良杂交水稻品种,并且已成为选育抗稻瘟病不育系的重要亲本之一。本研究利用Pigm、Pi9、Pi2、Piz-t、Pi-d2、Pi-d3、Pit、Pi5、Pii、Pib、Pi-ta等11个抗稻瘟病基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