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1 篇 农学
    • 3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6 篇 林学
    • 1 篇 作物学
  • 37 篇 理学
    • 30 篇 生态学
    • 6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8 篇 工学
    • 7 篇 林业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1 篇 干热河谷
  • 9 篇 生态恢复
  • 7 篇 失稳性坡面
  • 6 篇 区段
  • 6 篇 蒋家沟
  • 6 篇 化学计量比
  • 5 篇 雷公藤
  • 4 篇 土壤养分
  • 4 篇 泥石流
  • 4 篇 生物量
  • 4 篇 物种多样性
  • 4 篇 土壤呼吸
  • 4 篇 桉树
  • 4 篇 地震灾区
  • 4 篇 植被恢复
  • 4 篇 植被
  • 4 篇 气候
  • 4 篇 海拔梯度
  • 3 篇 汶川地震
  • 3 篇 群落特征

机构

  • 73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53 篇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
  • 39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21 篇 武夷学院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
  • 5 篇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
  • 3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2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2 篇 龙岩市林业科学研...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1 篇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
  • 1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
  • 1 篇 南方森林资源与环...
  • 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 篇 福建省建阳市林业...
  • 1 篇 宁德市国土资源局
  • 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 48 篇 林勇明
  • 46 篇 吴承祯
  • 39 篇 王道杰
  • 36 篇 李键
  • 35 篇 洪伟
  • 34 篇 li jian
  • 31 篇 lin yongming
  • 29 篇 wang daojie
  • 26 篇 hong wei
  • 20 篇 wu cheng-zhen
  • 19 篇 wu jianzhao
  • 19 篇 吴建召
  • 18 篇 崔羽
  • 18 篇 cui yu
  • 16 篇 余杭
  • 15 篇 罗清虎
  • 15 篇 yu hang
  • 14 篇 范海兰
  • 14 篇 liu ying
  • 14 篇 李松阳

语言

  • 7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研究所/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雷公藤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年 第4期29卷 315-319页
作者: 李建鹃 洪伟 吴承祯 谢安强 李键 林晗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以雷公藤绿色嫩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优良无性系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雷公藤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影响显著,最优诱导培养基为M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硫沉降下凋落物分解失重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 第5期29卷 77-81页
作者: 包和林 张艳荷 侯丹 吕广林 洪伟 范海兰 吴承祯 李键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森林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分析了邓恩桉人工林幼龄林凋落物分解失重率与N、S沉降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失重率与N、S两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S沉降在编码范围[-1.414,1414]内促进凋落物分解,N沉降在低水平[-1414,0]促进凋落物分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分析及最优轮伐期确定——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10期52卷 134-145页
作者: 林卓 吴承祯 洪伟 洪滔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过程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福州350003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武夷山354300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的变化,为杉木经营者在碳汇交易背景下选择最优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闽西北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对杉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邓恩桉林地土壤pH空间变异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 第1期21卷 14-19页
作者: 谭艳 吴承祯 洪伟 陈建忠 肖应忠 陈灿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桉树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建阳市林业局 福建建阳354200
福建省建阳市7年生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Maiden)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层土壤pH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该邓恩桉林地土壤pH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pH均值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凋落物养分变化的起伏型时间序列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29卷 49-54页
作者: 游爱华 吴承祯 洪伟 范海兰 林晗 宋萍 程煜 林淑伟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8
起伏型时间序列法是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法,运用该方法研究了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释放量变化规律.以闽楠、樟树、竹柏、池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分解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释放量进行建模模拟,模拟精度达到99%以上,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公藤总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31卷 8-12页
作者: 范文洁 洪伟 李键 陈昕 林晗 吴承祯 宁德市国土资源局 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由于雷公藤叶片富含多糖及酚类物质,要获得高质量的DNA有一定难度。本研究以雷公藤植物叶片为材料,对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比较了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最终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试剂盒纯化的获得高质量DNA的方法。试验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热河谷优势灌木种类的根系结构及碳氮磷元素含量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年 第1期26卷 31-39页
作者: 刘颖 贺静雯 李松阳 余杭 吴建召 崔羽 林勇明 王道杰 李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研究干热河谷优势灌木的根系特征,有助于了解植物根系的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固土作用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与生存策略,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马桑(Coriaria sinica)、坡柳(Dodonaea viscose)和苦刺(Sophora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小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以龙溪河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年 第2期29卷 449-459页
作者: 田雪 吴建召 杨鸿飞 俞陈辉 陈辉 林勇明 王道杰 李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为探讨地震前后典型小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龙溪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5年、2009年、2011年、2015年四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斑块类型和景观两个水平,运用13种景观格局指数,通过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对龙溪河小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热河谷植物沙丘形态及植物功能性状特征与土壤分形维数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年 第4期28卷 1019-1026页
作者: 黄语芯 虞西尔 高若允 杨柳生 林勇明 王道杰 李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为了解植物沙丘形态及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对坡面泥沙拦截的作用机制,以干热河谷典型区蒋家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野外实地观测和内试验处理的方法,测定失稳性坡面42个植物沙丘(包括扭黄茅20株、拟金茅13株、丛毛羊胡子草9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震区生态恢复初期土壤养分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特征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年 第5期25卷 1044-1052页
作者: 贺静雯 刘颖 吴建召 崔羽 罗清虎 林勇明 王道杰 李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40041
为探究地震灾区不同气候区的初期生态恢复过程,选取汶川地震重灾区汶川县(干旱河谷气候区)和绵竹市(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的受损治理样地与未受损样地,对比研究表层土壤(0-20 cm)全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养分(水解性氮、有效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