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7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8 篇 农学
    • 38 篇 作物学
    • 26 篇 园艺学
    • 1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兽医学
    • 6 篇 林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水产
  • 54 篇 理学
    • 35 篇 生态学
    • 19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40 篇 医学
    • 2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4 篇 工学
    • 9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2 篇 嗜水气单胞菌
  • 20 篇 水稻
  • 17 篇 茶树
  • 15 篇 连作障碍
  • 10 篇 根际土壤
  • 10 篇 化感作用
  • 8 篇 茶园
  • 8 篇 紫苏
  • 7 篇 太子参
  • 7 篇 定量蛋白质组学
  • 6 篇 高通量测序
  • 6 篇 土壤微生物
  • 6 篇 酚酸
  • 5 篇 根际微生物
  • 5 篇 土壤酶活性
  • 5 篇 同源重组
  • 5 篇 间作
  • 5 篇 产量
  • 5 篇 外膜蛋白
  • 4 篇

机构

  • 136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49 篇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
  • 38 篇 武夷学院
  • 33 篇 龙岩学院
  • 20 篇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
  • 19 篇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
  • 6 篇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
  • 6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福州福建省高校作...
  • 3 篇 作物遗传育种与综...
  • 3 篇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
  • 3 篇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
  • 2 篇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
  • 2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2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2 篇 闽台作物特色种质...
  • 2 篇 福建省高校作物生...
  • 2 篇 武夷山市农业局
  • 2 篇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
  • 2 篇 福建中凯检测技术...

作者

  • 71 篇 林文雄
  • 34 篇 王海斌
  • 31 篇 叶江华
  • 28 篇 何海斌
  • 27 篇 林向民
  • 22 篇 陈晓婷
  • 22 篇 lin wenxiong
  • 22 篇 lin wen-xiong
  • 22 篇 wang haibin
  • 22 篇 贾小丽
  • 19 篇 he haibin
  • 19 篇 ye jianghua
  • 19 篇 林瑞余
  • 18 篇 张清旭
  • 17 篇 孔祥海
  • 15 篇 丁力
  • 15 篇 张奇
  • 15 篇 肖清铁
  • 14 篇 chen xiaoting
  • 14 篇 方长旬

语言

  • 177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锈毛莓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 第7期47卷 188-192页
作者: 马晓莉 叶齐 宁书菊 蔡国倩 公培民 魏道智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中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中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目的]研究锈毛莓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对影响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对·OH、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考察锈毛莓总三萜的体外抗氧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4种生物质材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效果评价
4种生物质材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第十七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叶发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艳春 蒋宇航 陈铭 林文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13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通过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稻秸、麦秸、生物黑炭、羊粪四种生物质材料对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土壤中施入稻秸、麦秸、生物黑炭、羊粪四种物料培养90d后,土壤pH值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0.72、0.53、0.77、0.72个单位(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为本位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 第38期 46-49页
作者: 谢小芳 陈煜 林向民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基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模式,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 第24期57卷 143-146页
作者: 郑梅琴 魏燕霞 林瑞余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福州350002
采用蒸馏法提取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和白苏(Perrilla frutenscens L.)两种叶片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挥发油的组成成分,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田土壤中抑草真菌筛选鉴定与抑草物质分析
稻田土壤中抑草真菌筛选鉴定与抑草物质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作者: 张奇 杨小燕 胡文文 李家玉 姜帅 何海斌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
根际真菌具有潜在的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之作用,是潜在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微生物抑草资源.本研究利用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的根际土壤为材料来筛选具有抑草作用的微生物,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对土壤中的菌株进行分离,再通过多次...
来源: 评论
不同年限黄金桂茶树土壤的自毒潜力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茶叶 2016年 第1期38卷 12-13页
作者: 王海斌 陈晓婷 丁力 张清旭 马小毛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6401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连作障碍(自毒作用)现象普遍存在于农业、林业、园艺生产中,国外众多学者在连作障碍上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对连作障碍的研究起步较晚。连作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病虫害加剧,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安溪县茶园杂草群落多样性调查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 第7期32卷 91-96页
作者: 王海斌 叶江华 陈晓婷 李家玉 张奇 杨小燕 何海斌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龙岩364012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350002
为有效控制茶园杂草,于2012—2014年调查了福建省安溪县主要产茶区6个茶园的杂草并进行了形态鉴定分类和生活型分析。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安溪茶园杂草有35科94属共140种,主要为禾本科27种和菊科19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9.29%和13.57%。以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0种中药甲醇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及抗生物膜活性的评价
收藏 引用
药物评价研究 2023年 第1期46卷 64-71页
作者: 傅钰瑛 陈小萌 Srinivasan Ramanathan 李珍 刘柱 林向民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漳州363000 海南大学生命与药物学院分子生物实验室 海南海口570228
目的 评价50种中药甲醇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及抗生物膜生成活性。方法 采取甲醇浸提的方法制备中药甲醇提取物,计算提取率;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600 nm处的吸光度(A600)值测定各提取物(0.1、0.2、0.4、0.8、1.6、3.2 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南地区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0年 第3期29卷 464-471页
作者: 马志辉 冀弘艺 李荣华 侯文韬 方长旬 章家恩 王瑞龙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广东广州510642 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42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华南地区的空间差异,运用GC-MS分析了华南地区23个不同地理种群230个薇甘菊植株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藏时间对两种化学生态型紫苏营养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 第11期49卷 49-53页
作者: 洪涌 郑新宇 郑梅琴 陈芸 韩永明 林瑞余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为确定合适的保鲜期,以紫苏和白苏叶片为材料,研究了4℃条件下分别冷藏0、1、3、5、7、14d时两种生态型紫苏叶片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紫苏叶粗蛋白含量25.8g·hg-1、粗纤维含量8.0g·hg-1,显著高于白苏,粗脂肪含量16.2g·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