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9 篇 期刊文献
  • 4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1 篇 农学
    • 39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0 篇 林学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428 篇 理学
    • 245 篇 生态学
    • 78 篇 地质学
    • 51 篇 地理学
    • 39 篇 大气科学
    • 10 篇 地球物理学
    • 9 篇 海洋科学
    • 9 篇 生物学
  • 289 篇 工学
    • 10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9 篇 农业工程
    • 57 篇 水利工程
    • 22 篇 城乡规划学
    • 19 篇 林业工程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建筑学
  • 118 篇 管理学
    • 69 篇 公共管理
    • 40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7 篇 经济学
    • 26 篇 理论经济学
    • 26 篇 应用经济学
  • 33 篇 历史学
    • 27 篇 中国史
  • 25 篇 法学
    • 20 篇 社会学
    • 6 篇 公安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4 篇 医学
  • 2 篇 文学

主题

  • 114 篇 闽江河口
  • 40 篇 闽江口
  • 33 篇 流动人口
  • 31 篇 湿地
  • 29 篇 互花米草
  • 28 篇 影响因素
  • 25 篇 土壤
  • 23 篇 黄河口
  • 23 篇 多样性
  • 23 篇 福建省
  • 23 篇 群落结构
  • 20 篇 氮输入
  • 19 篇 闽江河口湿地
  • 19 篇 短叶茳芏
  • 17 篇 重金属
  • 17 篇 凋落物
  • 17 篇 河口湿地
  • 17 篇 中国
  • 17 篇
  • 17 篇 沉积物

机构

  • 92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12 篇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
  • 92 篇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
  • 68 篇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
  • 53 篇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
  • 39 篇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
  • 35 篇 上海大学
  • 24 篇 福州大学
  • 22 篇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
  • 16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南京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
  • 10 篇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
  • 1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8 篇 鲁东大学
  • 7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167 篇 仝川
  • 133 篇 tong chuan
  • 109 篇 王维奇
  • 83 篇 曾从盛
  • 81 篇 孙志高
  • 78 篇 黄佳芳
  • 62 篇 sun zhigao
  • 57 篇 wang weiqi
  • 53 篇 杨玉盛
  • 52 篇 林李月
  • 52 篇 李志忠
  • 51 篇 靳建辉
  • 47 篇 朱宇
  • 44 篇 吴福忠
  • 42 篇 zhu yu
  • 40 篇 huang jiafang
  • 39 篇 杨平
  • 37 篇 柯文前
  • 34 篇 陈冰冰
  • 34 篇 陈光水

语言

  • 97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7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氮负荷增强对冬季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N_2O产生过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6期45卷 2655-2668页
作者: 廖宇晨 孙志高 方冠荣 宋振阳 贺攀霏 姚钦予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选择闽江河口典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NN,无氮负荷处理,0 g N m^(-2)a^(-1);NL,低氮负荷处理,12.5 g N m^(-2)a^(-1);NM,中氮负荷处理,25.0 g N m^(-2)a^(-1);NH,高氮负荷处理,75.0 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夷山不同海拔杉木凋落叶和细根分解规律以及驱动因素的差异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 第2期49卷 244-255页
作者: 郑琳敏 熊小玲 姜永孟 王曼 张锦秀 曾志伟 吕茂奎 谢锦升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17
凋落物是森林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凋落物分解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武夷山具有较大的地势起伏,沿海拔梯度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研究不同海拔杉木凋落叶和细根的分解规律和驱动因素的差异,可为研究区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典型地区稻田土壤硝化潜势与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424-433页
作者: 王宇超 任冰洁 周兰 王小诺 杨钰铃 王艳萍 王维奇 沈李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硝化是稻田氮循环的关键环节,其中,氨氧化作为硝化的限速步骤,主要由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和全程氨氧化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s, Comammox)介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正交试验的土壤中菲和芘生物刺激修复的最佳条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3期45卷 384-392页
作者: 魏淑婷 李小燕 魏然 陈卫锋 倪进治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350007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中,生物刺激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探究生物刺激修复PAHs污染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和环境参数的最优组合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C/N、C/P、含水量和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菲和芘在土壤中生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闽江河口芦苇与短叶茳芏交错带湿地植物钒生物富集动态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447-457页
作者: 刘欣 孙志高 李晓 李亚瑾 王华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典型芦苇与短叶茳芏交错带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交错带生境中不同植物钒(V)生物富集的全年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交错带湿地土壤V含量的全年平均值((109.06±13.45) mg·kg-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核心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8期45卷 3862-3873页
作者: 石飞宏 魏思荟 蒋璐韩 郑伯铭 祁新华 程煜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是国家公园社区共管的重要的前提与基础。然而,迄今研究成果缺少对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利益主体间博弈均衡的实证检验和效果评估。论文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采用专家评分法、米切尔三要素法和演化博弈模型法,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负荷增强对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5卷 462-475页
作者: 姚钦予 孙志高 宋振阳 贺攀霏 武慧慧 方冠荣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州350215
选择闽江河口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输氮4个月(T4)和16个月(T16)后不同氮负荷水平下(NNT,对照处理,0 g·m^(-2)·a^(-1);LNT,低氮处理,12.5 g·m^(-2)·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负荷增强条件下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3期45卷 427-440页
作者: 李尔恒 孙志高 宋振阳 贺攀霏 武慧慧 方冠荣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1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福州350215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输氮形态为NH_(4)^(+)-N和NO_(3)^(-)-N,NH_(4)^(+)-N∶NO_(3)^(-)-N=1∶3.3),对比研究了输氮6个月(T6)和18个月(T18)后不同氮负荷水平下(对照处理,N0,0 g·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流出地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25年 第4期 729-741页
作者: 谯群瑶 林李月 柯文前 朱宇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是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瞻性指标,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从流出地视角探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与落户地选择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用氮肥对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整合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3期45卷 1328-1338页
作者: 章梦 王晨颖 罗松 夏允 许秋月 杨柳明 岳楷 范跃新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350007
土壤有机氮组分和含量变化直接影响土壤供氮潜力,而氮肥施加如何影响土壤有机氮组分目前尚不清楚。以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施氮肥处理与土壤有机氮为主题,搜集了1981-2023年国内外已发表的1792条田间试验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meta-ana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