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14 篇 会议
  • 47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3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02 篇 工学
    • 94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5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6 篇 电气工程
    • 15 篇 光学工程
    • 1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952 篇 理学
    • 866 篇 化学
    • 115 篇 物理学
    • 21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59 篇 医学
    • 2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临床医学
    • 12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5 篇 农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园艺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197 篇 晶体结构
  • 77 篇 水热合成
  • 63 篇 合成
  • 51 篇 配位聚合物
  • 34 篇 水热
  • 33 篇 结构
  • 32 篇 配合物
  • 30 篇 nmr
  • 27 篇 硼酸盐
  • 27 篇 稀土
  • 26 篇 簇合物
  • 24 篇 红外光谱
  • 20 篇
  • 20 篇 氢键
  • 20 篇 溶剂热合成
  • 20 篇 密度泛函理论
  • 19 篇 金属-有机框架
  • 19 篇 多金属氧酸盐
  • 19 篇 无机-有机杂化
  • 18 篇 自组装

机构

  • 499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327 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
  • 175 篇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
  • 89 篇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
  • 84 篇 福州大学
  • 77 篇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
  • 73 篇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
  • 4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5 篇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
  • 35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30 篇 厦门大学
  • 29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8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25 篇 吉林大学
  • 2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7 篇 南京大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物质结...
  • 11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10 篇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 10 篇 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96 篇 杨国昱
  • 137 篇 郭国聪
  • 120 篇 曹荣
  • 98 篇 黄小荥
  • 72 篇 洪茂椿
  • 56 篇 陈忠宁
  • 47 篇 张健
  • 47 篇 吴克琛
  • 46 篇 陈明晃
  • 43 篇 黄锦顺
  • 42 篇 郑发鲲
  • 38 篇 冯美玲
  • 34 篇 江飞龙
  • 33 篇 毛江高
  • 33 篇 吴达旭
  • 32 篇 卢灿忠
  • 31 篇 贺欢
  • 31 篇 王明盛
  • 30 篇 黄明东
  • 30 篇 杨柏枫

语言

  • 1,359 篇 中文
  • 3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93 条 记 录,以下是821-830 订阅
排序:
基于{Er2}和{Cu2}单元构建的超分子网络
基于{Er2}和{Cu2}单元构建的超分子网络
收藏 引用
第11届固体化学与无机合成会议暨第二届道尔顿交易国际研讨会
作者: 方伟慧 王志龙 杨国昱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来源: 评论
含氮桥联配体的Mo(W)/Cu/S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含氮桥联配体的Mo(W)/Cu/S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作者: 宋莉 杜少武 陈瑞平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温溶液法和低温绝氧溶剂热法为合成方法,合成并解析了系列含氮桥联配体Mo(W)/Cu/S配位化合物的单品结构,同时用红外光谱进行进一步的表征。研究了含氮桥联配体bix或4,4'-bipy对Mo(W)/Cu/S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筑系列具有温度依赖性的锰(Ⅱ)配位聚合物
构筑系列具有温度依赖性的锰(Ⅱ)配位聚合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
作者: 孙建科 张杰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50002福州
来源: 评论
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及特异性抑制作用研究应用于Alix/Src-SH3复合物的形成
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及特异性抑制作用研究应用于Alix/Src-SH3...
收藏 引用
第三届中国结构生物学学术讨论会
作者: 石小莉 黄明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室
生物体内的基因经转录、翻译传递到相应的蛋白质上,从而控制和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但是,每个蛋白并不是独立地在细胞中发挥其生物学功能,通常它们在细胞中与其他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或者作为蛋白质复合体中的组成部分共同参与细胞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方法研究新型光敏剂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 第4期44卷 244-248页
作者: 李春艳 阮冠宇 单丽 陈锦灿 黄明东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福州350004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福州350001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ZnPc-(Lys)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从BSA角度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荧光猝灭实验探讨ZnPc-(Lys)5与BSA相互作用的猝灭机制、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从ZnPc-(L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种谱学方法研究蓝色签字笔墨水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年 第12期29卷 3319-3322页
作者: 张旭东 黄凌雄 林祥 彭奇 陈瑞平 张朝和 黄子祥 林旋 杜少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1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多种光谱学手段测定了纸张上蓝色签字笔墨水的光谱,并根据吸收峰的差异对收集到的28种不同品牌、系列的蓝色签字笔进行了分类。同时还结合热重-质谱联用研究了人为老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个无心四元硫化物AlxLn3(SiyAl1-y)S7(Ln=Y,Gd,Dy)和In0.33Sm3SiS7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 2009年 第10期39卷 1167-1174页
作者: 郭胜平 郭国聪 黄锦顺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350002
使用一种新的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得到了五个新的异质同构的四元稀土硫化物.它们结晶于六方晶系的手性空间群P63,属于ALn3EQ7(A:碱金属或货币金属;Ln:稀土元素;E:第IVA族元素;E:硫属元素)结构类型,晶胞参数为a=9.621(1)~10.038(2),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器件中金属-分子-金属结的电导测量方法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9年 第8期 1039-1062页
作者: 蔡元霸 文惠敏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近年来发展了有关两端金属结纳米,特别是单分子的电性能(包括分子电导/开关/整流/负微分电阻/库仑台阶等)测试的若干重要方法。其测量装置可想象为:金属-分子-金属结。作为分子或纳米器件,它要求被测量分子与电极有良好的电接触性、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有功能性多肽的光敏剂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年 第9期36卷 1106-1113页
作者: 陈宏炜 陈锦灿 陈耐生 黄金陵 王俊东 黄明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幅州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 福州350002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光敏剂在特定波长光源的激发下、在氧分子存在下产生细胞毒性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光敏剂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比较有限,近来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是靶向性光敏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钼镍磷溶液的制备和表征
收藏 引用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9年 第2期25卷 173-177页
作者: 林凌 伊晓东 邱波 方维平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以三氧化钼、碱式碳酸镍、磷酸为原料,制备了Mo-Ni-P-O溶液。在Mo-Ni-P-O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发现存在1个可配区间和2个难配区间,考察了可配比关系及可配区间内溶液的性质,并初步探讨了各区间的形成原因以及可配区间内不同物料配比的Mo-N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