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3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 篇 农学
    • 29 篇 园艺学
    • 19 篇 作物学
    • 16 篇 林学
    • 7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34 篇 医学
    • 2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5 篇 理学
    • 23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23 篇 工学
    • 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8 篇 抗氧化
  • 5 篇 化学成分
  • 5 篇 引种
  • 5 篇 蝴蝶兰
  • 4 篇 金线莲
  • 4 篇 品种
  • 4 篇 抗氧化活性
  • 4 篇 厦门
  • 4 篇 多糖
  • 3 篇 铁皮石斛
  • 3 篇 三角梅
  • 3 篇 豇豆
  • 3 篇 类原球茎
  • 3 篇 台湾香檬
  • 3 篇 福建
  • 3 篇 凤梨释迦
  • 3 篇 活性成分
  • 3 篇 多酚
  • 3 篇 福建绞股蓝
  • 3 篇 生物活性

机构

  • 50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50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26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21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15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14 篇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
  • 12 篇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
  • 6 篇 华侨大学
  • 4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4 篇 福建天辰航天育种...
  • 4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4 篇 厦门医学院
  • 3 篇 亚热带特色农产品...
  • 3 篇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 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
  • 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2 篇 厦门承葛生物科技...

作者

  • 30 篇 明艳林
  • 18 篇 陈良华
  • 15 篇 张雪芹
  • 14 篇 赖瑞云
  • 14 篇 黄雯
  • 13 篇 林建忠
  • 13 篇 李惠华
  • 12 篇 许传俊
  • 11 篇 曾碧玉
  • 11 篇 钟赞华
  • 11 篇 谢志南
  • 11 篇 程小兵
  • 11 篇 刘黎卿
  • 10 篇 郭莺
  • 10 篇 林河通
  • 10 篇 林志楷
  • 10 篇 苏明华
  • 10 篇 王伟
  • 9 篇 郑志忠
  • 9 篇 许文江

语言

  • 1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厦门市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不同莲雾品种盛花期的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24年 第2期36卷 35-40页
作者: 张雪芹 欧阳海波 林丽霞 赖瑞云 钟赞华 林建忠 谢志南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以设施大棚内限根+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印尼大叶、泰国紫红、本地种、黑金刚等4个莲雾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盛花期叶片的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印尼大叶的生物学性状最好,本地种的最差;印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提取紫斑牡丹精油及其成分抗氧化能力分析
收藏 引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 第21期45卷 180-186,202页
作者: 应梦云 施建羽 沈清宇 林富聪 余雯 叶秋萍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为优化紫斑牡丹精油提取工艺,分析精油成分与抗氧化能力。采用亚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斑牡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南山区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
收藏 引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 第15期 82-85页
作者: 程小兵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为筛选适宜在宁南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2022年在彭阳县引进了甘农4号、甘农3号、中苜3号、中苜1号和阿尔冈金5个紫花苜蓿品种,以当地广泛种植的陇东苜蓿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大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台湾香檬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筛选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 第8期41卷 133-139页
作者: 王杰 余晓夏 何建章 陈建土 吴美芳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350122
为了优化台湾香檬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媒、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台湾香檬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并测定得提取物对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水分变化与香气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22年 第24期43卷 266-272页
作者: 叶秋萍 余雯 郑世仲 曾新萍 陈菲 郝志龙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6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闽东特色生物资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为探明茉莉花茶窨制过程水分迁移与香气组分变化规律,以窨花前、通花前、起花前、烘干后的茶样为材料,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水分分布情况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茉莉花茶窨制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23年 第12期54卷 54-61页
作者: 洪丽萍 汪文华 何恩铭 张文惠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6
为控制马铃薯在贮藏和加工过程发生的酶促褐变,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特性。采用缓冲液提取、低温离心得到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分子凝胶柱层析脱盐处理、DEAE Se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茶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和理化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 第18期42卷 190-196页
作者: 叶秋萍 林丽霞 洪翠云 林志平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6 厦门市同安区恒利茶叶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100
为提升茶叶副产物的附加值,本文以茶梗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备茶梗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绿色木霉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绿色木霉菌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60 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肃临夏芍药在厦门引种驯化的适应性初探
收藏 引用
福建热作科技 2023年 第3期48卷 27-30,35页
作者: 刘黎卿 林丽仙 李影 张庆美 柯合作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选取甘肃临夏当地多个芍药品种,在厦门不同海拔的2个地点分别开展露天盆栽试验。通过观察测定芍药在不同试验点的生长适应性及植株生长发育等各项指标,初步筛选出能够在厦门栽植的适宜品种,其中‘粉玉奴’的适应性最好。
来源: 评论
太空香蕉‘天成1号’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
收藏 引用
热带植物科学 2023年 第3期52卷 265-270页
作者: 卢丽俐 林文珍 王金英 郭莺 蔡长福 蔡邦平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福建厦门361003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天成1号’香蕉Musa×paradisiaca‘Tiancheng No.1’是利用‘巴西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的香蕉新品种,在区域种植试验中出现植株枯萎症状。取其枯萎病植株组织,经分离、纯化、培养病原菌,并将病原菌灌根回接蕉苗进行致病性测定,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富硒石斛内生菌筛选及其富硒动态变化
收藏 引用
热带植物科学 2024年 第6期53卷 537-544页
作者: 刘如振 徐炜 骆祝华 郭迟鸣 王杰 林文珍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6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筛选对硒具有高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的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及硒富集动态变化研究,为富硒微生物种质资源改良和提高植物硒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K-1的种类,随后评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