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8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1 篇 工学
    • 367 篇 土木工程
    • 291 篇 建筑学
    • 20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6 篇 水利工程
    • 20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8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48 篇 管理学
    • 3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22 篇 理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农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法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4 篇 医学
    • 4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5 篇 混凝土
  • 22 篇 力学性能
  • 18 篇 抗压强度
  • 18 篇 影响因素
  • 17 篇 加固
  • 17 篇 数值模拟
  • 15 篇 荷载试验
  • 15 篇 检测
  • 14 篇 有限元分析
  • 14 篇 机制砂
  • 12 篇 静载试验
  • 11 篇 耐久性
  • 11 篇 性能
  • 11 篇 导热系数
  • 10 篇 砂浆
  • 10 篇 钻芯法
  • 10 篇 绿色建筑
  • 9 篇 声波透射法
  • 9 篇 承载力
  • 8 篇 海绵城市

机构

  • 566 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 229 篇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
  • 127 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 62 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 17 篇 福建省建研工程检...
  • 12 篇 福州大学
  • 8 篇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
  • 8 篇 福建省建研工程顾...
  • 6 篇 福建江夏学院
  • 6 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 5 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 5 篇 福建省财政投资评...
  • 5 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
  • 4 篇 长安大学
  • 4 篇 福建理工大学
  • 4 篇 福建省建科工程技...
  • 3 篇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
  • 3 篇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
  • 2 篇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
  • 2 篇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

作者

  • 14 篇 陈定艺
  • 13 篇 周敏
  • 11 篇 chen dingyi
  • 11 篇 李少伟
  • 11 篇 张蔚
  • 11 篇 zhang wei
  • 10 篇 商昊江
  • 10 篇 林生凤
  • 8 篇 杨岳峰
  • 8 篇 zhang fucheng
  • 8 篇 俞伟
  • 8 篇 张富城
  • 8 篇 zhou min
  • 8 篇 林跃东
  • 7 篇 陈锋
  • 7 篇 liu lu
  • 7 篇 李志伟
  • 7 篇 刘鹭
  • 7 篇 林新锋
  • 7 篇 yu wei

语言

  • 7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7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减碳贡献及评价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 第3期53卷 97-102页
作者: 黄福来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08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建筑领域节碳减排和“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技术条文为研究对象,借助德尔菲法获取其与减碳贡献显著性的关联度,分析得出全寿命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件制备方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混凝土世界 2025年 第2期 47-52页
作者: 林明扬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在不同配合比及不同养护方式下,通过对比钻芯法获取的试件和圆模成型试件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结果,研究两种制备方式对混凝土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钻芯试件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普遍高于圆模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外墙涂料VOC含量
收藏 引用
居舍 2025年 第13期 33-34+41页
作者: 江修雨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为改善水性外墙涂料的生产与使用,本文使用配备有FID检测器的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来测定水性外墙涂料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考虑到市场上购买的大部分水性外墙涂料不易溶于乙腈,本文使用甲醇作为样品测定的稀释溶剂。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强化处理对再生粗骨料物理特性及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建材 2025年 第3期 26-28,118页
作者: 李洋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08
为探究CO_(2)强化处理对再生粗骨料物理特性及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测定了NCA、RCA及C-RCA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和压碎值等物理特性,并以RCA和C-RCA取代率为参数,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变化规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筑自然采光系数衰减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部大楼为例
收藏 引用
绿色建筑 2025年 第2期17卷 88-93页
作者: 郑仁春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自然采光是建筑的一项关键绿色性能指标,然而关于自然采光在建筑进深方向上衰减的相关研究相对稀缺,为建筑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参考有限。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部大楼工程项目为例,运用ECOTECT软件进行自然采光模拟,并使用JTG01照度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TIRPAT模型的某独立岛屿建筑领域碳排放预测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 第2期 100-102,116页
作者: 陈雪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本文以某独立岛屿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分析影响因素,进而构建STIRPAT碳排放预测模型。结合情景预测分析方法,推算不同情景下该独立岛屿建筑领域碳排放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该岛屿建筑领域碳排放在2030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值模拟的浅埋隧道施工对临近隧道安全性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 第1期 92-95页
作者: 范勇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研究软弱土层浅埋段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安全性影响,本文依托工程施工案例,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施工步序下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特性并进行安全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某工程新建隧道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时,既有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顺层软弱夹层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 第2期 40-43页
作者: 郑晋溪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研究针对含软弱夹层边坡的失稳问题,以某一级公路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构建含软弱夹层的三维仿真边坡模型,对比分析了含软弱夹层与无软弱夹层边坡的稳定性及塑性区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无软弱夹层时,安全系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坑工程智能化监测的研究与标准化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 第1期 36-39页
作者: 黄阳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针对基坑工程现场人工监测的缺点,提出了智能化监测的必要性和优点。对智能化监测系统的采集、传输、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基坑工程智能化监测中体现“智能”的采集和预测环节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智能短期增频采集和基于时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空间场所内供暖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 第2期 83-86页
作者: 林新锋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研究了三种送回风方式对大空间场所内供暖气流组织的影响,包括顶部上侧送上回、分层供暖(上侧送上回)和分层供暖(上侧送下侧回)。结果表明,分层供暖(上侧送下侧回)送回风方式的气流组织更加合理、节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