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菲律宾蛤仔中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特征,采用水酶法提取菲律宾蛤仔粗多糖,利用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650M(diethylaminoethyl cellulose-650M,DEAE-650M)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后,通过紫外光谱(ultraviolet,UV)、红外光谱(infrared,IR)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方法对纯化后的菲律宾蛤仔GAG-1进行结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酶法提取的菲律宾蛤仔GAGs粗品,得率为1.04%。应用DEAE-650M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峰GAG-1和峰GAG-2。其中GAG-1的含量为89.56%,比粗品提高了82.43%,而GAG-2含量很低。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GAG-1中含微量核酸或蛋白质杂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GAG-1含有羧基、乙酰氨基、硫酸基等基团,其单体为吡喃型;1H-NMR和13C-NMR图谱分析结果显示GAG-1以β-D-Glc(1→4)-为主要连接方式。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Rudita pes philippinarum)育苗垦区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变化特征,在育苗期定期取样检测垦区水质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菲律宾蛤仔育苗垦区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46属123种,...
详细信息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Rudita pes philippinarum)育苗垦区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变化特征,在育苗期定期取样检测垦区水质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菲律宾蛤仔育苗垦区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46属123种,其中硅藻占绝大多数;冗余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三大因素,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增加磷肥投放有助于低水温期浮游植物密度的增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