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4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工学
    • 5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41 篇 农学
    • 27 篇 水产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作物学
    • 2 篇 兽医学
  • 29 篇 理学
    • 16 篇 生态学
    • 8 篇 生物学
    • 4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化学
  • 16 篇 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11 篇 营养成分
  • 8 篇 牡蛎
  • 8 篇 菲律宾蛤仔
  • 8 篇 生物活性
  • 7 篇 海马齿
  • 7 篇 东山湾
  • 6 篇 电子鼻
  • 6 篇 抗氧化
  • 6 篇 钝缀锦蛤
  • 6 篇 响应面法
  • 6 篇 酶解
  • 5 篇 福建牡蛎
  • 5 篇 菊黄东方鲀
  • 5 篇 评价
  • 5 篇 多肽
  • 5 篇 研究进展
  • 5 篇 通径分析
  • 4 篇 响应面
  • 4 篇 自由基
  • 4 篇 鲍鱼

机构

  • 80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75 篇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
  • 19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18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16 篇 集美大学
  • 15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4 篇 华侨大学
  • 8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7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6 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
  • 6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闽南师范大学
  • 4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3 篇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
  • 3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福建省微藻种质改...
  • 2 篇 福建海洋生物资源...
  • 2 篇 菌物工程技术研究...
  • 2 篇 宁德师范学院

作者

  • 80 篇 刘智禹
  • 48 篇 吴靖娜
  • 41 篇 刘淑集
  • 37 篇 苏永昌
  • 29 篇 许旻
  • 28 篇 潘南
  • 27 篇 罗冬莲
  • 26 篇 路海霞
  • 24 篇 苏捷
  • 23 篇 蔡水淋
  • 20 篇 祁剑飞
  • 20 篇 巫旗生
  • 19 篇 宁岳
  • 18 篇 郑盛华
  • 18 篇 曾志南
  • 18 篇 杨妙峰
  • 17 篇 王茵
  • 17 篇 席英玉
  • 16 篇 乔琨
  • 15 篇 郑惠东

语言

  • 1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盐度对水培海马齿生长和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1期58卷 63-69页
作者: 李卫林 罗冬莲 杨芳 郑惠东 林琪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13
通过水培实验模拟生态浮床,研究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特征,探讨海马齿盐度适应性和海马齿生态浮床修复技术推广的适宜盐度范围.结果表明:在中、低盐度(0~20)条件下,海马齿生长几乎不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RT-qPCR技术筛选菊黄东方鲀的最适内参基因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20年 第2期42卷 105-116页
作者: 蒋彩云 乔琨 许旻 熊静 刘智禹 黄文树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21
定量PCR技术已经成为基因表达水平测定最常用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准确定量至关重要。本文检测了菊黄东方鲀β-actin、GAPDH、EF1-α和18S rRNA等4种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应用3种内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牡蛎肉的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20年 第5期42卷 527-532页
作者: 蔡水淋 陈晓婷 刘淑集 苏永昌 刘智禹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厦门)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13
牡蛎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之一,富含蛋白质、糖原、牛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为药食两用的原料,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牡蛎的研究主要从牡蛎的食品加工和活性物质等角度出发,对优化食用制品的加工技术及提取活性物质进行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4种石斑鱼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20年 第5期42卷 463-472页
作者: 陈晓婷 林瑜 路海霞 苏永昌 刘智禹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13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 福建龙岩364000
为了测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鞍带石斑鱼(***)、褐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的营养成分,对4种石斑鱼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褐藻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20年 第1期42卷 90-96页
作者: 陈红红 王勤 陈贝 苏永昌 潘南 陈清西 刘智禹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厦门361102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361013
本文综述了褐藻多酚的来源、种类及其化学结构,并阐述了褐藻多酚的美白、抗皱、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与化妆品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褐藻多酚为原料开发新型化妆品的市场前景,旨在为褐藻多酚在功能性化妆品的进一步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年 第5期42卷 117-124页
作者: 姜双城 林培梅 吴立锋 罗冬莲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013 厦门市第五中学 福建厦门361000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粒径<5.0 mm)作为新型污染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而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分析方法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近5年国内外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附着基及其底栖微藻对池塘养殖仿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19年 第4期41卷 284-292页
作者: 许翠娅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对池塘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过程中4种附着基(扇贝笼、编织袋、遮阳网和空心砖)及其底栖微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附着基上底栖微藻以硅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菲律宾蛤仔选育群体幼虫和稚贝生长性状的选择响应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19年 第5期41卷 418-423页
作者: 祁剑飞 巫旗生 宁岳 郭香 郑雅友 曾志南 江泽贵 贾圆圆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为培育菲律宾蛤仔(Ruditaps philippinarum)高产新品种,采用群体选择对其壳长进行定向选育。研究比较了选育系F 2与对照组幼虫和稚贝的壳长差异,并计算了选择反应(SR)、现实遗传力(h 2 R)和遗传获得(GG)。结果表明:12、45、60和75日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牡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8年 第5期25卷 1131-1136页
作者: 郭香 曾志南 郑雅友 巫旗生 宁岳 祁剑飞 贾圆圆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361000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山湾海马齿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渔业研究 2019年 第3期41卷 225-233页
作者: 杨芳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郑惠东 温凭 李卫林 罗冬莲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厦门361102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m,平均根须长0.52m,生物量达152.5×10^3g/m^2,通过生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