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4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会议
  • 9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6 篇 工学
    • 4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93 篇 理学
    • 36 篇 生态学
    • 28 篇 海洋科学
    • 14 篇 化学
    • 8 篇 生物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地质学
  • 60 篇 农学
    • 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9 篇 水产
    • 13 篇 兽医学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畜牧学
  • 12 篇 管理学
    • 7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1 篇 水产品
  • 13 篇 赤潮
  • 12 篇 三沙湾
  • 11 篇 罗源湾
  • 8 篇 泉州湾
  • 7 篇 海水
  • 7 篇 分布特征
  • 7 篇 邻苯二甲酸酯
  • 6 篇 重金属
  • 6 篇 福建
  • 5 篇 气相色谱
  • 5 篇 鳗鲡
  • 5 篇 大黄鱼
  • 5 篇 沉积物
  • 5 篇 恩诺沙星
  • 5 篇 福建省
  • 5 篇 群落结构
  • 5 篇 孔雀石绿
  • 5 篇 富营养化
  • 4 篇 modis

机构

  • 164 篇 福建省海洋环境与...
  • 26 篇 厦门大学
  • 21 篇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
  • 13 篇 福州大学
  • 10 篇 闽江学院
  • 10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
  • 8 篇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8 篇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
  • 6 篇 集美大学
  • 6 篇 福建省气象局
  • 5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5 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
  • 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4 篇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
  • 4 篇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
  • 3 篇 福建海洋环境与渔...
  • 3 篇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
  • 3 篇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
  • 3 篇 福建海洋研究所

作者

  • 23 篇 黄东仁
  • 20 篇 张天闻
  • 18 篇 杨琳
  • 16 篇 李荣茂
  • 14 篇 邹红梅
  • 13 篇 李聪
  • 12 篇 陈火荣
  • 12 篇 曾银东
  • 11 篇 牛曰华
  • 10 篇 傅红
  • 9 篇 穆景利
  • 9 篇 弓振斌
  • 8 篇 张春桂
  • 8 篇 王颢
  • 8 篇 王臻
  • 8 篇 宋希坤
  • 7 篇 许珠华
  • 7 篇 吴茂生
  • 7 篇 任保卫
  • 6 篇 黄奕雯

语言

  • 2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三沙湾大黄鱼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幽门盲囊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4年 第1期46卷 77-87页
作者: 张钰霆 张瑞瑞 潘非斐 潘友浩 李聪 林华 陈仕玺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福建厦门361102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幽门盲囊呈半封闭结构,保留了部分早期孵化阶段的微生物特征,是用于野生和养殖群体溯源的理想部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沙湾大黄鱼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幽门盲囊微生物的α多样性、核心菌群相对丰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三沙湾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3年 第3期45卷 84-96页
作者: 王飞鹏 杨靖煜 蔡尊栋 陈锦源 田淼 王路 李荣茂 刘炜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国家海洋局宁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宁德352100
细菌群落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DNA和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福建三沙湾海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1)三沙湾海域中共检测到细菌1476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γ-变形菌、α-变形菌、蓝细菌和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省三沙湾氮、磷污染物入海量及来源结构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4年 第11期40卷 1514-1523页
作者: 李悦 田淼 姜亚雯 王萱 李荣茂 穆景利 黄亚玲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福建福州350001
近年来,三沙湾海域水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厘清三沙湾氮、磷污染物的入海量及来源结构,对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统计和污染源普查等多元数据,估算三沙湾总氮、总磷的入海量及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39卷 275-280页
作者: 张钰霆 吴镇 李聪 陈火荣 黄泽坤 何水清 张智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为研究福建省沿海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从福建省沿海自然海区(福清、莆田、泉州和东山)采集的373个牡蛎进行鉴定,共发现62个葡萄牙牡蛎,占比16.6%;随后采用GBS(ge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沙湾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识别
收藏 引用
海洋环境科学 2023年 第3期42卷 440-448页
作者: 黄亚玲 李悦 陈志平 李荣茂 陈火荣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本研究基于2021年4月-10月三沙湾9个航次的水质监测数据,识别三沙湾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格局,探究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IN、NH4-N、NO3-N和NO2-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26~1.24 mg/L、0.005~1.27 mg/L、0.048~0.76 mg/L和0.012~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鱼类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及研究展望
收藏 引用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43卷 371-383页
作者: 张智 王飞鹏 李荣茂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22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经。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碳库,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参与碳循环,并对海洋碳汇产生重要贡献。鱼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差分回归模型和可迁移长短期记忆网络集成的三沙湾水温预测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3年 第4期45卷 165-178页
作者: 赖晓倩 余镒琦 梁中耀 陈火荣 陈能汪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水温预测是保障近海渔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技术。现有的数值模型开发成本大,业务化应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差分回归(Differential Regression,DR)和可迁移长短期记忆网络(Transferable Long Short-Term Memory,TLSTM)的水温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历史记录的赤潮灾害危险性区划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灾害学 2022年 第1期37卷 72-76页
作者: 文世勇 孙田力 王涛 李荣茂 李飞 刘娜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3 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辽宁大连116023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北京100194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利用福建省近岸海域1959—2018年的赤潮历史记录数据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下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赤潮历史记录数据中的赤潮发生频次、赤潮发生持续时间、赤潮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沙湾夏季金属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识别
收藏 引用
海洋环境科学 2024年 第4期43卷 551-558页
作者: 黄亚玲 张晓芸 李悦 李聪 李荣茂 穆景利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在碳中和背景下,锂(Li)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持续增加,Li污染问题因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新兴环境问题之一。三沙湾是福建省最大的海湾,水产养殖业发达。近年来,环三沙湾区域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在生产、使用、贮存、处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闽江入海断面溶解无机氮长时间序列分析及入海通量估算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监测 2023年 第6期39卷 98-109页
作者: 王颢 陈克亮 吴烨飞 陈文花 林云杉 白亮 任保卫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福州350003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厦门361100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 福建福州350003
为深入研究闽江口富营养化机制,于1985—2021年在闽江入海断面开展了水质监测。采用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SK检验)对断面溶解无机氮(DIN)及其各组分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水文资料对入海通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