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 篇 医学
    • 14 篇 中西医结合
    • 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4 篇 分化
  • 4 篇 3t3-l1前脂肪细胞
  • 3 篇 血糖
  • 3 篇 2型糖尿病小鼠
  • 2 篇 太子参
  • 2 篇 抗氧化
  • 2 篇 油茶
  • 1 篇 配方优化
  • 1 篇 临床应用
  • 1 篇 药用植物病毒病
  • 1 篇 多倍体
  • 1 篇 甘草酸
  • 1 篇 保湿
  • 1 篇 pseudostellarin
  • 1 篇 芦丁
  • 1 篇 发生流行
  • 1 篇 抗菌机理
  • 1 篇 葡萄糖吸收
  • 1 篇 细胞毒活性
  • 1 篇 挥发性风味成分

机构

  • 13 篇 厦门医学院
  • 10 篇 福建省道地药材生...
  • 6 篇 成都大学
  • 5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
  • 2 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福建省天然化妆品...
  • 1 篇 台湾嘉南药理科技...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西南医科大学
  • 1 篇 厦门山宝工贸有限...
  • 1 篇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 篇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
  • 1 篇 福建省道地药材生...
  • 1 篇 厦门市中药生物工...
  • 1 篇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
  • 1 篇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

作者

  • 9 篇 王雅英
  • 7 篇 张亚楠
  • 6 篇 王青
  • 6 篇 张伟云
  • 5 篇 陈全成
  • 5 篇 黄秀梅
  • 5 篇 吴春
  • 4 篇 赵军宁
  • 3 篇 刘俐
  • 3 篇 温忠秀
  • 3 篇 林国清
  • 3 篇 张宇佳
  • 3 篇 李黎明
  • 3 篇 华桦
  • 2 篇 李常学
  • 2 篇 向云亚
  • 2 篇 唐碧华
  • 2 篇 何恩铭
  • 2 篇 杨菊花
  • 2 篇 李莉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山茱萸山药水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年 第11期40卷 34-40页
作者: 杨菊花 李常学 郑璐瑶 张宇佳 田韦韦 唐碧华 余东梅 刘俐 赵军宁 华桦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学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610041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成都610106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611137
目的:探究山茱萸山药水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旋咪唑片0.08 g/kg组、山茱萸山药水提物0.43、0.86、1.73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造模小鼠于第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配方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轻工学报 2024年 第4期39卷 9-16页
作者: 杨菊花 张宇佳 唐碧华 李常学 余东梅 田韦韦 刘俐 华桦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106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以山茱萸、山药为原料,乌龙茶粉、蜜桃粉、芒果粉为辅料制作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以多糖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并采用溶剂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法提取茶汤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电子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红曲苦荞茶配方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 第20期51卷 156-159,163页
作者: 李欣 陈剑成 江正星 黄瑞文 陈红 林一心 卢绍基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0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 福建厦门361000 福建省工业原料作物学会 福建福州350000 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成果应用推广基地 福建厦门361000
[目的]探究红曲苦荞茶的配方及冲泡条件。[方法]以红曲、苦荞麦、白茶为原料制成红曲苦荞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口感最佳的红曲苦荞茶配方及其冲泡条件;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杀青方式对多花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4年 第12期45卷 275-284页
作者: 马佳丽 张厅 赵文慧 刘运腾 张一弛 马泽强 王成 王剑波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106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6 西藏大学医学院 西藏拉萨850000 四川省筠连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乌蒙山产业技术分院 四川宜宾645250
以多花黄精嫩芽为研究对象,采用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制备黄精嫩芽茶,分别利用微波、锅炒、蒸汽三种杀青方式进行杀青,并通过理化成分、茶汤色泽、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分析,探究不同杀青方式对黄精嫩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类器官——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模型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2年 第5期38卷 200-208页
作者: 李娇 李睿 赵海洋 吴梦春 李莉 张翼冠 谭蕊蓉 赵军宁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成都610041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61004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成都61004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绵阳621010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成都610106
类器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干细胞或器官前体细胞体外培养而成的3D器官类似物,有研究表明肿瘤类器官能够很好地保留来源肿瘤的基因型和组织学特性。目前包括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在内的肿瘤类器官都表现出了与临床效果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金丸现代研究进展及制剂存在问题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导报 2023年 第2期29卷 172-178页
作者: 杨钰莹 尤晓舟 全云云 罗霜 李莉 曾瑾 赵军宁 王剑波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四川泸州646000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0041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106
总结分析小金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制剂存在的问题。小金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乳腺增生、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乳腺癌、甲状腺结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产姜黄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姜黄素类成分的测定
收藏 引用
华西药学杂志 2022年 第5期37卷 541-544页
作者: 刘芳 华桦 刘俐 张宇佳 王曙 赵军宁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106
目的 评价川产姜黄的质量。方法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评价川产姜黄的品质。结果 对照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0批川产姜黄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茶枯抗菌成分提取方法及抗菌机理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8年 第3期29卷 571-573页
作者: 吴春 张亚楠 王雅英 李黎明 王青 厦门医学院 福建厦门361000 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0
目的研究茶枯抗白色念珠菌成分的提取方法及抗菌机理,为进一步高效利用茶枯及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对渗漉法、回流法及超声法3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以及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牛津杯法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子参环肽类化合物Pseudostellarin 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葡萄糖吸收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8年 第5期29卷 1028-1030页
作者: 张伟云 姚芳华 王青 温忠秀 陈全成 厦门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厦门市中药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中药精加工与健康产品开发重点研究室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医学院药学系 福建厦门361023 厦门大学药学院 福建厦门361102
目的探讨太子参环肽类化合物Pseudostellarin E是否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力。方法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应用了葡萄糖吸收试验和分化模型。结果 Pseudostellarin E不仅加速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进程,而且在高浓度(30m M)葡萄糖条件下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控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 2018年 第1期44卷 9-19,44页
作者: 刘舟 彭秋平 向云亚 李黎明 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厦门361023 厦门医学院 厦门361023 福建省中药精加工与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室 厦门36102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武汉430030
药用植物种植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快速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推广,我国药用植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然而,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也日益凸显,严重降低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中医药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