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 篇 农学
    • 20 篇 作物学
    • 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7 篇 工学
    • 8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7 篇 理学
    • 4 篇 生态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9 篇 玉米
  • 6 篇 产量
  • 4 篇 无人机
  • 3 篇 玉米秸秆
  • 2 篇 多光谱影像
  • 2 篇 营养成分
  • 2 篇 黑土区
  • 2 篇 施氮量
  • 2 篇 土壤理化性质
  • 2 篇 响应面法
  • 2 篇 生态环境
  • 2 篇 高光谱
  • 2 篇 土壤有机质
  • 2 篇 机器学习
  • 1 篇 叶片氮素含量
  • 1 篇 生长期
  • 1 篇 东北黑土
  • 1 篇 保加利亚乳杆菌
  • 1 篇 蛋白提取
  • 1 篇 土壤肥力

机构

  • 42 篇 吉林农业大学
  • 18 篇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
  • 7 篇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
  • 4 篇 松辽水利委员会松...
  • 2 篇 吉林省沃亿佳生态...
  • 1 篇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
  • 1 篇 长春师范大学
  • 1 篇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1 篇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
  • 1 篇 教育部秸秆综合利...
  • 1 篇 吉林大安牧原农牧...
  • 1 篇 双辽市耕地保护中...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 篇 吉林省突发事件预...
  • 1 篇 江南大学
  • 1 篇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作者

  • 16 篇 高强
  • 13 篇 gao qiang
  • 11 篇 王寅
  • 8 篇 wang yin
  • 6 篇 陈光
  • 6 篇 张月
  • 6 篇 zhang yue
  • 6 篇 冯国忠
  • 5 篇 王刚
  • 5 篇 侯文峰
  • 4 篇 李艳丽
  • 4 篇 张忠庆
  • 4 篇 张星宇
  • 4 篇 孙旸
  • 4 篇 feng guozhong
  • 4 篇 夏晨真
  • 4 篇 chen guang
  • 4 篇 wang gang
  • 3 篇 王少杰
  • 3 篇 张继真

语言

  • 4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玉米秸秆纤维素低温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臧思涵 苏煦涵 纪骄洋 孙琛琛 程文婧 王安妮 陈欢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以常年低温地区的环境土样为菌源材料,在15℃温度下,对采自不同低温地区的土壤进行菌种富集分离,通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和滤纸条崩解试验进行初筛,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12株,再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团聚体碳氮磷循环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5年 第3期31卷 476-485页
作者: 闻盈棋 王少杰 袁存霞 罗莎莎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
酶是土壤养分转化的关键驱动力,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培肥的重要物质,显著改变土壤团聚体微域环境,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分布与酶的活性.针对东北黑土玉米田,分析不同大小的土壤团聚体粒级中碳氮磷循环关键酶活性对生物炭施用量的响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疣孢漆斑菌对牛粪/秸秆堆肥腐殖化进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王琳 陈光 吉林农业大学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产量逐年增加,但其综合利用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堆肥是秸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但秸秆结构复杂,存在腐熟时间长、腐熟度低的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田块尺度玉米估产与生育时期优选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5年 第1期42卷 79-89页
作者: 贾增慧 张继真 郝航 张星宇 夏晨真 高强 张月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春130118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18 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长春114046 吉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长春130062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18
为实现东北黑土区田块尺度上玉米产量的精准估算与生育时期优选,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梨树县的长期定位玉米试验田,于2019、2020年利用无人机采集玉米3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的冠层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玉米田肥料氮素去向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4年 第2期61卷 506-514页
作者: 吴梦娜 王少杰 兰唱 闫旭 冯国忠 高强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18
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连续两季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为黑土地保护下的氮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于2020—2021年在吉林梨树开展大田微区试验,设置无秸秆还田(CK)、深翻还田(DTS)、免耕覆盖还田(NTS)3种秸秆还田方式,每种方式下设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吉林省水稻种植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及影响因子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
作者: 李旭 焉莉 王继岩 白萱 孙萌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目的】为探明吉林省水稻种植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进而明确该区域对土壤真菌及细菌多样性有重要影响的影响因子。【方法】于2018年9月采集了吉林省水稻种植区7种土壤类型的60份土壤样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酿酒酵母代谢工程改造高效合成齐墩果酸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年 第18期50卷 67-74页
作者: 段丽娜 曾伟主 孙旸 周景文 吉林农业大学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 江南大学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江苏无锡214122
齐墩果酸因其在保肝、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目前,齐墩果酸植物提取法效率低,微生物合成法受途径中异源细胞色素P450酶表达水平低和电子传递不平衡等限制,导致齐墩果酸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优化黑土区高产玉米氮肥施用量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 第11期56卷 2129-2140页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吉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间变化特征——以梨树县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年 第5期31卷 807-819页
作者: 侯相成 李涵 王寅 冯国忠 刘亚军 李晓宇 高强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18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梨树136500
吉林省梨树县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始终走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本研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已构建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NUFER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生产、生态环境3个方面,分析1994—2019年梨树县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4年 第21期57卷 4221-4237页
作者: 田龙兵 沈兆崟 赵孝天 张放 侯文峰 高强 王寅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目的】合理增密配合适量施氮是玉米丰产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研究氮密互作对玉米生长、生育期内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可为玉米增密控氮条件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分别于2022和2023年在吉林省设置田间试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