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6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4 篇 医学
    • 188 篇 临床医学
    • 7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5 篇 中西医结合
    • 5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 篇 中医学
    • 2 篇 特种医学
  • 104 篇 工学
    • 4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70 篇 理学
    • 50 篇 生物学
    • 19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49 篇 教育学
    • 41 篇 教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5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13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10 篇 文学
    • 1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19 篇 教学方法
  • 17 篇 大鼠
  • 16 篇 护理
  • 13 篇 护理教育
  • 13 篇 诊断
  • 12 篇 医学教育
  • 12 篇 合成
  • 12 篇 治疗
  • 11 篇 基因治疗
  • 11 篇 教学
  • 10 篇 细胞凋亡
  • 9 篇 血浆
  • 9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9 篇 人乳头瘤病毒
  • 8 篇 幽门螺杆菌
  • 8 篇 端粒酶
  • 8 篇 糖尿病
  • 7 篇 血清
  • 7 篇 应用
  • 7 篇 基因表达

机构

  • 570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25 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
  • 25 篇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 20 篇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
  • 19 篇 中山大学
  • 17 篇 南方医院
  • 16 篇 广东省一七七医院
  • 10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9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8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8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8 篇 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 6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广东省177医院
  • 6 篇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
  • 6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6 篇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广州军区总医院
  • 5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31 篇 王铁丹
  • 27 篇 肖应庆
  • 26 篇 徐钤
  • 26 篇 周玫
  • 24 篇 陈瑗
  • 22 篇 王平
  • 20 篇 史瑞芬
  • 18 篇 杨光彩
  • 18 篇 郭家松
  • 16 篇 董红林
  • 15 篇 王勤
  • 15 篇 徐刚
  • 14 篇 尹艳茹
  • 13 篇 高基民
  • 13 篇 钟平
  • 13 篇 孙晓嘉
  • 12 篇 何永斌
  • 12 篇 彭朗鸣
  • 12 篇 尹保国
  • 12 篇 彭朝晖

语言

  • 6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化学教研室"
636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排序:
P53,C-met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实用预防医学 2002年 第5期9卷 449-451页
作者: 周洁 李华仁 董红林 张锦波 权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校病理教研室 中国广东广州510315 广州177医院病理科
目的 通过对胃癌标本中 P5 3,C- met及 C- erb B- 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 ,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6 0例胃癌标本中 P5 3,C- met及 C- erb B- 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P5 3,C- met及 C- erb B- 2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皱瘤海鞘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2年 第2期25卷 84-85页
作者: 万新祥 张鑫 刘强 黄小平 王顺年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药剂学教研室 广东省广州市510315 广州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010
目的 研究皱瘤海鞘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 用 2 .2 .15细胞株进行抗HBsAg、HBeAg的试验研究。结果 海鞘醇提物对HBsAg、HBeAg的分泌均呈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细胞的毒性低 ,其治疗指数均在 10以上。结论 海鞘醇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V-C诱导的凋亡SMC形态学变化和形态计量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2年 第2期25卷 81-83页
作者: 李晓丹 李伟峰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内科学教研室 广东省广州市510315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010
目的 观察经UV -C照射诱导的体外凋亡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 (SMC)形态学变化 ,并探讨二维平面上SMC细胞面积 (CA)、核面积 (NA)及核 /胞面积比 (RA)的变化。方法 应用HE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凋亡SMC形态变化 ;应用图象分析技术进行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SA治疗颈动脉体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18卷 199-200页
作者: 吴洋 陈穗保 肖承江 黄健男 刘兰宁 解放军177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广东广州510317 解放军177医院介入科 广东广州510317 解放军177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广东广州510317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口腔教研室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在颈动脉体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 13例 ,研究DSA在其中的表现。结果 颈动脉体瘤为富血供型 ;DSA能清楚显示肿瘤血管细节及肿瘤与相邻血管的整体关系 ;术前行超选择性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视记忆作用 强化《中医护理学》教学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2年 第1期25卷 24-24页
作者: 魏辉 陈兴兴 杜志敏 王泽锡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中医学教研室 广州510315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任何学习都不可能进行,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靠记忆来储存和巩固.医学是应用记忆最多的门学科,护士从学习到工作,有许多基本理论、技能、概念和数字都是非记不可的[1].
来源: 评论
次性输液器排气方法的改进
收藏 引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02年 第12期20卷 22-22页
作者: 孙晓嘉 曾爱芳 曾丽芳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分校护理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315
静脉输液作为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在临床各科广泛采用,提高输液成功率的关键有二:次排气,二是针见血.在教学中我们除要求学生练习针见血外,对排气方法作了以下的改进和研究.
来源: 评论
X线片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 第9期15卷 1113-1113页
作者: 徐洪璋 余斌 彭朗明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外科教研室 广州510317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创伤骨科
骨科学是门综合学科,涉及解剖学、病理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专业性较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
来源: 评论
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填塞症3例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2年 第1期25卷 10-10页
作者: 龚艳 吕永恒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内科学教研室 广州赤岗510315
心包填塞是内科急症之,应用金属针多次行心包穿刺放液,虽可缓解填塞症状,但有刺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导致心脏骤停的危险.笔者近年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填塞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来源: 评论
TMR结合转基因技术促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实验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25卷 210-213页
作者: 张晓东 黄秉仁 王冬 李若凡 程效东 刘克 曲彦明 徐达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组胚学系北京100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学系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目的:观察机械性透壁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R)管道内转入VEGF基因后血管再生与重建的形态学效果,并探索TMR结合转基因技术的新方法。方法:利用高速空心钻头在家兔左前壁进行TMR,形成透壁性心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里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2年 第2期25卷 140-140页
作者: 王耕 刘强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药剂教研室 广东省广州市510315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为菊科类植物,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区[1].其味涩苦,性平,微寒,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等,具有抗菌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作用.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