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09 篇 期刊文献
  • 2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3 篇 医学
    • 31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63 篇 临床医学
    • 9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特种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249 篇 理学
    • 248 篇 生物学
  • 88 篇 工学
    • 4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2 篇 生物工程
    • 1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2 篇 农学
    • 45 篇 作物学
    • 4 篇 兽医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35 篇 大鼠
  • 23 篇 约氏疟原虫
  • 22 篇 小鼠
  • 19 篇 表达
  • 18 篇 毛囊
  • 17 篇 海马
  • 16 篇 大劣按蚊
  • 16 篇 分化
  • 15 篇 克隆
  • 13 篇 登革病毒
  • 13 篇 原核表达
  • 13 篇 噬菌体
  • 12 篇 基因表达
  • 11 篇 细胞增殖
  • 11 篇 斯氏按蚊
  • 10 篇 基因克隆
  • 10 篇 膜片钳
  • 10 篇 星形胶质细胞
  • 9 篇 纯化
  • 9 篇 乳腺癌

机构

  • 606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53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32 篇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
  • 20 篇 重庆大学
  • 17 篇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
  • 12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11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9 篇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
  • 9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9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8 篇 成都医学院
  • 8 篇 遵义医学院
  • 8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6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6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南京军区军事医学...
  • 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成都军区总医院

作者

  • 67 篇 杨恬
  • 56 篇 胡福泉
  • 52 篇 何凤田
  • 48 篇 黄复生
  • 45 篇 蔡文琴
  • 44 篇 饶贤才
  • 38 篇 阮怀珍
  • 37 篇 徐文岳
  • 32 篇 段建华
  • 29 篇 连小华
  • 29 篇 张锡林
  • 28 篇 朱军民
  • 27 篇 范晓棠
  • 27 篇 陈彬
  • 26 篇 周度金
  • 26 篇 王英
  • 26 篇 陈敏
  • 24 篇 安静
  • 23 篇 胡晓梅
  • 23 篇 彭家和

语言

  • 6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631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排序: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内溶素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3期30卷 1268-1271页
作者: 孙卫忠 胡晓梅 饶贤才 谭银玲 陈志谨 丛延广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市微生物工程实验室重庆400038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内溶素重组原核表达载体,检测重组蛋白的酶活性及抑菌活性。方法利用重组技术将铜绿假单胞菌裂解性噬菌体PaP1内溶素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QE31中,并在大肠杆菌M15(pREP4)中诱导表达,通过非变性方法纯化重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前列腺结石患者结石中纳米细菌的分离和16SrRNA基因的鉴定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2期30卷 124-126页
作者: 杨杰 饶贤才 宋波 周占松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市微生物工程实验室重庆400038
目的检测纳米细菌在前列腺结石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前列腺结石患者的前列腺结石标本,分离培养纳米细菌,采用PCR法对纳米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电泳分析结果并测序。结果将PCR得到的特异性片段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局解手术杂志 2008年 第6期17卷 420-421,423页
作者: 张艳玲 苏炳银 文灿 梁亚杰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变性疾病,中老年发病,起病缓慢,慢性进行性发展,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异常和运动减少为主要表现。主要病变在黑质致密带,可累及蓝斑、迷走神经背核等。尽管病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角膜缘基质诱导毛囊干细胞角膜上皮样转分化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3期30卷 1235-1238页
作者: 姜自玲 杨力 连小华 杨恬 杨柯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111计划”基地 重庆400044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毛囊干细胞角膜上皮样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毛囊干细胞,然后用角膜缘基质组织匀浆液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ICC)法检测诱导前后α6-integrin、CD34、K12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诱导前后K12的mRNA表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淋巴增强因子-1在大鼠触须毛囊生长周期中的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期30卷 43-45页
作者: 施春英 张艺 陈伟 郭燕燕 杨恬 杨力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国家“111计划”基地重庆400044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目的研究淋巴增强因子(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在大鼠触须毛囊生长周期中表达及其重要作用。方法选取处于毛发周期各阶段的触须毛囊,采用免疫组织化的方法检测LEF-1在各时期毛囊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生长期,LEF-1主要表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ax6基因和蛋白在大鼠触须毛囊中的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3期30卷 1296-1298页
作者: 杨珂 杨恬 姜自玲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111计划”基地 重庆400044
目的初步研究转录因子Pax6(paired homebox 6)在大鼠触须毛囊中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Pax6蛋白在大鼠触须毛囊及培养的毛囊bulge细胞中的表达,RT-PCR分析毛囊中Pax6两种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触须毛囊细胞中Pax6表达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毛囊干细胞的纯化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期30卷 39-42页
作者: 黄恩毅 杨恬 陈伟 杨力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111计划”基地 重庆400044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目的采用免疫磁珠法(vario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Vario MACS)分离纯化培养大鼠CD34+毛囊干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显微分离获得毛囊bulge区,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并进行CD34抗体标记和磁珠标记,使细胞悬液通过分选柱,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缺氧性脑损伤对大鼠癫痫敏感性和脑内PSD-95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4期30卷 1353-1356页
作者: 陈秀 吴万福 胡长林 蔡文琴 杨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400010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市神经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目的探讨缺氧性脑损伤后癫痫发作敏感性及其与PSD-95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以8%氧氮混合气体建立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腹腔注射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10mg/(kg.5min)和35mg/(kg.2d)点燃大鼠,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年大鼠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8年 第1期30卷 49-52页
作者: 陈秀 吴万福 胡长林 蔡文琴 杨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400010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市神经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目的探讨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充以8%氧氮混合气体缺氧后,监测大鼠脑电活动,检测海马组织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变化。结果大鼠缺氧损伤后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19.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毛囊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示踪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 第8期12卷 1481-1484页
作者: 杨珂 姜自林 杨恬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市400038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市400044
目的:毛囊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皮、皮脂腺和毛囊的能力,在烧伤、创伤及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特异性标志物和体外培养条件等方面存在争议。实验拟进一步探讨毛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