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7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6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2 篇 医学
    • 20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63 篇 临床医学
    • 5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特种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42 篇 管理学
    • 42 篇 公共管理
  • 34 篇 理学
    • 30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22 篇 工学
    • 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4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2 篇 兽医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7 篇 流行病学
  • 21 篇 影响因素
  • 17 篇 危险因素
  • 12 篇 系统评价
  • 12 篇 噬菌体
  • 11 篇 循证医学
  • 10 篇 meta分析
  • 9 篇 病例对照研究
  • 9 篇 预后
  • 9 篇 大肠杆菌
  • 8 篇 基因多态性
  • 8 篇 超抗原
  • 8 篇 调查
  • 7 篇 吸烟
  • 7 篇 病毒性肝炎
  • 7 篇 长链非编码rna
  • 7 篇 非小细胞肺癌
  • 6 篇 细胞增殖
  • 6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6 篇 医院感染

机构

  • 383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36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33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18 篇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
  • 14 篇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
  • 1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3 篇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
  • 1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10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9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8 篇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
  • 8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
  • 7 篇 贵州省人民医院
  • 6 篇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
  • 6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
  • 5 篇 重庆市中山医院
  • 5 篇 重庆市血液中心
  • 5 篇 日本鹿儿岛大学
  • 5 篇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

作者

  • 173 篇 熊鸿燕
  • 95 篇 李亚斐
  • 69 篇 林辉
  • 40 篇 向颖
  • 38 篇 刘建平
  • 36 篇 吴龙
  • 33 篇 宋建勇
  • 31 篇 邬娜
  • 29 篇 张耀
  • 25 篇 许斌
  • 23 篇 曹佳
  • 22 篇 马翔宇
  • 22 篇 王思雄
  • 21 篇 冷泰俊
  • 21 篇 朱才众
  • 19 篇 涂瀛
  • 19 篇 蔡同建
  • 17 篇 李成英
  • 17 篇 李莉
  • 17 篇 许汝福

语言

  • 461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467 条 记 录,以下是271-280 订阅
排序:
早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 2005年 第6期27卷 572-574页
作者: 成丽云 王燕 薛国文 解放军60医院外科 昆明671003 解放军306医院干部病房 北京100101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迄今为止,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 善,产生许多并发症,而且生存率低下,在西方发达国家早产儿 死亡率为5%~9%[1],而发展中国家与之相比则更高,国内报 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2]。由此可见,早产仍严重 威胁着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鼠疫耶尔森氏菌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评价
收藏 引用
免疫杂志 2005年 第6期21卷 474-477,481页
作者: 韩岳 王希良 何凤田 摆茹 董梅 赵光宇 王英 曾政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目的获得鼠疫F1和V抗原的重组质粒pVAX1/F1和pVAX1/V,并比较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PCR扩增鼠疫菌F1和V编码基因,分别与pGEMT连接测序,构建pVAX1/F1和pVAX1/V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细胞免疫化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类炭疽芽孢杆菌裂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杀菌效应的初步观察
类炭疽芽孢杆菌裂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杀菌效应的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重庆市预防医会2005年术交流会
作者: 张利军 熊鸿燕 张耀 马非 李莉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从环境中筛选类炭疽芽胞杆菌裂性噬菌体,并通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血清中和实验、一步生长实验和模拟杀菌试验检测所筛选噬菌体的生物特性和对宿主菌的灭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筛选所得的噬菌体为直径22-45nm圆形或者椭圆颗粒,无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化法对血液中毒的灭活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国防医药 2005年 第5期15卷 492-495页
作者: 张耀 熊鸿燕 马菲 徐焰 杨丽华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
目的:筛选并验证全血中脂质包膜毒灭活的最佳光化方法。方法:以f2噬菌体为试验毒,通过噬斑计数法筛选最佳灭活血液中毒的光化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灭活血液中毒的最佳作用条件;以HIV-1和日本脑炎毒为试验毒,通过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生物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重庆医 2005年 第9期34卷 1416-1418页
作者: 林辉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随着分子生物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科的发展。传统生物家通过直接的观察与实验已经获得了海量的数据。如何应用这些大量的实验数据进一步阐明疾、健康等生命本质,已成为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鼠疫菌重组质粒pcDNATE/F1-V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免疫杂志 2005年 第3期21卷 208-211页
作者: 韩岳 王希良 董梅 邢丽 赵光宇 黄顺军 罗德炎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 北京100071
目的获得含有鼠疫F1和V抗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TE/F1-V,并测定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PCR扩增鼠疫菌F1和V编码基因,分别与pGEM-T连接测序,构建pcDNATE/F1-V融合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PCR-SSP方法研究重庆地区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
收藏 引用
重庆医 2005年 第2期34卷 242-243页
作者: 黄霞 毛伟 王蓉感 王芳 李维 第三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重庆市血液中心 400015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人群 HLA DRB1 基因多态性,分析人群 HLA DRB1 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 PCR SSP方法对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的3 219名无血缘关系的捐献者进行基因分型,计算 HLA DRB1 基因频率,并与南方汉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持久性毒物研究进展概述
收藏 引用
控制杂志 2005年 第4期9卷 331-335页
作者: 朱才众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持久性毒性物质散播到全球环境中,威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健康。本文介绍了环境持久性毒物的定义、来源及分类,归纳了环境持久性毒物对人群及动物的健康效应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持久性毒物流行病方面进展和实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循证医——现代医教育的必修课
循证医学——现代医学教育的必修课
收藏 引用
重庆市预防医会2005年术交流会
作者: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1、医的发展呼唤理性科的实现医是自然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科证明为基础的科,医研究者的实验,医生的医疗操作都必须是科和准确的。但在严谨的科标准面前,从严格的科证明上去评估,现代医仍属于经验科的范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年 第6期38卷 348-350页
作者: 陈艳 郝飞 郭庆 谭国珍 贾虹 杨雪源 毕志刚 杨波 刁庆春 易东 赵辨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重庆400038 中山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和湿疹患者血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18例AD和207例湿疹患者分为莫匹罗星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取血清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