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8 篇 医学
    • 30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2 篇 理学
    • 32 篇 生物学
  • 26 篇 农学
    • 21 篇 作物学
    • 3 篇 畜牧学
    • 2 篇 兽医学
  • 22 篇 工学
    • 20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题

  • 11 篇 基因表达
  • 8 篇 分子遗传学
  • 6 篇 转基因小鼠
  • 6 篇 猪囊尾蚴
  • 6 篇 mrna
  • 5 篇 克隆
  • 5 篇 融合蛋白
  • 4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4 篇 军医大学
  • 3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3 篇 基因
  • 3 篇 白血病
  • 3 篇 基因克隆
  • 3 篇 启动子
  • 3 篇 cdna
  • 3 篇 绿色荧光蛋白
  • 3 篇 pcr
  • 3 篇 囊尾蚴病
  • 3 篇 白血病抑制因子
  • 3 篇 抑癌基因

机构

  • 76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8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5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 3 篇 日本金泽大学
  • 2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2 篇 解放军北京军医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2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1 篇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 1 篇 基础医学部分子遗...
  • 1 篇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
  • 1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开...
  • 1 篇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
  • 1 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
  • 1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作者

  • 22 篇 傅继梁
  • 21 篇 孙树汉
  • 16 篇 陆德如
  • 11 篇 戴建新
  • 10 篇 潘星华
  • 10 篇 陈蕊雯
  • 10 篇 王俊霞
  • 7 篇 胡以平
  • 7 篇 郭瀛军
  • 6 篇 陆惠萍
  • 6 篇 王易伦
  • 5 篇 曹韫旭
  • 5 篇 刘厚奇
  • 5 篇 彭郁葱
  • 5 篇 王肖鹏
  • 4 篇 周凤娟
  • 4 篇 陈坚
  • 4 篇 李建秀
  • 4 篇 武圣明
  • 4 篇 徐之杰

语言

  • 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
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膜联蛋白A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免疫杂志 2015年 第12期31卷 1092-1096页
作者: 易君 彭定发 王凯慧 王梁华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膜联蛋白A2(AX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往往高表达,并可作为自身抗体——抗AXⅡ抗体的靶点而起作用。在抗磷脂抗体综合症中,内皮细胞上的β2糖蛋白-1结合AXⅡ,利用Toll样受体-4作为共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抗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BE2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UBE2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2014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全国第十三次医学遗传学术会议
作者: 胡月阳 王芳 张铃 刘峰 刘超 谢英 张力 王鹏飞 郑龙 刘树锋 王俊霞 河北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河北省实验动物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ube2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hpf(受精后2h)、4hpf、8hpf、12 hpf、24 hpf、48 hpf、72 hpf、7dpf(受精后7d)的斑马鱼胚胎,进行Real-Time RCR、western blot对ube2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BE2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UBE2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2014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暨全国第十三次医学遗传学术会议
作者: 胡月阳 王芳 张铃 刘峰 刘超 谢英 张力 王鹏飞 郑龙 刘树锋 王俊霞 河北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河北省实验动物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来源: 评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 第4期2卷 248-252页
作者: 胡月阳 王芳 王俊霞 河北省实验动物实验室河北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石家庄050017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0%~15%,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膜联蛋白A2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2年 第5期19卷 556-560页
作者: 江泓蝶 王梁华 焦炳华 王凯慧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XⅡ)是依赖钙离子调节的膜磷脂结合的蛋白质多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包括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转导、细胞迁移、DNA的合成复制、RNA结合等。AXⅡ在肝癌、胰腺癌、骨肉瘤等组织尤其是消化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5年 第10期32卷 1108-1114页
作者: 陈蕊雯 王勇 孙树汉 段世伟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20003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高度遗传的风湿类疾病。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LA-B27是AS最主要的易感基因。然而,全基因组扫描和关联分析等研究发现在HLA以外的区域仍存在AS的易感区域,大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一个强直性脊柱炎新的易感位点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一个强直性脊柱炎新的易感位点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术讨论会
作者: 陈蕊雯 段世伟 蔡青 吴丹 林经安 吕柯 胡建达 施柯 韩星海 陈琦 冯国鄞 贺林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炎症性关节炎中发病率占第二位,被认为是一种复杂性状疾病。目前,AS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3年 第10期24卷 1090-1094页
作者: 王旭开 王燕 何作云 刘光耀 杨成明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400042 第二军医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 重庆400038 新桥医院心内科 重庆400037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VSMC,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肌动蛋白(α-SM actin),RT-PCR检测胰岛素作用后VSMC中bFGF、TG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V40早期启动子中原核增强子样序列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通报 2002年 第1期18卷 20-23页
作者: 李植峰 高丽杰 施庆国 曹韫旭 孙树秦 陆德如 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北京100071 第二军医大学分子遗传学研究所 上海200433
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 c DNA真核表达载体 p GL2 可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 .该载体中含有 SV4 0早期启动子及荧光素酶基因 c DNA 5’端总长共 75 8bp的 DNA碱基序列 ,经计算机分析发现 ,在 SV4 0早期启动子中含有 SV4 0基因组 Hind B片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微小卫星引物PCR鉴定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1年 第3期22卷 252-254页
作者: 朱红梅 廖万清 戴建新 李志刚 吴建华 温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上海200003 基础医学部分子遗传学教研室
目的 :观察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临床分离株 DNA PCR指纹的差异 ,找出一种区分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基因分类方法。 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重复序列 (GACA ) 4、(GTG) 5 及 M13中心序列 (5′- GAGGGTGGCGGTTCT- 3′) 3种引物 ,对 2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