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发育期铅暴露大鼠海马组织PSD-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蛋白表达改变对海马突触数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铅暴露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清洁级成年雌雄SD大鼠各12只,体重在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
详细信息
【目的】研究发育期铅暴露大鼠海马组织PSD-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蛋白表达改变对海马突触数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铅暴露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清洁级成年雌雄SD大鼠各12只,体重在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铅暴露组,每组雌雄各6只,通过饮用0.02%醋酸铅水溶液建立发育期铅暴露模型,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大鼠血铅浓度,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突触数目,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VGLUT(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VGAT(vesicularγ-aminobutyric acidtransporter)和PSD-95的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和铅暴露组雄性21d新生鼠体重分别为55.73±4.23g和56.01±5.97g,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铅暴露组雄性21d新生鼠血铅浓度分别为1.02±0.21μg/dL和30.12±3.48μg/dL,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血铅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与铅暴露组雄性21d新生鼠海马区域单位面积突触数目分别为32.79±2.03和23.46±1.97,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突触数目显著减少(p<0.01);铅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雄性21d新生鼠海马组织VGAT的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VGLUT和PSD-9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发育期铅暴露可能是通过干扰PSD-95的蛋白表达,影响兴奋性突触的形成,导致兴奋性突触数量的减少,进而影响兴奋性突触的传递效率,损伤学习记忆功能,提示对于PSD-95蛋白的干预可能是治疗铅暴露损伤儿童学习记忆的新方法。
早在1986年,Barker首次提出,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源于胎儿期宫内发育不良.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孕期不良环境、胎儿出生体重与成年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神经精神性疾病、肿瘤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认为,许多成人慢性病是在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不良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所诱发;并提出提出人类疾病起源的新概念——"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D).研究表明,除遗传因素外,母体身体状况(如母体疾病、营养状况和子宫功能等)和所暴露的外源环境因素(如环境毒物、药物、不良饮食等)皆是宫内发育不良及出生后慢性疾病易感的诱因.在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胚胎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异常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模式会导致胚胎发育障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