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0 篇 期刊文献
  • 382 篇 会议
  • 33 篇 学位论文
  • 9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09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9 篇 医学
    • 36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89 篇 临床医学
    • 10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8 篇 中西医结合
    • 9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7 篇 特种医学
    • 2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口腔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138 篇 理学
    • 74 篇 生物学
    • 57 篇 生态学
    • 5 篇 大气科学
  • 86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生物工程
    • 1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6 篇 管理学
    • 56 篇 公共管理
  • 53 篇 农学
    • 20 篇 作物学
    • 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畜牧学
  • 27 篇 教育学
    • 24 篇 教育学
  • 6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2 篇 文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2 篇 细胞凋亡
  • 31 篇 大鼠
  • 24 篇 小鼠
  • 20 篇 毒理学
  • 19 篇 微核
  • 19 篇 氧化应激
  • 16 篇
  • 14 篇 昆明山海棠
  • 11 篇 凋亡
  • 11 篇 铅暴露
  • 11 篇 基因表达
  • 10 篇 结直肠癌
  • 10 篇 基因芯片
  • 10 篇 环磷酰胺
  • 10 篇 遗传毒性
  • 10 篇 神经毒性
  • 9 篇 光气
  • 9 篇 影响因素
  • 9 篇 线粒体
  • 9 篇

机构

  • 265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264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155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53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29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27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24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23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22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21 篇 复旦大学
  • 20 篇 北京大学
  • 15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3 篇 香港城市大学
  • 12 篇 四川大学
  • 1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
  • 10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0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10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9 篇 华西医科大学
  • 9 篇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

作者

  • 190 篇 曹佳
  • 69 篇 张天宝
  • 63 篇 海春旭
  • 57 篇 刘晋祎
  • 52 篇 印木泉
  • 52 篇 骆文静
  • 45 篇 陈景元
  • 44 篇 杨录军
  • 43 篇 刘胜学
  • 42 篇 朱江波
  • 42 篇 舒为群
  • 40 篇 敖琳
  • 34 篇 周燕虹
  • 34 篇 陆国才
  • 30 篇 周紫垣
  • 29 篇 袁伯俊
  • 25 篇 张晓芳
  • 23 篇 陈耀富
  • 22 篇 刘瑞
  • 22 篇 宗英

语言

  • 1,082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上海200433"
1094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20 订阅
排序:
蛋白激酶C激活剂和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杀瘤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3年 第1期7卷 45-48页
作者: 李广川 田鸣 胡振林 张俊平 钱定华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西药研究室
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瘤L929细胞为靶细胞,研究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uTNF)杀瘤活性的影响.各种药物与rHuTNF 10 ng·ml^(-1)和放线菌素D 1 μg·ml^(-1)温育18 h,结果表明PKC的激活剂佛波醇-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毒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遗传毒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收藏 引用
第一届中国毒理学学术会议
作者: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子毒理学实验室
遗传毒理学的兴起遗传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类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遗传的不良影响及其机理。究其起源,可追溯至本世纪初,早在1900年,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如荷兰的 de Vries,德国的
来源: 评论
钆喷酸(Gd—DTPA)的致畸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毒理学杂志 1993年 第S1期15卷 161-163页
作者: 叶卓明 李焕三 李洪才 第一军医大学军队卫生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Gd-DTPA是磁共振成像增强剂的原料化合物。目前,国外已将其制成磁共振成像剂常规应用。Gd3+有一定毒性,经过与DTPA螯合形成Gd-DTPA,注入体内无分离现象。
来源: 评论
微核自动化检测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收藏 引用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3年 第3期7卷 183-186,201页
作者: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系分子毒理实验室
随着新化学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日益增多,人们建立了许多实验系统用以检测这些化合物的遗传毒性,以便作出对人类是否安全的评价。在这些众多的实验方法中,反映染色体损伤的微核实验(Mi-cronucleus Test,简称MNT)在近10多年中得到了广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十届亚太肿瘤会议概况
收藏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 1992年 第4期30卷 251-253页
作者: 孟荣贵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毒理教研室
第十届亚洲太平洋地区肿瘤会议(APCC)于1991年8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54个国家和地区1500名代表,其中国内代表900余名。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会议主席吴阶平和国家卫生部部长兼本次大会名誉主席陈敏章等在会上作了重要...
来源: 评论
检测蓖麻毒素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的四种方法比较
收藏 引用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2年 第5期12卷 305-307页
作者: 肖庚柄 杨会宣 邹伯英 王文学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毒理学教研室 西安710032
同时采用四种方法,即溶血空斑技术(PFC)、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QHS)、血凝法(HA)和溶血素法检测了蓖麻毒素对小鼠抗SRBC初次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这四种检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上是平行的,可互为佐证,均可用于体液免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酸雾对家兔肺泡巨噬细胞的体外毒性
收藏 引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2年 第4期26卷 206-208页
作者: 舒为群 卓鉴波 630038,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在雾日采集重庆地区雾水样品,采用家免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测定雾水毒性。雾水依次稀释为1,1/10,1/100,1/1000 4种浓度,染毒时间为12小时。结果显示,雾水对体外肺泡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及吞噬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内溶酶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三大城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率的数理模型
收藏 引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2年 第1期13卷 32-35页
作者: 李文潮 徐德忠 徐勇勇 王斌会 第四军医大学数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世界范围的各年龄组甲肝抗体流行率可分为6种流行模式。在我国可初步分为3种:北京式,上海式,广州式。Schenzle于1979年提出了一种感染力为Logistic函数的简单催化模型,本文作者又给出了感染力为线性函数,次函数时的简单催化模型,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载银活性炭净水器净化饮水的效率及毒理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2年 第1期9卷 11-14页
作者: 吕文戈 张慈爱 王立新 周郁芳 杨荫华 高斌 邱志群 杨富城 第三军医大学卫防系环卫教研室 重庆无线电六厂
本研究对三种型号载银活性炭净水器净化饮水的效率及对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的亚慢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试验观察。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区饮水卫生质量良好,净水器的净水作用不大。亚慢性毒性的试验结果显示,三型净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用多功能饮水深度净化消毒器净水效果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1992年 第6期8卷 249-251页
作者: 李焕三 叶卓明 李洪才 曹健 第一军医大学军队卫生教研室 广州510515
本文介绍了家用多功能饮水深度净化消毒器的结构和净水效能。它具有直过(通过自来水)、净化消毒,以及花酒状喷雾等多种使用功能,芯内装有载银树脂和载银活性炭两种净化消毒介质。经实验研究:除菌效能达到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