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82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21 篇 医学
    • 574 篇 临床医学
    • 27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7 篇 中西医结合
    • 7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中医学
    • 4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特种医学
  • 263 篇 理学
    • 248 篇 生物学
    • 6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5 篇 数学
    • 4 篇 化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200 篇 工学
    • 109 篇 生物工程
    • 6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电气工程
  • 127 篇 农学
    • 119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9 篇 教育学
    • 28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主题

  • 66 篇 基因表达
  • 52 篇 大鼠
  • 40 篇 基因治疗
  • 36 篇 肝肿瘤
  • 31 篇 线粒体
  • 30 篇 受体
  • 28 篇 小鼠
  • 27 篇 糖皮质激素
  • 27 篇 dna
  • 25 篇 克隆
  • 24 篇 细胞凋亡
  • 24 篇 脊髓损伤
  • 23 篇 肿瘤
  • 23 篇 mrna
  • 21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20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19 篇 转基因小鼠
  • 18 篇 大肠杆菌
  • 17 篇 驻极体
  • 17 篇 dna疫苗

机构

  • 1,096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200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109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33 篇 长海医院
  • 32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29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26 篇 长征医院
  • 20 篇 复旦大学
  • 18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5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4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12 篇 基础医学部生物化...
  • 12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1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0 篇 基础医学部微生物...
  • 9 篇 郑州大学
  • 9 篇 基础医学部神经生...
  • 8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作者

  • 117 篇 焦炳华
  • 112 篇 孙树汉
  • 69 篇 胡以平
  • 61 篇 戚中田
  • 53 篇 路长林
  • 52 篇 缪明永
  • 42 篇 李建秀
  • 35 篇 王梁华
  • 34 篇 王学敏
  • 33 篇 刘厚奇
  • 32 篇 王成海
  • 29 篇 蔡在龙
  • 29 篇 毛积芳
  • 29 篇 jiao bing-hua
  • 29 篇 潘卫
  • 28 篇 颜宏利
  • 28 篇 袁文俊
  • 27 篇 冯伟华
  • 27 篇 王新民
  • 27 篇 祝国强

语言

  • 1,267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
1279 条 记 录,以下是1251-1260 订阅
排序:
虚拟现实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
作者: 游箭 李恺 张绍祥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
1引言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军事、航天、娱乐、工业、商业和教育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军事训练、飞行训练模拟器、游戏领域的应用最多,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潜力。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虚拟现实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作者: 游箭 李恺 张绍祥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放射诊断教研室 四川南充637000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 重庆 400038
本文阐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组成和特性,分别介绍了虚拟现实在血管介入放射学和非血管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发展前景良好,尚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
来源: 评论
肿瘤脂代谢异常和脂代谢调节治疗
收藏 引用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 第2期3卷 77-81页
作者: 缪明永 石汉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航空总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普外科 北京100012
脂类是三大营养素之一,除了与能量供应和储存密切相关外,还有两个方面作用:①是细胞的主要构件分子。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等)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类代谢改变会直接影响细胞膜合成和细胞增殖;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生物自显影筛选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
利用生物自显影筛选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
作者: 宋志刚 许强芝 焦炳华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为新药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海洋生物将是本世纪人们研究开发的重要药物资源。目前发现的许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自海洋微生物(包括海洋细菌、海洋真菌和海洋放线菌),其化学结构丰富多样,许多分子结构新颖独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MDA受体过度激活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 第7期24卷 1105-1107页
作者: 王卫东 陆建华 熊家祥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科 518046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临床麻醉中心 510010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理学教研室 重庆市400038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对大鼠严重创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探索从中枢的某一环节着手,来抑制严重创伤后的炎性反应失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TBSAⅢ度烧伤为严重创伤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人OCIF活性域多肽融合蛋白
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人OCIF活性域多肽融合蛋白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
作者: 张兴群 王梁华 焦炳华 缪辉南 袁勤生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CIF或称Osteoprotegerin,OPG)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抑制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实现对骨密度的调节,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骨质疏松症、Paget’s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的发现及工业化发酵前期研究
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的发现及工业化发酵前期研究
收藏 引用
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
作者: 杨桥 张晓玲 韩文菊 张文俊 缪辉南 冯伟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当前,陆地微生物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之抗生素的滥用,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在开发陆地天然药物和制取化学合成药物的同时,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开发海洋药物资源上。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微生物独特的基因资源和可产生陆地微生物不具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类容易出错的参数估计问题
收藏 引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 第4期25卷 402-402页
作者: 祝国强 杭国明 滕海英 黄平 刘沛 王中亮 李春香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数学系
在用置信区间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若感兴趣的只是置信区间的上限或下限,此时只需求出单侧置信区间即可。
来源: 评论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ICR鼠病理变化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肝脏 2001年 第S1期6卷 148-页
作者: 陈克强 宋关鸿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00433
来源: 评论
HGV RNA转录体的感染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肝脏 2001年 第S1期6卷 111-页
作者: 任浩 朱分禄 王路 朱诗应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200433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