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6 篇 期刊文献
  • 2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5 篇 医学
    • 94 篇 临床医学
    • 4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2 篇 中西医结合
    • 2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73 篇 理学
    • 67 篇 生物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59 篇 工学
    • 31 篇 生物工程
    • 2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4 篇 农学
    • 30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0 篇 线粒体
  • 20 篇 基因表达
  • 12 篇 肿瘤
  • 9 篇 dna
  • 8 篇 基因治疗
  • 8 篇 大鼠
  • 8 篇 大肠杆菌
  • 8 篇 细胞凋亡
  • 6 篇 再灌注损伤
  • 6 篇 克隆
  • 6 篇 纯化
  • 6 篇 分离
  • 6 篇 cdna
  • 6 篇 金属硫蛋白
  • 6 篇 心肌缺血
  • 6 篇 海洋微生物
  • 6 篇 肝再生
  • 6 篇
  • 6 篇 活性物质
  • 6 篇 融合蛋白

机构

  • 203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30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13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2 篇 基础医学部生物化...
  • 11 篇 长海医院
  • 11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8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上海水产大学
  • 6 篇 长征医院
  • 6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6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5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4 篇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
  • 3 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

作者

  • 91 篇 焦炳华
  • 52 篇 缪明永
  • 36 篇 王学敏
  • 29 篇 蔡在龙
  • 28 篇 毛积芳
  • 27 篇 冯伟华
  • 27 篇 jiao bing-hua
  • 23 篇 王梁华
  • 22 篇 黄才国
  • 19 篇 miao ming-yong
  • 17 篇 张建鹏
  • 17 篇 缪辉南
  • 15 篇 魏善建
  • 13 篇 wang xue-min
  • 12 篇 娄永华
  • 11 篇 huang cai-guo
  • 11 篇 张晓玲
  • 11 篇 陈克明
  • 11 篇 任绪义
  • 11 篇 袁勤生

语言

  • 2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241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失血性休克大鼠IL-1活性呈双峰型变化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 第5期17卷 444-446页
作者: 石汉平 徐仁宝 高瀚 龚肖琦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及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SD大鼠失血后(30%,按体重折算)1h回输失血,不同时间采血或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改良LAF法检测IL-1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衍生物3a研究的综合报告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 第2期23卷 121-124页
作者: 焦炳华 娄永华 王梁华 朱玉平 周丙荣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 :将采用点突变技术获取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 3a(rh- TNFα- D3a)研究开发为临床新药。方法 :与野生型 TNFα比较 ,采用动物体内抑瘤试验测定其 ED50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 L D50 ;长期毒性试验测定安全剂量并观察毒性反应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衍生物3a的克隆与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 第2期23卷 125-128页
作者: 娄永华 焦炳华 周丙荣 王梁华 余伟民 朱玉平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 :寻找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和 (或 )较低毒副作用的 TNFα突变蛋白。 方法 :应用巨引物轮 PCR技术对rh- TNFα的第 80、90和 92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 ,经过 DNA序列测定证实 DNA突变准确后 ,将突变基因的c DNA插入 p 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编码耐热邻苯酚2,3-双加氧酶的ph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亚克隆与高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 第2期18卷 101-104页
作者: 蔡在龙 季朝能 王学敏 张洁 董海 沈仁权 毛裕民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目的:构建pheB基因高表达菌株,研究酶的耐热机制。方法与结果:通过PCR扩增方法,对位于质粒pFDA13上的pheB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未发生突变,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活性和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 第7期22卷 683-684页
作者: 苗振春 邹大进 王学敏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t RA )对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 (UCP)活性和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 t RA组和对照组 ,用 3H标记的鸟嘌呤核苷酸 (3H- GTP)与线粒体上解偶联蛋白相结合 ,用液体闪烁仪测定其放射性活性 ,经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Tet-On基因表达系统实现Mac-1-FP在CHO细胞中的可调控性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 第10期27卷 1092-1097页
作者: 杨生生 杨志峰 严鸣 蔡在龙 焦炳华 毛积芳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应用Tet-On基因表达系统构建可调控性真核表达质粒,实现Mac-1-FP在CHO细胞中的可调控性表达。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TRE-Tight-CFP-CD11b和pTRE-Tight-YFP-CD18(CD11b和CD18是Mac-1的两个亚基),通过脂质体介导共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xylE编码的邻苯酚2,3-双加氧酶在大肠杆菌中的亚克隆与高表达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 第4期17卷 306-312页
作者: 蔡在龙 王学敏 毛积芳 季朝能 张洁 董海 沈仁权 毛裕民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目的:构建xylE基因高表达菌株,为快速检测芳香类化合物污染提供可能。方法和结果:通过PCR扩增,将位于质粒pTG402上的xylE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2008年 第4期28卷 439-442页
作者: 邱全曜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该酶不仅参加糖酵解反应,而且还具有神经营养因子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NSE的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和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左卡尼汀的干预作用
收藏 引用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年 第3期5卷 259-262页
作者: 张雷 林兆奋 缪明永 杨兴易 马宇洁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上海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及左卡尼汀对其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窒息合并0.5 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对照组(假手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镉中毒大鼠睾丸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 第1期23卷 64-66页
作者: 周雍 金慧英 冯伟华 胡惠民 郑尊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 :探究急性镉中毒睾丸氧化损伤的特点以及睾丸对镉敏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通过观察 MDA、还原态 GSH、SOD、CAT、GSHpx、MT等指标系统研究大鼠肝、睾丸两器官的细胞抗氧化体系在急性镉暴露后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急性镉中毒使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