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1 篇 期刊文献
  • 4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18 篇 医学
    • 227 篇 临床医学
    • 1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3 篇 中西医结合
    • 3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特种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26 篇 理学
    • 119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98 篇 工学
    • 66 篇 生物工程
    • 2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5 篇 农学
    • 70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1 篇 基因表达
  • 24 篇 肝肿瘤
  • 22 篇 大鼠
  • 20 篇 转基因小鼠
  • 19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9 篇 基因治疗
  • 18 篇 线粒体
  • 15 篇 小鼠
  • 12 篇 克隆
  • 12 篇 dna
  • 12 篇 肿瘤
  • 12 篇 脊髓损伤
  • 11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11 篇 mrna
  • 11 篇 细胞凋亡
  • 10 篇 神经生长因子
  • 10 篇 伯氏疟原虫
  • 10 篇 转基因
  • 10 篇
  • 10 篇 表达

机构

  • 453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70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4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18 篇 长征医院
  • 15 篇 长海医院
  • 15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5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1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2 篇 郑州大学
  • 12 篇 基础医学部生物化...
  • 11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10 篇 基础医学部微生物...
  • 9 篇 基础医学部神经生...
  • 8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7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7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the department o...
  • 6 篇 基础医学部细胞生...
  • 5 篇 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105 篇 焦炳华
  • 75 篇 胡以平
  • 61 篇 戚中田
  • 48 篇 路长林
  • 42 篇 李建秀
  • 33 篇 缪明永
  • 30 篇 潘卫
  • 29 篇 王梁华
  • 29 篇 王成海
  • 27 篇 王新民
  • 27 篇 jiao bing-hua
  • 23 篇 姚玉成
  • 23 篇 朱海英
  • 22 篇 曹广文
  • 22 篇 黄才国
  • 22 篇 訾晓渊
  • 22 篇 何成
  • 21 篇 hu yi-ping
  • 21 篇 由振东
  • 21 篇 冯伟华

语言

  • 5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533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C57-TgN(HBVadr2.0)SMMU转基因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观察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5年 第3期26卷 283-285页
作者: 徐军 訾晓渊 余宏宇 何金 刘惠敏 姚玉成 李建秀 张南 巴月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病理科 上海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品系C57 TgN(HBVadr2.0)SMMU肝脏的组织及免疫病理特征。方法:以168只SPF级乙肝转基因小鼠及15只正常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取肝组织连续切片,常规H E染色,并选取20 例有明显单个核细胞肝内浸润的肝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发性肝癌CD44v mRNA表达与肝癌复发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1996年 第6期17卷 561-563页
作者: 刘鹏飞 吴孟超 陈汉 钱光相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CD44v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及术后随访分析54例原发性肝癌CD44v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92.59%的病例肝癌组织cD44vmRNA阳性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乙型肝炎病毒(ayw型)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病理观察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1997年 第3期18卷 205-207页
作者: 余宏宇 雷章恒 龚志锦 沙继宏 杨勇骥 潘星华 王肖鹏 傅继梁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学教研室和医学分子遗传学开放实验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电镜室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的肝、肾等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选取24只13~25周龄的清洁级ICR品系HBV转基因小鼠及15只正常ICR小鼠为对照进行病理大体观察,并重点取肝、肾、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发性肝癌CD44v mRNA表达与抑癌基因DCC mRNA表达、癌细胞DNA含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1997年 第3期18卷 215-218页
作者: 刘鹏飞 吴孟超 陈汉 钱光相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CD44v表达与抑癌基因DCC表达、癌细胞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中CD44vmRNA和DCCmRNA的表达情况,并根据CD44vmRNA的表达情况取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1998年 第3期19卷 289-290页
作者: 郭志勇 梁嘉靖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学教研室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郭志勇梁嘉靖△崔若兰近年来免疫病理研究已经证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作为细胞粘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炎性细胞表面同族型配体之间相互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1年 第6期22卷 515-518,R002页
作者: 陈克强 宋关鸿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 :研究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 (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危机状态的性质。方法 :应用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 DNA琼脂糖电泳技术 ,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 RC株或氯喹敏感 (N)株 ICR小鼠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 R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疟疾监测及早期预警系统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4年 第1期25卷 5-8页
作者: 朱淮民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对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常年监测是疟疾流行病研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疟疾早期预警系统 (MEWS)通过收集、分析各种层次的环境因子以及疟疾流行的资料 ,如发病率和死亡率 ,评估危险因素 ,分析与疟疾传播潜势有关的相关资料如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克隆抗体诱发乙肝转基因小鼠肝组织损伤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3年 第2期24卷 164-167页
作者: 胡卫江 余宏宇 姚玉成 李建秀 孙伟 郝光荣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长征医院病理科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目的 :诱导整合有乙型肝炎病毒 (HBV)全基因组、无病理反应的转基因小鼠产生病理改变 ,建立研究急性肝炎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筛选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将 3种 HBV单克隆抗体 HBs Ab、HBe Ab、HBc Ab分别或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 ICR鼠病理变化的比较研究(英文)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1年 第6期22卷 504-507,T001页
作者: 陈克强 宋关鸿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 :研究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 berghei)的抗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 方法 :比较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 (N)和抗性株 (RC)感染 ICR鼠的肝、脾、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病理组织的动态变化。结果 :N株感染后 ,小鼠肝、脾有较多的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基因伯氏疟原虫的建立及报告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 2004年 第1期25卷 25-28页
作者: 曹毅 张冬梅 李树玲 潘卫庆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通过转染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PbfMSP1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伯氏疟原虫转染技术和表达恶性疟原虫MSP-1 19 000片段(PfMSP1-19)的转基因伯氏疟原虫.方法:构建重组转染质粒PyrFlu/PbfMSP1.伯氏疟原虫ANKA株经培养和分离后用电转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