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 篇 医学
    • 28 篇 临床医学
    • 2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4 篇 理学
    • 49 篇 生物学
    • 3 篇 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45 篇 工学
    • 28 篇 生物工程
    • 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农学
    • 25 篇 作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8 篇 恶性疟原虫
  • 5 篇 腺病毒
  • 5 篇 组蛋白脱乙酰化
  • 3 篇 酵母双杂交系统
  • 3 篇 疫苗
  • 3 篇 抗肿瘤
  • 3 篇 医学教育
  • 3 篇 启动子
  • 3 篇 靶向
  • 3 篇 细薄星芒海绵
  • 3 篇 基因表达
  • 3 篇 超微结构
  • 3 篇 组蛋白乙酰化
  • 3 篇 单克隆抗体
  • 3 篇 疟原虫
  • 3 篇 毕赤酵母
  • 2 篇 凋亡
  • 2 篇 溶瘤腺病毒
  • 2 篇 保守性
  • 2 篇 保守序列

机构

  • 104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23 篇 浙江理工大学
  • 14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10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9 篇 同济大学
  • 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6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4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长海医院
  • 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3 篇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苏州大学
  • 3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2 篇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
  • 2 篇 上海水产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

作者

  • 22 篇 钱其军
  • 21 篇 陆德如
  • 12 篇 潘卫庆
  • 11 篇 陈坚
  • 11 篇 焦炳华
  • 11 篇 刘小宇
  • 9 篇 傅继梁
  • 8 篇 张晓琴
  • 8 篇 刘辉
  • 7 篇 杨勇骥
  • 6 篇 卢小玲
  • 6 篇 邓海琳
  • 6 篇 金华君
  • 6 篇 汤莹
  • 6 篇 李林芳
  • 6 篇 杨树桐
  • 5 篇 肖良
  • 5 篇 张建鹏
  • 5 篇 周秀梅
  • 5 篇 羊富光

语言

  • 1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技术队<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200433"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基于胎源遗传物质的唐氏综合征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 第2期3卷 102-106页
作者: 苏辰 张毅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技术队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唐氏综合征是常见且严重的染色体异常类出生缺陷,迄今无有效治疗方法,在产前进行筛查与诊断,减少和避免患儿出生是唯一预防措施。目前常用的侵入性诊断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而被部分孕妇拒绝接受,因此寻找并建立准确且无创的唐氏综合征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Cs)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年 第2期38卷 101-112页
作者: 付玉华 周秀梅 徐凤青 钱其军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基因-病毒治疗实验室上海200433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体细胞在外源因子作用下,经直接细胞核程序重整而重新获得多潜能的干细胞.iPSCs在疾病的模型建立与机理研究、细胞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杆状病毒系统制备8型腺相关病毒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32卷 134-138页
作者: 范丽 徐增辉 金华君 徐凤青 丁娜 严淋 钱其军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杭州31001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毒基因治疗实验室 上海200438
目的建立应用杆状病毒系统制备8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技术体系,并初步检测所制备病毒的感染活力。方法采用杆状病毒生产系统包装rAAV8-EGFP,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并纯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滴度,通过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猫人参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 第7期32卷 749-753页
作者: 徐一新 项昭保 陈晓晶 陈海生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 上海200237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重庆400065
目的对中药猫人参(镊合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Dunn.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测试了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1年 第4期18卷 378-382页
作者: 于丽 陈艳 付玉华 范丽 刘辉 苏长青 钱其军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药和生物技术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基因与病毒治疗实验室 上海200438
目的:研究携带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实验构建的携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和不携11R的溶瘤腺病毒SG7605-P53感染肝癌细胞HepG2、SMMC-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达新型干扰素的CIK细胞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1年 第12期28卷 2158-2161页
作者: 陈艳 刘辉 于丽 付玉华 王敬晗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基因病毒治疗实验室 上海20043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作为新型重组干扰素mix基因的载体治疗结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携带mix基因的腺病毒***+F35;分离培养CIK细胞;腺病毒Ad5-EGFP、Adll-EGFP和***以感染复数(MOI)=100时感染CIK细胞24、4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开口柱面换能器声场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28卷 2890-2894页
作者: 赵泉洲 惠春 余立立 胡振林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 上海200240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上海200433
目的:聚焦超声治疗妇科浅表组织疾病中存在聚焦换能器和定位探头同时放置的问题,在实际的治疗头设计中必须考虑放置B超探头对聚焦声场的影响,本文涉及一种开口柱面换能器聚焦超声声场的数值计算与仿真,通过计算得出声场的三维空间分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27卷 164-170页
作者: 徐一新 项昭保 陈海生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上海200433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200237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重庆400065
目的探讨猕猴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对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结论猕猴桃属植物含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及酚性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氧化硅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33卷 165-167页
作者: 汤莹 于洋 许珊 范晓燕 羊富光 杨勇骥 祝建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物理所 上海200433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0092
目的:观察纳米氧化硅(SiO2)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纳米SiO2悬液加入培养的HaCaT细胞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共同孵育4h,收集细胞制样,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纳米Si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差异蛋白质组学(英文)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2010年 第6期41卷 779-784页
作者: 王春芳 李鹏飞 蔚洪恩 王菲 韩树峰 王树党 窦岩 赵嘉惠 山西医科大学生物技术教研室 太原030001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太原03000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寻找出重要的差异蛋白质。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分离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用DeCyder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并采用质谱(HPLC-ESI-MS/MS)进行鉴定。结果脊髓源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