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44 篇 期刊文献
  • 10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14 篇 医学
    • 1,15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66 篇 中西医结合
    • 4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20 篇 临床医学
    • 11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4 篇 中医学
    • 1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特种医学
  • 164 篇 理学
    • 94 篇 生物学
    • 67 篇 化学
    • 5 篇 生态学
    • 2 篇 物理学
  • 158 篇 工学
    • 9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0 篇 生物工程
    • 2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6 篇 教育学
    • 64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7 篇 农学
    • 40 篇 作物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33 篇 管理学
    • 30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主题

  • 90 篇 化学成分
  • 85 篇 合成
  • 55 篇 综述
  • 54 篇 中药
  • 54 篇 含量测定
  • 41 篇 白念珠菌
  • 39 篇 药代动力学
  • 37 篇 驻极体
  • 33 篇 化学合成
  • 32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0 篇 抗真菌活性
  • 29 篇 大鼠
  • 23 篇 药理学
  • 23 篇 色谱法,高效液相
  • 22 篇 研究进展
  • 20 篇 抗肿瘤
  • 20 篇 肿瘤
  • 19 篇 抗真菌药
  • 19 篇 抗肿瘤活性
  • 19 篇 小鼠

机构

  • 1,887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11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97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79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61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52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44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34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3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5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24 篇 复旦大学
  • 2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20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19 篇 同济大学
  • 1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13 篇 广东药学院
  • 13 篇 长海医院
  • 13 篇 沈阳军区总医院
  • 12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12 篇 解放军第411医院

作者

  • 121 篇 秦路平
  • 111 篇 范国荣
  • 109 篇 柴逸峰
  • 101 篇 高申
  • 101 篇 姜远英
  • 86 篇 陈盛新
  • 86 篇 钟延强
  • 83 篇 吴秋业
  • 81 篇 张卫东
  • 73 篇 芮耀诚
  • 69 篇 吴玉田
  • 65 篇 陈海生
  • 65 篇 周有骏
  • 62 篇 曹永兵
  • 61 篇 张巧艳
  • 60 篇 朱驹
  • 59 篇 李铁军
  • 53 篇 崔黎丽
  • 50 篇 郭葆玉
  • 50 篇 张俊平

语言

  • 2,05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教研室,上海 200433"
2051 条 记 录,以下是1471-1480 订阅
排序:
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药物 2004年 第6期23卷 58-61页
作者: 蒋庆锋 周有骏 王金政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海洋抗肿瘤化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当前抗肿瘤药物的研 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来源: 评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齐留通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收藏 引用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4年 第3期4卷 247-249页
作者: 王青 孙虹 朱梅 陈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药剂科 上海200052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建立测定齐留通中有机溶剂环己烷、乙醇、乙酸乙酯、氯甲烷和甲苯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10%FFAP(聚乙醇硝基苯)+1%H3PO3(183cm×2mm)填充柱、程序升温和外标的方法。结果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回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局部麻醉用缓释盐酸布比卡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 第8期25卷 865-868页
作者: 钟延强 周永刚 张国庆 傅强 王彬 龚纯贵 鲁莹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解放军第81医院 南京210002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药学部 上海200438 长征医院麻醉科 上海200003
目的:制备盐酸布比卡因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并对其皮下给药和蛛网膜下腔给药后体内药动学、药效学进行评价。方法:微球制备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用反相HPLC法测定其体内血药浓度,分别以针刺疼痛反应和后肢反应综合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吸收及其剂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进展 2004年 第10期28卷 437-441页
作者: 张洁 张纯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 上海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根据国外有关文献 ,分析了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 ,包括胃肠道黏膜的低渗透性、胃酸和各种消化酶的降解作用及首过效应等 ,并介绍从结构修饰、处方和剂型设计三方面提高多肽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来源: 评论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强有机化学教学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4年 第5期4卷 307-308页
作者: 孙青龑 俞世冲 吴秋业 徐建明 朱梅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中国上海200433
有机化学是医、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多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对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存在有很大的理解困难,在当前不断压缩课时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帮助学生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 第9期25卷 1031-1032页
作者: 高守红 范国荣 吴志明 郑梁元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 上海市药物代谢产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上海兴康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200032
目的 :研究单剂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6条成年健康家犬 (体质量 10 .5~ 11.5 kg,雌雄各半 )单剂量 (6 5 0 m g/只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氧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聚氧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丁雪鹰 高申 张仰眉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本文介绍了聚氧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PEO 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有一系列分子量的产品可供不同需要,因此,作为药物制剂,特别是控释药物制剂的辅料,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丹酚酸B对巨噬源性泡沫细胞中ICAM-1与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丹酚酸B对巨噬源性泡沫细胞中ICAM-1与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杨鹏远 芮耀诚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巨噬源性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区的特征性病理细胞.根据***的损伤反应学说,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于泡沫细胞形成及其介导的斑块区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丹酚酸B(SalB)是从丹参水溶性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耳叶牛皮消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 2004年 第5期22卷 260-263页
作者: 单磊 张卫东 李廷钊 李慧梁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查阅近20年有关文献,对耳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耳叶牛皮消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及磷脂、多糖、C21甾体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证明其具有提高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臭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陈巧云 魏水易 陆晓和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药品科 南京210002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教研室 上海200433
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病学显示,随着血胆固醇水平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事件.一系列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了降低胆固醇治疗是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