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74 篇 期刊文献
  • 9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95 篇 医学
    • 940 篇 临床医学
    • 20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6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60 篇 中西医结合
    • 14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6 篇 中医学
    • 11 篇 口腔医学
    • 11 篇 特种医学
  • 120 篇 管理学
    • 119 篇 公共管理
  • 97 篇 理学
    • 91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3 篇 生态学
  • 95 篇 工学
    • 3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6 篇 生物工程
    • 2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5 篇 教育学
    • 59 篇 教育学
    • 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7 篇 农学
    • 34 篇 作物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60 篇 大鼠
  • 44 篇 基因治疗
  • 35 篇 肝肿瘤
  • 34 篇 基因表达
  • 28 篇 脊髓损伤
  • 22 篇 小鼠
  • 21 篇 动物模型
  • 20 篇 胰腺肿瘤
  • 20 篇 医学教育
  • 20 篇 细胞凋亡
  • 19 篇 治疗
  • 18 篇 再灌注损伤
  • 18 篇 高血压
  • 17 篇 肾肿瘤
  • 17 篇 受体
  • 17 篇 线粒体
  • 16 篇 肿瘤
  • 16 篇 教学改革
  • 15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5 篇 心肌缺血

机构

  • 1,159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1,050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229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
  • 11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69 篇 长海医院
  • 44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33 篇 复旦大学
  • 28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24 篇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
  • 23 篇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
  • 21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2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1 篇 长征医院
  • 1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9 篇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
  • 18 篇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
  • 17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15 篇 上海长海医院
  • 1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作者

  • 65 篇 曹广文
  • 46 篇 李兆申
  • 40 篇 戚中田
  • 39 篇 王成海
  • 38 篇 孙树汉
  • 37 篇 侯建国
  • 36 篇 凌昌全
  • 34 篇 胡晋红
  • 33 篇 李明
  • 32 篇 许苹
  • 31 篇 缪明永
  • 31 篇 曹雪涛
  • 31 篇 侯铁胜
  • 30 篇 cao guang-wen
  • 29 篇 贺佳
  • 29 篇 秦永文
  • 28 篇 常文军
  • 28 篇 韩一平
  • 27 篇 倪灿荣
  • 27 篇 路长林

语言

  • 1,667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
16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强啡肽A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 第5期17卷 471-473页
作者: 李明 孙学军 叶晓健 洪新如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目的:探讨强啡肽A在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len打击法复制大鼠SCI模型,应用强啡肽A放免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强啡肽A含量和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胫骨骨髓腔的X线解剖及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1年 第1期19卷 46-47,49页
作者: 王建华 吴岳嵩 陈尔瑜 王新伟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 :研究胫骨骨髓腔解剖特征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2 5根成人胫骨标本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 ,并定义一系列测量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胫骨骨髓腔平均全长为 (2 9.4± 1.9)cm ;髓腔狭段长度为 (6 .5± 1.2 )cm ,上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功能和结构改变及神经节苷脂治疗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 第1期15卷 27-30页
作者: 胡小吾 缪明永 赵麟 丁自强 王文仲 周晓平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
目的从牛脑组织中提取神经节苷脂GM1,研究其对脑外伤后脑细胞呼吸功能和结构保护作用。方法把SD大鼠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治疗的损伤对照组及GM1治疗的损伤治疗组。结果发现对照组伤后8小时和16小时Ⅲ态呼吸耗氧速率(R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驻极体对肌肉移植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 第3期15卷 217-220页
作者: 江华 郭恩覃 苗小飞 张明利 江键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护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
以14只成年家狗股直肌为实验模型,做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移植,观察驻极体对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驻极体治疗组的电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肌力提高近10%;治疗组肌纤维数量较多,肌纤维间神经纤维也较多,毛细血管丰富。
来源: 评论
微针阵列技术对纳米粒经皮给药的促透作用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2期31卷 1341-1345页
作者: 张玮 高静 朱全刚 张敏 王晓宇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考察微针阵列对纳米粒经皮给药的促渗作用,以及纳米粒在接收液和皮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双荧光探针指示纳米粒的经皮过程,采用Franz扩散池法,将裸鼠皮肤置于扩散池间,微针组供给加入纳米粒混悬液,皮肤采用微针阵列作用;对照组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病毒制剂的分子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病毒学报 1992年 第4期8卷 386-392页
作者: 官培龙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随着医学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致病性病毒的认识也日渐加深,伴之对病毒的分子作用靶点的知识亦更加丰富,这不仅为设计新的抗病毒制剂和病毒病治疗指明丁方向,也为阐明己有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病毒产生耐药性机制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胰腺癌新基因S100P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 第10期29卷 1230-1233页
作者: 李刚 金钢 周旭宇 胡先贵 王军 李铁军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构建胰腺癌新基因S100P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获得S100P的全外显子片段,使之克隆到带GFP荧光报告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中,慢病毒包装质粒和穿梭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口崩片体外崩解时限测定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 第7期30卷 846-849页
作者: 佟晔 丁雪鹰 高静 蔡臻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剂科 上海200433
目的:对中药口崩片体外崩解时间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筛选重现性、分辨率、体内外相关性好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和常用方法测定实验样品(空白和中药口崩片)的体外崩解时间,与口腔内崩解时间比较,评价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分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一肝门区小肝癌的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04年 第5期42卷 265-268页
作者: 张智坚 吴孟超 陈汉 刘崎 贺佳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超声介入科 上海200438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放射科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目的 探讨对于位于第一肝门区的小肝癌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 (PRFA)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10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区、≤ 5cm、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 2 1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早产无创性检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 第6期40卷 589-594页
作者: 王恺铖 李励 刘媛媛 高路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 上海200433
早产是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早产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阐明人类分娩发动的机制并对早产进行有效防治是保障母婴健康、提升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受到伦理学和检测手段的限制,早产的预测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