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10 篇 期刊文献
  • 37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7 篇 工学
    • 29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8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4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41 篇 软件工程
    • 223 篇 机械工程
    • 16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23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0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0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9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7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2 篇 光学工程
    • 53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4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 篇 电气工程
    • 29 篇 公安技术
    • 27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00 篇 理学
    • 56 篇 物理学
    • 55 篇 系统科学
    • 53 篇 数学
    • 21 篇 化学
  • 113 篇 管理学
    • 9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2 篇 军事学
    • 34 篇 军队指挥学
    • 17 篇 军制学
    • 15 篇 战术学
  • 31 篇 教育学
    • 29 篇 教育学
  • 28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23 篇 法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 篇 艺术学
    • 1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2 篇 文学
  • 9 篇 医学
  • 8 篇 农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76 篇 故障诊断
  • 26 篇 虚拟仪器
  • 25 篇 遗传算法
  • 23 篇 复合材料
  • 23 篇 仿真
  • 21 篇 神经网络
  • 20 篇 弹道导弹
  • 19 篇 导弹
  • 18 篇 单片机
  • 17 篇 支持向量机
  • 16 篇 超声波
  • 16 篇 专家系统
  • 15 篇 可靠性
  • 15 篇 数据采集
  • 14 篇 图像处理
  • 12 篇 巡航导弹
  • 12 篇 数值模拟
  • 12 篇 组合导航
  • 11 篇 labview
  • 11 篇 故障检测

机构

  • 1,322 篇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 84 篇 西安第二炮兵工程...
  • 46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9 篇 西安市第二炮兵工...
  • 28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14 篇 空军工程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 11 篇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10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9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8 篇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
  • 7 篇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
  • 6 篇 西安医学院
  • 6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 篇 第二炮兵驻孝感地...
  • 6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西北大学
  • 5 篇 二炮装备部驻北京...
  • 5 篇 解放军第二炮兵工...

作者

  • 89 篇 胡昌华
  • 69 篇 王仕成
  • 53 篇 李艾华
  • 51 篇 缪栋
  • 40 篇 王明海
  • 35 篇 杨小冈
  • 34 篇 王红霞
  • 32 篇 hu chang-hua
  • 32 篇 强洪夫
  • 32 篇 wang shi-cheng
  • 31 篇 刘志国
  • 28 篇 刘光斌
  • 28 篇 王汉功
  • 28 篇 郭晓松
  • 26 篇 周战荣
  • 26 篇 miao dong
  • 25 篇 何俊发
  • 24 篇 许化龙
  • 24 篇 吴婉娥
  • 24 篇 刘云峰

语言

  • 1,480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1教研室"
14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ARMOS纤维的紫外老化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 2009年 第2期26卷 107-112页
作者: 石增强 潘亮 阳建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4教研室 西安710025
通过氙灯辐照试验对ARMOS纤维进行了紫外老化试验,采用单丝拉伸、FTIR、SEM和XRD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对ARMOS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的紫外光辐照引起ARMOS纤维的拉伸强度在辐照6 h后上升了13.7%,36 h后又下降了2.1%。利用FTIR、SEM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液位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2期45卷 39-44页
作者: 赵鹏 姚敏立 沈晓卫 胡友涛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602教研室 西安710025
针对传统终端滑模控制中控制输入奇异和收敛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控制方法.该方法由NFTSM滑模面和控制律组成.在此框架下,首先通过在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中引入指数函数和符号函数来设计NFTSM滑模面,其中指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高动态GPS软件接收机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 2009年 第3期30卷 1079-1085页
作者: 王仕成 杨东方 刘志国 罗大成 张金生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301教研室 西安710025
为了提高GPS接收机的捕获速度和跟踪精度,改善其动态适应性能,提出了一种GPS软件接收机方案。首先采用延迟、累积捕获结构搜索C/A码起始点,引入延迟累加器辅助频谱分析实现各卫星多普勒频移成分的分离、估计,将传统的维捕获过程简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BDP多火焰模型的简化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固体火箭技术 2010年 第2期33卷 185-190页
作者: 杨月诚 周志清 周伟 马昌兵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1室 西安710025
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细观异质结构的含能材料,其细观结构形态非常复杂,研究其燃烧火焰结构,首先需针对复合推进剂特点,建立简化的细观几何模型与合适的燃烧模型。文中引入异质"推进剂胞元"的思想,对复合推进剂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扰动引力的神经网络逼近算法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 2008年 第1期29卷 385-390页
作者: 王继平 王明海 张志辉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603教研室 西安710025
弹道导弹扰动引力的计算量非常大,在目前的弹载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采用快速的扰动引力逼近算法。提出了扰动引力的BP-神经网络逼近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逼近效果以及弹上计算实现的可能性。通过算例证明扰动引力的神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Q3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潜在通路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 2007年 第8期22卷 893-898页
作者: 刘丙杰 胡昌华 叶雪梅 蔡光斌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302教研室 西安710025
为了克服基于定性仿真的潜在通路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Q3算法(ImQ3),并将其用于潜在通路分析(SCA).ImQ3对Q3算法作了3方面的改进:定性状态描述的改进,单调约束关系的改进以及步长精炼技术的改进.分别用定性仿真,Q3算法以及ImQ3算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稳快速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8期45卷 43-48页
作者: 赵鹏 姚敏立 陆长捷 胡友涛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602教研室 西安710025
针对典型跟踪微分器函数形式复杂、稳定性差和输出振颤明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稳定性快速收敛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MTD).首先通过引入非线性奇指数函数环节和线性函数环节构造MTD的跟踪函数,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系统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杂系统可靠控制中的潜在问题互连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自动化学报 2008年 第2期34卷 188-194页
作者: 胡昌华 刘丙杰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302教研室 西安710025
潜在问题是影响大型复杂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神经网络是一种新的潜在问题分析方法,但是其分析结果难以解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Neur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circuit architecture,CArNN),将CArN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HLA的某导弹发射训练仿真系统开发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 2006年 第12期18卷 3393-3395,3402页
作者: 陈家照 何全明 关正西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1教研室 陕西西安710025
根据某型导弹发射训练实际,依据HLA联邦模型的开发步骤设计并实现了其仿真系统,包括开发其概念模型,建立FOM/SOM模型,生成FED文件。采用M?KRTI和M?KVR-Link、Vega实现了各联邦成员的功能,并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流程图。
来源: 评论
非平稳信号的的递递推最小乘盲分离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1年 第5期28卷 735-740页
作者: 徐洪涛 王跃钢 陈霞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304教研室 陕西西安710025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403教研室 陕西西安710025
针对非平稳信号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乘(RLS)算法的非平稳信号盲分离新方法.首先引入遗忘因子对常规代价函数进行指数加权修正,得到一种新的具有递归结构的代价函数;然后利用RLS算法最小化代价函数,推导最优分离矩阵的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