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6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1 篇 理学
    • 143 篇 地质学
    • 65 篇 地球物理学
    • 12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理学
  • 187 篇 工学
    • 15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0 篇 土木工程
    • 10 篇 水利工程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6 篇 矿业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7 篇 青藏高原
  • 13 篇 地质灾害
  • 11 篇 地球化学
  • 9 篇 数值模拟
  • 9 篇 古滑坡
  • 8 篇 假玄武玻璃
  • 7 篇 泥石流
  • 7 篇 青藏高原东北缘
  • 7 篇 柴达木盆地
  • 7 篇 工程地质
  • 7 篇 华北克拉通
  • 7 篇 滑坡
  • 6 篇 危险性评价
  • 6 篇 锆石u-pb年龄
  • 6 篇 地应力
  • 6 篇 晚第四纪
  • 6 篇 地质调查工程
  • 6 篇 成矿规律
  • 5 篇 古地震
  • 5 篇 沉积环境

机构

  • 221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47 篇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
  • 80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67 篇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
  • 4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
  • 25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8 篇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
  • 17 篇 自然资源部滨海城...
  • 16 篇 长安大学
  • 16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6 篇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
  • 16 篇 北京大学
  • 13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 1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3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2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
  • 1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1 篇 自然资源部北京地...

作者

  • 35 篇 郭长宝
  • 33 篇 吴中海
  • 32 篇 李海兵
  • 26 篇 吴瑞安
  • 18 篇 李滨
  • 17 篇 杨志华
  • 17 篇 高杨
  • 15 篇 丰成君
  • 15 篇 钟宁
  • 14 篇 戚帮申
  • 14 篇 韩帅
  • 14 篇 张拴宏
  • 14 篇 孙知明
  • 13 篇 王焕
  • 12 篇 万佳威
  • 12 篇 潘家伟
  • 11 篇 胡道功
  • 11 篇 谭成轩
  • 11 篇 张蕾
  • 11 篇 董晓朋

语言

  • 3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的甘肃江顶崖古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 第1期30卷 164-176页
作者: 郭长宝 张永双 刘定涛 滑帅 任三绍 李雪 金继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050061 华北科技学院 廊坊065201
位于白龙江断裂带的甘肃舟曲江顶崖古滑坡规模巨大,受断裂活动、降雨入渗与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多次发生复活-堵塞白龙江灾害事件,造成极大危害。为研究江顶崖古滑坡的复活机理,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南嘉黎断裂古乡—通麦段多期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收藏 引用
现代地质 2021年 第1期35卷 220-233页
作者: 赵远方 公王斌 江万 陈龙耀 仇度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嘉黎断裂是青藏高原南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系的重要组成分,被认为代表了北拉萨地块和中拉萨地块之间的构造界线。关于嘉黎断裂的构造性质和演化过程等仍存在争议,其不同期次构造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详细的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肃岷县浑水沟泥包砾成因机制及其灾害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2年 第6期28卷 1046-1058页
作者: 渠敬凯 杨为民 申俊峰 万飞鹏 邱占林 马思琦 徐传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 北京100081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364012
2020年8月,甘东南地区持续降雨且伴随多个强降雨过程,岷县梅川镇浑水沟暴发泥石流,左岸方家山滑坡失稳下滑,严重威胁沟口成兰铁路安全。基于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内测试结果,分析泥包砾的形态结构、矿物组成以及堆积特征,研究泥包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昆仑东段瓦勒尕矿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矿物岩石 2024年 第2期44卷 47-61页
作者: 张方然 丁枫 黄勇 范宇航 李文韬 孙培均 郭香敏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成都610036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巨型构造岩浆岩带,其上极少发生新生代岩浆活动。本次研究对东昆仑东段瓦勒尕矿区新生代基性岩脉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基性岩脉呈近EW向展布,与区域断裂延伸方向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南段小乌兰沟正长花岗岩成因: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2年 第8期47卷 2889-2901页
作者: 章培春 彭勃 赵金忠 王鑫 贺吉 张爱 双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发育有大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深入讨论岩石成因对该地区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报道了小乌兰沟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小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 6.9地震地表破裂考察的初步结果及对冷龙岭断裂活动行为和区域强震危险性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2年 第2期28卷 155-168页
作者: 韩帅 吴中海 高扬 卢海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 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 6.9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断块内,仪器震中位于海原活动断裂系西段的冷龙岭断裂带上,是该断裂系自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后再次发生M>6.5的强震。考察结果的初步总结表明,此次门源地震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收藏 引用
海洋地质前沿 2023年 第8期39卷 8-19页
作者: 王青 王佳 董杰 邹亮 王汝杰 解永健 徐美君 解小东 周晓雪 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100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青岛266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266237
通过对胶州湾15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特征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和元素组合特征,充分挖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类型丰富,主要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固阳地区侵入渣尔泰群中新元古代早期辉长岩岩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1年 第3期95卷 667-685页
作者: 张琪琪 张拴宏 赵越 胡国辉 高海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330013
华北克拉通由于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活动地质记录较少,制约了对其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内蒙古中固阳地区侵位于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中3个变辉长岩岩床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显示其侵位年龄为-925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北全新世最大海侵古岸线的发现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论评 2022年 第6期68卷 2269-2276页
作者: 张磊 王超群 麦发海 贾丽云 孙东霞 张耀玲 杨肖肖 韩建恩 韩帅 吕同艳 杜建军 赵希涛 胡道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 北京100081 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 海口57020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全新世大暖期的最大海侵对沿海地区具有深刻影响,但是海南岛北全新世的最大海侵范围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高精度DEM数据解译以及野外钻探验证,发现海南岛北全新世精确的最大海侵古岸线空间展布位置,其总面积约260 km^(2),其中约115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巴塘断裂带地质灾害效应与典型滑坡发育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 2022年 第2期49卷 355-368页
作者: 杨志华 吴瑞安 郭长宝 张永双 兰恒星 任三绍 闫怡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6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研究目的】川西巴塘断裂带地质背景复杂,研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有利于揭示活动断裂带的地质灾害效应。【研究方法】本文在巴塘断裂带地质灾害成灾背景分析和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典型滑坡发育特征,探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