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3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0 篇 理学
    • 136 篇 地质学
    • 60 篇 地球物理学
    • 10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理学
  • 174 篇 工学
    • 14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矿业工程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5 篇 青藏高原
  • 11 篇 地质灾害
  • 10 篇 地球化学
  • 9 篇 古滑坡
  • 8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假玄武玻璃
  • 7 篇 泥石流
  • 7 篇 青藏高原东北缘
  • 7 篇 柴达木盆地
  • 7 篇 工程地质
  • 6 篇 危险性评价
  • 6 篇 锆石u-pb年龄
  • 6 篇 地应力
  • 6 篇 地质调查工程
  • 6 篇 华北克拉通
  • 6 篇 滑坡
  • 6 篇 成矿规律
  • 5 篇 古地震
  • 5 篇 沉积环境
  • 5 篇 构造演化

机构

  • 21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39 篇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
  • 75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65 篇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
  • 40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
  • 2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6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6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
  • 14 篇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
  • 14 篇 自然资源部滨海城...
  • 13 篇 长安大学
  • 1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2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 12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1 篇 自然资源部北京地...
  • 10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
  • 10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作者

  • 33 篇 郭长宝
  • 31 篇 李海兵
  • 29 篇 吴中海
  • 28 篇 guo changbao
  • 25 篇 吴瑞安
  • 24 篇 wu zhonghai
  • 22 篇 gao yang
  • 22 篇 li haibing
  • 19 篇 wu ruian
  • 17 篇 li bin
  • 16 篇 杨志华
  • 16 篇 李滨
  • 15 篇 丰成君
  • 15 篇 高杨
  • 15 篇 yang zhihua
  • 14 篇 戚帮申
  • 14 篇 张拴宏
  • 14 篇 钟宁
  • 13 篇 zhang lei
  • 13 篇 zhong ning

语言

  • 3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地层序列及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3年 第4期29卷 497-511页
作者: 南德斌 李振宏 董晓朋 寇琳琳 韦利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古汾河改道是运城盆地新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地表巨变过程,对于古汾河改道时限目前仍存在着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种观点,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以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为调查对象,在光释光测年的基础上,厘定了沉积序列转换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21年 第12期40卷 1981-1991页
作者: 郭长宝 倪嘉伟 杨志华 吴瑞安 孙炜锋 张怡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特别是古滑坡极发育。通过遥感解译、InSAR形变分析、野外调查等手段,在泸定县城上游约25 km(至姑咱镇)到下游约43 km(至得妥镇)段发现229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古滑坡规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24年 第1期43卷 33-45页
作者: 刘博华 吴芳 张绪教 崔加伟 董晓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红寺堡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最前缘与鄂尔多斯高原西的交界位置,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缺乏完整的露头剖面,一直制约着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本文基于红寺堡盆地窑山凹陷ST1钻井序列,采用光释光测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3年 第5期29卷 662-673页
作者: 韦利杰 李振宏 李明涛 董晓朋 崔加伟 寇琳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亚洲内陆荒漠化和干旱化与中国西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西地区的气候自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变化,研究其晚更新世古气候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宁夏南清水河盆地晚更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昆仑志留纪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陆-陆碰撞时限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4年 第2期98卷 433-446页
作者: 张耀玲 戚帮申 胡道功 倪晋宇 王超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100089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经历了完整的洋壳形成、俯冲消减、陆-陆碰撞造山和造山后垮塌演变过程,目前对陆-陆初始碰撞时间及碰撞时限还存在较大争议。周缘前陆盆地启动引发的沉积环境突变或不整合形成时间是用来约束大陆初始碰撞时间最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水市北山滑坡群发育特征及坡体结构分区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3年 第2期29卷 236-252页
作者: 王浩杰 孙萍 张帅 王涛 任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自然资源部陕西宝鸡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陕西宝鸡72100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天水市北山地处秦岭北缘山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受强烈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影响,诱发了呈带状分布的大型滑坡群,严重制约现阶段天水市区规划建设和灾害风险防控。此次研究在系统总结已有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断层泥低磁化率的矿物、化学响应和蠕滑作用环境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782-1796页
作者: 何祥丽 李海兵 张蕾 王焕 葛成隆 曹勇 白明坤 李成龙 叶小舟 韩帅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断层带内的流体不仅可以通过水岩反应改变断裂岩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从而导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而且可以影响或控制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断裂带中岩石磁学特征是由特定化学环境下磁性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所决定的,因此,从矿物学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应力场及动力学特征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 第9期65卷 3229-3251页
作者: 孟文 郭祥云 李永华 韩立波 张重远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物质挤出的重要通道,也是深入认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横向扩展机制的重要区域.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波形资料,利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基于P波初动极性和S/P振幅比的HAS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南山区柱状危岩体基座压裂溃屈断裂力学解析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 第S02期41卷 3132-3140页
作者: 赵志男 李滨 贺凯 殷跃平 高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通过断裂力学解析,提出西南山区柱状危岩体压裂溃屈型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柱状危岩体的发育特征,合理概化出上完整岩体与底多裂纹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地质力学模型。引入岩体断裂力学,分析底多裂纹结构体的裂隙起裂及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断裂熔融作用中单质铁的形成及其指示的孕震环境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19年 第6期35卷 1875-1891页
作者: 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曹勇 王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青岛26659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目前缺乏来自于地震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原始特征研究,制约着我们对地震孕震环境和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汶川科钻2号钻孔岩心的碎裂岩及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气环境下的高温加热实验(最高温度达1750℃)、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