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7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1 篇 理学
    • 143 篇 地质学
    • 65 篇 地球物理学
    • 12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理学
  • 188 篇 工学
    • 15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1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矿业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7 篇 青藏高原
  • 13 篇 地质灾害
  • 11 篇 地球化学
  • 9 篇 数值模拟
  • 9 篇 古滑坡
  • 8 篇 假玄武玻璃
  • 7 篇 泥石流
  • 7 篇 青藏高原东北缘
  • 7 篇 柴达木盆地
  • 7 篇 工程地质
  • 7 篇 华北克拉通
  • 7 篇 滑坡
  • 6 篇 危险性评价
  • 6 篇 锆石u-pb年龄
  • 6 篇 地应力
  • 6 篇 晚第四纪
  • 6 篇 地质调查工程
  • 6 篇 成矿规律
  • 5 篇 古地震
  • 5 篇 沉积环境

机构

  • 22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48 篇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
  • 81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67 篇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
  • 4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
  • 25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8 篇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
  • 17 篇 自然资源部滨海城...
  • 16 篇 长安大学
  • 16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6 篇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
  • 16 篇 北京大学
  • 13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 1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3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2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
  • 1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1 篇 自然资源部北京地...

作者

  • 36 篇 郭长宝
  • 33 篇 吴中海
  • 32 篇 李海兵
  • 27 篇 吴瑞安
  • 18 篇 杨志华
  • 18 篇 李滨
  • 17 篇 高杨
  • 16 篇 钟宁
  • 15 篇 丰成君
  • 14 篇 戚帮申
  • 14 篇 韩帅
  • 14 篇 张拴宏
  • 14 篇 孙知明
  • 13 篇 王焕
  • 12 篇 万佳威
  • 12 篇 潘家伟
  • 11 篇 胡道功
  • 11 篇 谭成轩
  • 11 篇 张蕾
  • 11 篇 董晓朋

语言

  • 3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321-330 订阅
排序:
我国华南地区下-中三叠统界线黏土岩(绿豆岩)的物源及其构造环境特征
我国华南地区下-中三叠统界线黏土岩(绿豆岩)的物源及其构造环...
收藏 引用
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作者: 陈海锋 邹灏 李敏 蒋修未 李蝶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构造成矿成藏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之间,我国西南缘存在着多期火山活动,有多套中酸性的火山凝灰岩或火山成因的黏土岩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层之间(黄虎等,2012)。其中有一套特殊的下-中三叠统界线黏土岩,俗称绿豆岩,在我国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京张地区延矾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带桑园镇隐伏段综合地球物理及钻孔地层剖面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 2019年 第3期46卷 468-481页
作者: 戚帮申 丰成君 谭成轩 张鹏 孟静 张春山 杨为民 杨肖肖 雷晓东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北京10012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京张高铁预选路线跨越延矾盆地北缘活动断裂隐伏段,隐伏活动断裂的产状、活动性对高铁设计、建设和运营具有直接影响。针对盆地隐伏活动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地震、高密度电阻率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可尔因矿田李家沟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 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与勘探 2020年 第2期56卷 346-358页
作者: 许家斌 费光春 覃立业 杨继忆 郑硌 唐文春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六地质队 四川温江611130 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四川能投锂业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23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 四川德阳618000
四川李家沟伟晶岩型锂铌钽铍锡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可尔因矿田东南,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成矿时代尚不清楚。本文在伟晶岩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家沟锂辉石伟晶岩中的锡石矿物开展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以及L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巨型古滑坡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收藏 引用
地球学报 2019年 第4期40卷 629-636页
作者: 冯振 吴中海 曹佳文 胡萌萌 哈广浩 康怀信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断层泥低磁化率的矿物、化学响应和蠕滑作用环境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782-1796页
作者: 何祥丽 李海兵 张蕾 王焕 葛成隆 曹勇 白明坤 李成龙 叶小舟 韩帅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断层带内的流体不仅可以通过水岩反应改变断裂岩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从而导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而且可以影响或控制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断裂带中岩石磁学特征是由特定化学环境下磁性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所决定的,因此,从矿物学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及邻区晚中生代伸展拆离构造——综述与新认识
收藏 引用
地球学报 2019年 第4期40卷 511-544页
作者: 杨谦 施炜 侯贵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100871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几何学、运动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调查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 第4期6卷 79-87页
作者: 李宗星 彭博 马寅生 胡俊杰 魏小洁 马立成 方欣欣 杨元元 刘奎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北京100037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海相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评价其资源潜力,为该区寻找油气战略接替区提供科学依据。以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为主要目标,通过调查和研究,首次获得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流,在柴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雪峰山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19年 第5期25卷 853-865页
作者: 陈群策 孙东生 崔建军 秦向辉 张重远 孟文 李阿伟 杨跃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利用最新研制的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设备在雪峰山2000m科钻先导孔内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在孔深170~2021m范围内获得了16个测段的有效地应力测量数据,是国内首次利用水压致裂法获得的孔深超过2000m深度的原地应力测量成果。测量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汶川地震断裂带滑移行为、物理性质及其大地震活动性--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证据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680-1697页
作者: 李海兵 许志琴 王焕 张蕾 何祥丽 司家亮 孙知明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6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断裂带物质组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是理解断裂变形机制和地震破裂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断裂带地震(黏滑)和非地震(蠕滑)滑移行为不仅对了解地震活动性和山脉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穿过龙门山映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断裂带大地震孕震环境的岩石磁学证据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715-1727页
作者: 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周祐民 曹勇 王焕 叶小舟 何祥丽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广东深圳518055
地震断裂带的孕震环境对于研究地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WFSD-2)钻孔岩心中的假玄武玻璃、碎裂岩及其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磁学测试,并结合显微结构观察探讨龙门山断裂带大地震的孕震环境.WFSD-2岩心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