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3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0 篇 理学
    • 136 篇 地质学
    • 60 篇 地球物理学
    • 10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理学
  • 174 篇 工学
    • 14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矿业工程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5 篇 青藏高原
  • 11 篇 地质灾害
  • 10 篇 地球化学
  • 9 篇 古滑坡
  • 8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假玄武玻璃
  • 7 篇 泥石流
  • 7 篇 青藏高原东北缘
  • 7 篇 柴达木盆地
  • 7 篇 工程地质
  • 6 篇 危险性评价
  • 6 篇 锆石u-pb年龄
  • 6 篇 地应力
  • 6 篇 地质调查工程
  • 6 篇 华北克拉通
  • 6 篇 滑坡
  • 6 篇 成矿规律
  • 5 篇 古地震
  • 5 篇 沉积环境
  • 5 篇 构造演化

机构

  • 21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39 篇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
  • 75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65 篇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
  • 40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
  • 2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6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6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
  • 14 篇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
  • 14 篇 自然资源部滨海城...
  • 13 篇 长安大学
  • 1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2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 12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11 篇 自然资源部北京地...
  • 10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
  • 10 篇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

作者

  • 33 篇 郭长宝
  • 31 篇 李海兵
  • 29 篇 吴中海
  • 28 篇 guo changbao
  • 25 篇 吴瑞安
  • 24 篇 wu zhonghai
  • 22 篇 gao yang
  • 22 篇 li haibing
  • 19 篇 wu ruian
  • 17 篇 li bin
  • 16 篇 杨志华
  • 16 篇 李滨
  • 15 篇 丰成君
  • 15 篇 高杨
  • 15 篇 yang zhihua
  • 14 篇 戚帮申
  • 14 篇 张拴宏
  • 14 篇 钟宁
  • 13 篇 zhang lei
  • 13 篇 zhong ning

语言

  • 3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辽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侵位时代: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0年 第11期45卷 3962-3981页
作者: 胡国辉 张琪琪 李建锋 张拴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辽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伴随着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五龙金矿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侏罗纪片麻状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因此,该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对金成矿作用具有显著的制约.选择辽东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南泽当地区大反向逆冲断层变形研究——以磁组构与EBSD组构分析为例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21年 第10期37卷 3167-3184页
作者: 曹新文 孙知明 黄宝春 曹勇 裴军令 叶小舟 刘思琪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教育部造山带与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辽东五龙与青城子矿集区成矿和保存条件对比及其深找矿意义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2年 第1期96卷 232-248页
作者: 张拴宏 张琪琪 胡国辉 李建锋 肖昌浩 刘向冲 王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位于辽东地区的青城子与五龙矿集区尽管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相似,但其成矿时代、赋矿围岩及控矿构造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对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时代及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汶川地震断裂带滑移行为、物理性质及其大地震活动性--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证据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680-1697页
作者: 李海兵 许志琴 王焕 张蕾 何祥丽 司家亮 孙知明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6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断裂带物质组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是理解断裂变形机制和地震破裂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断裂带地震(黏滑)和非地震(蠕滑)滑移行为不仅对了解地震活动性和山脉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穿过龙门山映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断裂带大地震孕震环境的岩石磁学证据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5期61卷 1715-1727页
作者: 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周祐民 曹勇 王焕 叶小舟 何祥丽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广东深圳518055
地震断裂带的孕震环境对于研究地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WFSD-2)钻孔岩心中的假玄武玻璃、碎裂岩及其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磁学测试,并结合显微结构观察探讨龙门山断裂带大地震的孕震环境.WFSD-2岩心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东活动构造带大型滑坡成灾背景与灾变机制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4年 第12期49卷 4635-4658页
作者: 郭长宝 吴瑞安 钟宁 杨志华 袁浩 李彩虹 邱振东 曹世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 北京100081
活动构造带内大型特大型滑坡成灾机理复杂、危害严重,以往关于其发育特征、成灾背景与灾变机理等研究主要侧重于降雨、地层岩性、地震等因素分析,关于其内动力控灾背景和机理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难题.基于遥感解译、资料收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北克拉通南缘栾川群大红口组形成时代及其对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19年 第8期35卷 2503-2517页
作者: 胡国辉 张拴宏 张琪琪 王世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郑州450001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地区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变质结晶基底和中-新元古代沉积盖层,记录了重要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信息。近年来的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原认为是中-新元古代的汝阳群-洛峪群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1. 75~1. 60Ga),而沿着华北克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汶川地震假玄武玻璃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23年 第12期39卷 3833-3847页
作者: 王焕 李海兵 司家亮 裴军令 孙知明 张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连云港222300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94 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富流体的断层泥是浅地震断层带中的特征岩石。一般认为,地震过程中摩擦热会导致粒间孔隙流体热膨胀增压,形成同震断层弱化(热增压机制),从而抑制摩擦熔融的发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M_(W) 7.9)中断层浅发生了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熵权变异系数融合算法和FLO-2D的朱家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22年 第1期31卷 81-91页
作者: 吴季寰 张春山 杨为民 孟华君 郭涵 万飞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陕西宝鸡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岷县朱家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典型泥石流小流域,受地震与极端降雨影响泥石流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县城安全,亟需开展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本文采用熵权与变异系数融合算法评价流域内各支沟泥石流易发性,并选取高易发支沟及主沟进行泥石流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运城盐湖形成演化与盐离子来源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24年 第6期30卷 933-951页
作者: 寇琳琳 李振宏 夏彩香 韦利杰 董晓朋 王森 崔加伟 黄婷 南德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云南昆明650216
运城盐湖位于汾渭地堑系的核心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发较早的盐湖,但对其基础地质背景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认识。文章聚焦新生代地貌巨变过程与汾渭地堑系形成、黄河贯通三门峡峡谷东流入海与三门古湖消亡、汾河改道退出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