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4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 5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4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9 篇 医学
    • 167 篇 临床医学
    • 6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4 篇 中西医结合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24 篇 理学
    • 24 篇 生物学
  • 22 篇 工学
    • 1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56 篇 血小板
  • 45 篇 单克隆抗体
  • 22 篇 血栓形成
  • 16 篇 血管内皮细胞
  • 15 篇 血小板活化
  • 13 篇 血小板聚集
  • 12 篇 血浆
  • 12 篇 基因突变
  • 11 篇 血友病
  • 10 篇 内皮细胞
  • 9 篇 抗体
  • 9 篇 脑血栓
  • 8 篇 血栓
  • 8 篇 血栓性疾病
  • 8 篇 血栓栓塞
  • 8 篇 诊断
  • 8 篇 血友病甲
  • 7 篇 白血病
  • 7 篇 凝血酶
  • 7 篇 血小板膜糖蛋白

机构

  • 217 篇 苏州医学院
  • 48 篇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
  • 36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32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4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11 篇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
  • 8 篇 苏州大学
  • 8 篇 中南大学
  • 7 篇 江苏省血液学研究...
  • 6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5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5 篇 湖南医科大学
  • 5 篇 湖南中医学院
  • 5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5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篇 云南省人民医院
  • 4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4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作者

  • 216 篇 阮长耿
  • 58 篇 万海英
  • 56 篇 王兆钺
  • 53 篇 李佩霞
  • 34 篇 奚晓东
  • 33 篇 顾建明
  • 29 篇 何杨
  • 25 篇 吴国新
  • 25 篇 程大卫
  • 23 篇 吴庆宇
  • 23 篇 张威
  • 17 篇 赵益明
  • 15 篇 陈德春
  • 14 篇 金坚
  • 13 篇 贺石林
  • 13 篇 李震宇
  • 13 篇 白霞
  • 11 篇 王迎春
  • 11 篇 吴德沛
  • 11 篇 周泉生

语言

  • 343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医学院血栓止血研究室"
34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活化凝血Ⅻ因子受抑稀释凝血活酶曲线:一种能反映凝血全过程的临床筛选试验
活化凝血Ⅻ因子受抑稀释凝血活酶曲线:一种能反映凝血全过程的临...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柳林欣 贺石林 曾辉 付斌 陈方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目前通常认为凝血过程由凝血四阶段(启动阶段,放大阶段,扩布阶段和终止阶段)组成。根据传统凝血理论,我们在临床检验中使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来检测凝血功能,但这两种方法只能反映凝血终点(即凝血时间),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簇多态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1年 第3期28卷 336-340页
作者: 江波 王艾丽 鞠忠 沈益民 何雪峰 张永红 张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肿瘤血液科 215063 苏州大学医学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携带频率、KIR基因型及其遗传规律。方法采集90名内蒙古农牧区蒙古族个体的血样,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
6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江明华 王兆钺 苏健 曹丽娟 李建琴 孙雄华 白霞 张剑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研究背景: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为一种罕见的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湿疹及免疫缺陷疾病,由WASP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易于误诊误治。方法:6例来自无血缘关系家族的WAS患儿,年龄0.5-5岁,仅1例有家族史。检测淋巴细胞标记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对急性放射病比格狗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医药 2010年 第13期36卷 1562-1565页
作者: 赵建治 李明 邢爽 黄海潇 熊国林 罗庆良 谢玲 张日 吴伟林 缪竞诚 朱南康 张学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研究所 苏州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比格狗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用4.5Gy60Coγ射线照射比格狗建立重度骨髓型ARS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5犬,不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芪多糖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及成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年 第8期26卷 712-715页
作者: 刘立民 张彦明 陆沭华 孙雨梅 何广胜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淮安22300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苏州21300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黄芪多糖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外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过继转输对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免疫学 2010年 第2期30卷 132-137页
作者: 印永祥 韩晓枫 施勤 赵益明 何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无锡214002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京210029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 苏州215006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215006
为了观察体外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妊娠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雌性CBA/J×雄性BALB/c为正常妊娠模型,以雌性CBA/J×雄性DBA/2J为自然流产模型,磁珠分选雌性CBA/J...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例t(9;17;15)(q31;q21;q22)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一例t(9;17;15)(q31;q21;q22)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收藏 引用
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
作者: 佟红艳 梅琛 王焕萍 陈志妹 张俊 潘金兰 金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实验室
来源: 评论
胶原包裹挂线法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胶原包裹挂线法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收藏 引用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东生 陈方平 贺石林 黄细莲 付斌 肖长江 唐发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南大学中药筛选工程技术中心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以动脉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我国死亡率的首位。血栓形成机制、血栓的诊断和抗血栓药物筛选等研究正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血栓模型的建立已成为血栓形成机制研究的重要课题。体内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年 第1期33卷 93-95页
作者: 熊石龙 王前 郑磊 包杰 文志斌 贺石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 广州510515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理学系止血与血栓研究室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包括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0例健康成人。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echtner综合征肾脏病理特点及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8年 第5期24卷 328-331页
作者: 杨海燕 王兆钺 卢国元 赵小娟 张志刚 郭慕依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复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
目的研究Fechtner综合征先证者肾脏病改变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电镜等方法对Fechtner综合征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足细胞和远曲小管上皮,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IIA(N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