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59 篇 期刊文献
  • 28 篇 会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188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6 篇 文学
    • 76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8 篇 新闻传播学
    • 2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1 篇 历史学
    • 149 篇 中国史
    • 55 篇 考古学
    • 6 篇 世界史
  • 69 篇 哲学
    • 69 篇 哲学
  • 66 篇 教育学
    • 54 篇 教育学
    • 1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56 篇 法学
    • 43 篇 社会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47 篇 艺术学
    • 3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美术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0 篇 管理学
    • 1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8 篇 工学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54 篇 考释
  • 51 篇 古文字
  • 38 篇 中国
  • 37 篇 小说
  • 30 篇 本义
  • 27 篇 诗歌
  • 23 篇 清代
  • 19 篇 文学研究
  • 18 篇 会意
  • 18 篇 文学史
  • 18 篇 《潜夫论》
  • 17 篇 作家
  • 17 篇 文学评论
  • 15 篇 书评
  • 15 篇 散文
  • 15 篇 诗人
  • 14 篇 甲骨文
  • 13 篇 文学史研究
  • 13 篇 《周易》
  • 12 篇 《汉语大词典》

机构

  • 1,061 篇 苏州大学
  • 54 篇 复旦大学
  • 51 篇 苏州科技大学
  • 4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4 篇 苏州科技学院
  • 18 篇 南京大学
  • 13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12 篇 北京大学
  • 12 篇 中山大学
  • 11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11 篇 上海大学
  • 10 篇 苏州市职业大学
  • 10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江苏苏州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9 篇 苏州教育学院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巢湖学院
  • 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同济大学

作者

  • 129 篇 徐山
  • 45 篇 xu shan
  • 33 篇 朱志荣
  • 32 篇 王尧
  • 32 篇 王锺陵
  • 27 篇 刘锋杰
  • 22 篇 杨海明
  • 19 篇 罗时进
  • 19 篇 范伯群
  • 18 篇 王钟陵
  • 18 篇 赵杏根
  • 16 篇 程永新
  • 16 篇 严迪昌
  • 16 篇 汤哲声
  • 15 篇 王晓骊
  • 15 篇 钱仲联
  • 15 篇 季进
  • 14 篇 许伯卿
  • 14 篇 方汉文
  • 13 篇 严明

语言

  • 1,18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中文系"
118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笔谈
收藏 引用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5年 第2期 5-22页
作者: 黄子平 李庆西 韩少功 陈思和 许子东 李杭育 陈晓明 王尧 宗仁发 张清华 洪治纲 来颖燕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香港 《书城》 不详 复旦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 中国香港 北京大学中文系 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文学》
四十年后话“寻根”。我与子东在去珠海的路上,听说有这个会,“寻根文学四十年”,子东问要不要去?我说去啊,去了不必讲理论(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之类),四十年了嘛,“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就讲故事好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另外一个以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文学研究:从传统到现在——以《传统的踪迹》为个案的圆桌论坛(节录)
收藏 引用
东吴学术 2025年 第1期 126-134页
作者: 王尧 高远东 郭娟 栾梅健 罗岗 房伟 张蕾 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中文系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文学院 苏州大学中文系
文化传承发展是当前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议题。就文学研究而言,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2024年9月28日,苏州大学召开了“从传统到现在:中国文学研究圆桌论坛”,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庄子·养生主》篇发微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6年 第12期28卷 29-35页
作者: 王锺陵 苏州大学中文系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中仅次于《逍遥游》、《齐物论》的名篇,然而古今《庄》学家们对于此篇的研究却显然远不够深入,甚至还存在不少的错误。本文意在从四个方面对此篇的理论价值作出阐述。
来源: 评论
试论文化学的批评方法──读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1997年 第4期 94-102页
作者: 张仲谋 苏州大学中文系
尽管20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前后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20世纪的学人也真可谓多灾多难,然而历时二千余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史,只有到了这个世纪,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科学。从世纪初的王国维、鲁迅、陈寅恪、闻一多等一代学术大师,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穿越蔽障 重返经典——略论钱钟书的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01年 第4期 13-18页
作者: 季进 苏州大学中文系
在绵延几十年的文化生涯中 ,钱钟书先生贡献了一批精妙绝伦的文学作品和戛戛独造的学术著作 ,建立起恒久而深远的话语空间与思想空间。作为作家与学者的钱钟书 ,在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与陈寅恪、顾准等人一起成为某种文化英雄的符号与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书写心灵无言的痛楚——论白先勇小说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07年 第2期 104-109页
作者: 张晓玥 苏州大学中文系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是自我探索、自我挣扎和自我超越的心灵史。中短篇的“心灵镜像结构”和长篇小说的“情感复调型”,是白先勇杰出的审美创造,也是作家独特的自我心灵结构的折射。白先勇文学创作的基点,唯在心灵。建基于自我心灵的融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喜记》与《红楼梦》比较点滴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 1990年 第1期 305-311页
作者: 钟明奇 苏州大学中文系
一《四喜记》是明代谢谠的传奇,敷演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故事,其中写及新皇帝登基时遍选民间美女、郑参政之女琼美人选宫中一事;琼美的遭逢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元春的不幸。
来源: 评论
20世纪新诗大众化民族化的历程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9年 第2期 128-139页
作者: 王锺陵 苏州大学中文系
来源: 评论
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 第6期 155-165页
作者: 方汉文 苏州大学中文系
在当代文化多元论与文化一体论并存的状况下 ,中国比较文学应在不同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建立新的辩证观念。这种观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辩证观点 ,同时又参酌西方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与发展 ,从而形成一种对于差异与同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往事惊心叫断鸿——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与雍、乾之际广陵文学集群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02年 第4期 105-118页
作者: 严迪昌 苏州大学中文系
本文旨在通过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养护士心、蔽避风雷于险危时世之人文功德的个案举证 ,以及对雍、乾之际广陵文学集群相濡以沫、相知以心 ,人格自持、个性自葆景观的扫描辨认 ,揭示清代特定的波诡云谲时期文学领域的“空洞”现象与“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