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综合评价虚拟现实体育活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2月的相关文献,采用Sata17.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
详细信息
目的:综合评价虚拟现实体育活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2月的相关文献,采用Sata17.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涉及676名受试者,总体方法学质量较高,无明显发表偏倚。在虚拟现实体育活动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可有效改善Fugl-Meyer量表(FMA)评分(WMD=4.85,95%CI:4.29~5.41,P<0.001),改善Box and Block实验(BBT)评分(WMD=4.21,95%CI:-1.61~10.02,P=0.156),提高上肢运动速度(WMD=3.23,95%CI:0.44~6.02,P=0.023),间接提高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WMD=8.54,95%CI:5.30~11.79,P<0.001),但对提升上肢力量(SMD=0.02,95%CI:-0.53-0.57,P=0.944)和手功能(WMD=-0.74,95%CI:-1.28~-0.20,P=0.007)没有改善作用,对上肢活动频率和活动度改善情况尚不清楚。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改善上肢活动能力,提高运动量和运动质量,改善功能独立性,但在力量和活动度方面未产生积极影响,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兴临床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详细信息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关于HIIT和MICT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成果,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ata15.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涉及受试者327名。实验组(HIIT)与对照组(MICT)相比,对心血管改善作用相近,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WMD=0.062,95%CI,0.005-0.119,P=0.03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01,95%CI,-0.159-0.158,P=0.995),对总胆固醇(T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21,95%CI,-0.177-0.220,P=0.834),对甘油三酯(TRG)改善程度不及对照组(WMD=-0.138,95%CI,-0.262--0.014,P=0.03),研究中没有提示明显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有氧运动对心血管患者有益,HIIT在血脂改善方面对比MICT没有显著差异,并不能带来更大效益,但HIIT作为新手段,耗时短,效率高,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或延缓心血管疾病发展,在临床和亚临床中值得推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