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97 篇 期刊文献
  • 41 篇 会议
  • 20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45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19 篇 管理学
    • 958 篇 公共管理
    • 13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9 篇 工商管理
    • 9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16 篇 法学
    • 45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8 篇 政治学
    • 97 篇 社会学
    • 59 篇 法学
    • 22 篇 公安学
    • 20 篇 民族学
  • 276 篇 经济学
    • 213 篇 应用经济学
    • 76 篇 理论经济学
  • 233 篇 教育学
    • 185 篇 教育学
    • 37 篇 体育学
    • 1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1 篇 工学
    • 67 篇 城乡规划学
    • 2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公安技术
    • 7 篇 建筑学
  • 60 篇 哲学
    • 60 篇 哲学
  • 59 篇 文学
    • 58 篇 新闻传播学
  • 27 篇 历史学
    • 16 篇 中国史
    • 10 篇 世界史
    • 8 篇 考古学
  • 24 篇 理学
    • 12 篇 生态学
  • 19 篇 医学
    • 1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6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82 篇 社会治理
  • 68 篇 乡村振兴
  • 57 篇 社区治理
  • 52 篇 国家治理
  • 52 篇 乡村治理
  • 48 篇 新时代
  • 48 篇 治理
  • 48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44 篇 基层治理
  • 39 篇 地方政府
  • 35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34 篇 协同治理
  • 32 篇 党建引领
  • 32 篇 高校
  • 32 篇 高质量发展
  • 30 篇 新型城镇化
  • 29 篇 大学生
  • 28 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8 篇 协商民主
  • 28 篇 现代化

机构

  • 885 篇 苏州大学
  • 98 篇 南京大学
  • 63 篇 山东大学
  • 51 篇 青海民族大学
  • 48 篇 中山大学
  • 47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6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6 篇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
  • 43 篇 苏州科技大学
  • 4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41 篇 郑州大学
  • 39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39 篇 武汉大学
  • 3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5 篇 浙江大学
  • 32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30 篇 山西大学
  • 2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4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2 篇 复旦大学

作者

  • 54 篇 金太军
  • 46 篇 黄建洪
  • 44 篇 毛春合
  • 42 篇 叶继红
  • 34 篇 张劲松
  • 32 篇 李增元
  • 31 篇 沈承诚
  • 29 篇 张晨
  • 26 篇 周义程
  • 23 篇 尚虎平
  • 22 篇 ye jihong
  • 19 篇 mao chunhe
  • 19 篇 li zengyuan
  • 18 篇 余敏江
  • 17 篇 芮国强
  • 17 篇 郭彩琴
  • 16 篇 陈进华
  • 15 篇 任保平
  • 15 篇 乔耀章
  • 14 篇 鹿斌

语言

  • 2,45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
245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为竞争而赋予:人才落户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收藏 引用
公共行政评论 2025年 第1期18卷 26-45,196,197页
作者: 熊涛 张晨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式分权”制度结构中,地方政府围绕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激烈竞争,赋予人才市民身份成为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手段。论文以JS市人才落户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府人才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技术、乡土与治理:数字乡村治理中的要素张力及运行逻辑——基于Z市多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 第3期 59-69页
作者: 李慧凤 李婉莹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苏州大学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苏州215006 苏州大学苏南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 江苏苏州215006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治理既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也离不开政治权力介入消解社会层面的阻碍。论文系统分析了数字乡村治理中技术、乡土、治理等要素间张力,即技术的工具有效性与治理的人本主义间呈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层政区协同治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逻辑及优策略——基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实践分析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27卷 120-132,148页
作者: 宋煜萍 冒慧娴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基层政区为空间载体的际毗邻地区协同治理是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工具作为达成治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其能否合理选择且发挥最大效能直接影响着治理主体集体行动的效果和效率高低。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罗尔斯政治的正义观与道德应得:解释与辩护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25年 第2期 102-110页
作者: 张岩 周义程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苏州215123
罗尔斯区分了道德应得与合法期望两个概念,并且表示“道德应得”应该从政治的正义观中排除出去,分配不是奖励个人属性的内在价值,而是奖励个体为完成社会期待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这一概念区分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怀疑,他们认为失去了道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健康治理:逻辑基点、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5年 第2期46卷 149-155页
作者: 黄泽成 郭彩琴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000
国家健康治理是国家治理公共健康领域的具象。中国国家健康治理蕴含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历史逻辑,以中国式健康治理体系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为核心技术路径的现实逻辑。当前,我国健康治理面临着价值失范,体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的形态演进及其重大意义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5年 第02期 96-105页
作者: 李忠汉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百年探索历程中,中国式现代在“出场—在场—发展”时序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形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开启了出场形态;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构筑起在场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跨越虚实:数字边疆与传统边疆的时空耦合与战略协同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25年 第3期 92-102页
作者: 陆海发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数字边疆的崛起重新定义了边疆的内涵与外延。数字边疆空间的无形性与传统边疆地理空间的有形性相互补充,形成了“虚实共生”的新型边疆形态,由此催生了数字时代国家边疆治理的核心议题,即数字边疆与传统边疆在时空维度的耦合及战略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织-空间”视角下城乡帮扶协作推动城乡治理融合的实现逻辑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2025年 第2期 122-130页
作者: 叶林 雷俊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的必然要求,城乡治理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制机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延续对农业农村的帮扶政策,城乡帮扶协作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实现城乡组织管理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平台政府的“技术-权力”互动逻辑及其实现机制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25年 第3期57卷 86-97页
作者: 王磊 王小芳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02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江苏苏州215021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政府模式,平台政府已经成为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重要形式。以传统“技术与组织互构”论为分析机制的理论研究忽视了政府组织的权力结构及其对平台技术的影响。从“权力结构开放程度”和“平台技术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乡村建设同质的诱发机理与优路径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25卷 20-32页
作者: 沈费伟 杜芳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31112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000
数字乡村建设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转型的同时,也引发了“千村一面”的同质现象,迫切需要学界的深入探讨研究。从同质的理论内涵出发,建构数字乡村建设同质现象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诱发机理与优路径。研究发现,当前数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