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 篇 文学
    • 3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4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4 篇 艺术学
    • 1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7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3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主题

  • 3 篇 金鸡奖
  • 3 篇 美国
  • 3 篇 沈从文
  • 2 篇 电视剧市场
  • 2 篇 突发公共事件
  • 2 篇 汶川地震
  • 2 篇 现代性
  • 2 篇 收视率
  • 2 篇 电视频道
  • 2 篇 语言暴力
  • 2 篇 意境
  • 1 篇 徐神翁
  • 1 篇 学科交叉
  • 1 篇 清代
  • 1 篇 台湾乡土小说
  • 1 篇 文化机制
  • 1 篇 接受与批评
  • 1 篇 中古汉语
  • 1 篇 醒世姻缘传
  • 1 篇 《法治在线》

机构

  • 76 篇 苏州大学
  • 12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湖北工程学院
  • 4 篇 枣庄学院
  • 3 篇 内蒙古大学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潍坊学院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中南大学
  • 1 篇 中国词学研究会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 篇 李彩霞
  • 6 篇 曾一果
  • 5 篇 刘怀堂
  • 5 篇 熊玮
  • 3 篇 张健
  • 3 篇 李哲
  • 2 篇 王汝蕙
  • 2 篇 li cai-xia
  • 2 篇 李国磊
  • 2 篇 林舟
  • 2 篇 翟琨
  • 2 篇 兰石洪
  • 2 篇 李丽
  • 2 篇 林海曦
  • 2 篇 邹欣星
  • 2 篇 陈龙
  • 2 篇 赵红卫
  • 2 篇 丁长伟
  • 1 篇 赵娜
  • 1 篇 张岩

语言

  • 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鬼魅”的多重隐喻——论《艾菲·布里斯特》中的中国形象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2007年 第1期 39-47页
作者: 马中红 苏州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杰出的德语作家冯塔纳笔下的“中国鬼魅”形象始终未得到系统而全面的解读。本文以结构和心理为视域,对“中国鬼魅”进行了新的解读。本文认为,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和隐喻,“中国鬼魅”的所指是多元的,既代表了与当时德国社会传统道德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西南联大时期沈从文的实验小说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08年 第1期 102-106页
作者: 李丽 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经历了大半年的颠沛流离之苦,于1938年暮春时节来到春城昆明,之后便在西南联大执教。作为当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栖身与活动的大本营的西南联大,正受到各种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加上英国诗人燕卜荪在联大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名人图书出版与畅销动因——出版者与消费主义的共谋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 2008年 第5期 39-40页
作者: 王莉莉 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一、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特征从古典经济学来看。消费是生产的附庸,生产决定了消费;而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消费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消费符号和表征意义的文化行为。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则对消费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避籍制度与文学关系探论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40卷 148-156页
作者: 赵红卫 苏州大学文学院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清代避籍任官制度促使大量文官文人群体,离开原籍,通向大江南北,他们的文化文学活动牵连原籍与避籍任职地,在文化与文学的交流与互动中形成了一个多维文学“流动空间”。避籍制度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旨在通过研究联结二者的重要媒介“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议题表达传播的解构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 2018年 第4期 57-61,70页
作者: 鞠惠冰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东北议题的表达传播具备独特的信息传播路径。这一内容模式的形成与信息霸权的输出控制有关,与经济议题的遮蔽覆盖有关,并受到社交网络话语市场的影响,呈现出消极表达不断积累、刻板印象迎合受众、本土文化极端娱乐化等特点。探索这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闻生产的时效、利润与制度选择——对美国新闻业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学阐释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06年 第1期 104-107页
作者: 张健 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苏州215021
本文在整合部分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新闻传播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框架解释美国的新闻生产过程中为何采取私营企业经济制度模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人类已有的资源配置模式中,私有企业制度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满足美国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合焦点叙事视角的形成与得失——新闻生产社会学视野中的《法治在线》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06年 第10期 26-29页
作者: 张健 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法治在线》是央视新闻频道一档“叫座又叫好”的栏目。围绕该栏目,本期“解析名栏”刊登了张健、程洁两位博士的文章《复合焦点叙事视角的形成与得失》《、浅议‘法治在线’的宣传模式》。前文试图跳出对电视节目形态的一般性评析,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方突发事件报道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收藏 引用
新闻知识 2009年 第1期 57-58,35页
作者: 熊玮 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一体化的逐步深入,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席卷着整个世界:从“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到俄罗斯人质事件,从东南亚非典到印度洋海啸,从“苏丹红”食品危机到“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雎》:“象隹而舞”下的远古“性狂欢”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 2015年 第3期 127-134页
作者: 刘怀堂 苏州大学文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近两千年来,《关雎》的研究一直建立在《关雎》是周代之风这一基础之上,认为《关雎》是反映周代的婚嫁之事或歌,这些观点是基于将"雎鸠"视为一个单字的研究基础上而得出的。实际上,"雎"、"鸠"是两个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际文学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20年 第4期 179-188页
作者: 王汝蕙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 吉林大学
西方文学翻译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戈吉奥(Emilio Goggio)于1925年在美国Modern Language Journal(《现代语言杂志》)上发表的题为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in Modern Language Courses的文章,据考证是文学翻译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