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医学
    • 15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2 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 2 篇 基因突变
  • 2 篇 白血病,髓样,慢性
  • 2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2 篇 血管内皮细胞
  • 2 篇 血小板
  • 2 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1 篇 凋亡
  • 1 篇 凋亡与活化
  • 1 篇 真实世界研究
  • 1 篇 二代测序
  • 1 篇 血友病b
  • 1 篇 氟马替尼
  • 1 篇 凝血酶
  • 1 篇 流式细胞术
  • 1 篇 诊断,鉴别
  • 1 篇 致病机制
  • 1 篇 超二倍体
  • 1 篇 结构分析
  • 1 篇 止血作用

机构

  • 16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5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2 篇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
  • 2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 2 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2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 2 篇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
  • 2 篇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
  • 2 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 2 篇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
  • 2 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
  • 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篇 邯郸市中心医院
  • 2 篇 四川省人民医院
  • 2 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 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 2 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作者

  • 7 篇 吴德沛
  • 7 篇 wu depei
  • 7 篇 阮长耿
  • 6 篇 ruan changgeng
  • 5 篇 yu ziqiang
  • 5 篇 bai xia
  • 5 篇 白霞
  • 5 篇 余自强
  • 4 篇 殷杰
  • 4 篇 苏健
  • 4 篇 yin jie
  • 4 篇 陈苏宁
  • 4 篇 chen suning
  • 4 篇 su jian
  • 3 篇 tian hong
  • 3 篇 曹丽娟
  • 3 篇 li yun
  • 3 篇 cao lijuan
  • 3 篇 李云
  • 3 篇 王兆钺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PROC基因N355S、G392E、T314A突变致蛋白C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4年 第6期32卷 1834-1840页
作者: 李天逸 江淼 黄璐璐 韩晶晶 马珍妮 白霞 夏利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苏州215006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215123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江苏苏州215021
目的:研究人蛋白C基因(PROC)N355S、G392E、T314A点突变致蛋白C(PC)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ROC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PCWT、PCN355S、PCG392E、PCT314A)并瞬时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突变蛋白的体外表达试验,用实时荧光PCR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3年 第4期31卷 1205-1210页
作者: 袁娇娇 殷杰 凌婧 沈飞 谢丽倩 白霞 阮长耿 何杨 马珍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 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大学教育部血液与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平足蛋白单抗SZ168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肿瘤医学 2022年 第16期30卷 2869-2874页
作者: 杨晔 宋雅雅 赵益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苏州215006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蚌埠233000
目的:探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表达及PDPN对MG63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影响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研究抗人PDPN单抗SZ168体外抑制MG6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判断SZ168靶向治疗骨肉瘤的临床应用潜力。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线粒体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调控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3年 第3期31卷 816-822页
作者: 胡颖 赵丽丽 戴克胜 苏州大学医学部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
目的:探讨线粒体对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调控作用,以及血小板凋亡和活化的关系。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血小板,选择对血小板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环孢菌素A、可穿膜螯合血小板内钙离子的BAPTA、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0年 第2期41卷 107-112页
作者: 陶涛 薛胜利 陈峰 徐杨 马骁 孙爱宁 吴德沛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215006
目的:探讨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cord-HSCT)后,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300例haplo-cord-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300例受者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血小板活化与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血栓止血 2024年 第6期30卷 269-275页
作者: 夏月 周康熙 孙成林 闫荣 戴克胜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215006
目的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参与调控血小板信号转导、黏附和血栓形成等过程。本研究探讨两种PKC抑制剂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选择两种不同的PKC抑制剂Ro31-8220和GF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友病B合并凝血因子FⅨ抑制物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43卷 51-56页
作者: 李雪伟 王杏 张东杰 王兆钺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2150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266011
目的探讨血友病B合并凝血因子FⅨ抑制物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2月8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血友病B合并FⅨ抑制物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病史进行收集,并且进行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以及血浆凝血因子、凝血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有效性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3年 第9期44卷 728-736页
作者: 张小帅 刘兵城 杜新 张龑莉 许娜 刘晓力 黎纬明 林海 梁蓉 陈春燕 黄健 杨云帆 朱焕玲 潘崚 王晓冬 李国辉 刘卓刚 张延清 刘振芳 胡建达 刘春水 李菲 杨威 孟力 韩艳秋 林丽娥 赵震宇 涂传清 郑彩凤 白炎亮 周泽平 陈苏宁 仇惠英 杨莉洁 孙秀丽 孙慧 周励 刘泽林 王淡瑜 郭健欣 庞丽萍 曾庆曙 索晓慧 张伟华 郑媛君 江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天津300020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518035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 郑州45000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5105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43002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长春130021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安71003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济南25001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杭州3220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610041 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610072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71003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沈阳11002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150086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53002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淋巴肿瘤疾病研究所南昌33000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43003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呼和浩特010050 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口570311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深圳518101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昆明6501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苏州215006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西安710117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11601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郑州45000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200025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 深圳518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泉州362000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51647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230022 邯郸市中心医院 邯郸057150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太原300012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现状分析:国内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4年 第3期45卷 215-224页
作者: 张小帅 刘兵城 杜新 张龑莉 许娜 刘晓力 黎纬明 林海 梁蓉 陈春燕 黄健 杨云帆 朱焕玲 潘崚 王晓冬 李国辉 刘卓刚 张延清 刘振芳 胡建达 刘春水 李菲 杨威 孟力 韩艳秋 林丽娥 赵震宇 涂传清 郑彩凤 白炎亮 周泽平 陈苏宁 仇惠英 杨莉洁 孙秀丽 孙慧 周励 刘泽林 王淡瑜 郭健欣 庞丽萍 曾庆曙 索晓慧 张伟华 郑媛君 江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044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天津300020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518035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 郑州45000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5105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43002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长春130021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安71003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济南25001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杭州3220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610041 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610072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71003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沈阳11002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150086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53002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淋巴肿瘤疾病研究所南昌33000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43003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呼和浩特010050 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口570311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深圳518101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昆明6501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苏州215006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西安710117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11601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郑州45000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200025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 深圳518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泉州362000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51647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230022 邯郸市中心医院 邯郸057150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太原3000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内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中国27个市自治区共77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