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9 篇 期刊文献
  • 171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0 篇 医学
    • 754 篇 临床医学
    • 10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3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71 篇 白血病
  • 66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4 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 51 篇 治疗
  • 44 篇 预后
  • 37 篇 血小板
  • 37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5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34 篇 基因突变
  • 31 篇 急性
  • 28 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26 篇 地西他滨
  • 26 篇 诊断
  • 22 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
  • 21 篇 复发
  • 20 篇 伊马替尼
  • 17 篇 基因
  • 17 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 17 篇 dna突变分析

机构

  • 893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68 篇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
  • 59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51 篇 苏州大学
  • 16 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 1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1 篇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
  • 10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篇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
  • 8 篇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
  • 7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
  • 6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4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4 篇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
  • 4 篇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 443 篇 吴德沛
  • 238 篇 孙爱宁
  • 230 篇 阮长耿
  • 183 篇 仇惠英
  • 143 篇 陈苏宁
  • 143 篇 唐晓文
  • 127 篇 韩悦
  • 108 篇 王兆钺
  • 97 篇 金正明
  • 85 篇 苗瞄
  • 80 篇 何广胜
  • 70 篇 傅琤琤
  • 67 篇 马骁
  • 64 篇 岑建农
  • 64 篇 余自强
  • 63 篇 薛胜利
  • 58 篇 徐杨
  • 53 篇 赵益明
  • 53 篇 朱明清
  • 53 篇 白霞

语言

  • 96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961 条 记 录,以下是831-840 订阅
排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3期33卷 193-194页
作者: 吴德沛 何广胜 孙爱宁 陈子兴 薛永权 梁建英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代表了组异质性的髓系肿瘤,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来源: 评论
JAK2基因突变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33卷 143-146页
作者: 乔曼(综述) 孙爱宁(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近年来,人们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发现了JAK2基因突变(V617F)的存在。JAK2V617F在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伴显著血小板增多中较为多见,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亚型中亦有不同的发生率。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CUB区的稳定表达及其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0年 第4期20卷 546-548,592页
作者: 马珍妮 董宁征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 该研究旨在得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中重组的CUB区蛋白,进研究其生物功能.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编码CUB区序列的重组质粒pSecTag-CUB转染Hela细胞.用潮霉素(hygromycin-B)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细胞株,并扩大培养,收集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23卷 107-108页
作者: 胡晓慧 吴德沛 孙爱宁 仇惠英 韩悦 唐晓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通过手术病理及骨髓相关检查确诊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联合化疗后行母供子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伴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征的感染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3期23卷 259-261页
作者: 王兆钺 余自强 苏健 赵小娟 曹丽娟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诊断种伴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特征的感染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确定其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经过,常规方法做血液生化与凝血检测以及血液细菌培养,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测定血浆ADAMTS13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1期23卷 1-4页
作者: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直是血液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它不仅是血液病学的研究内容,还与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脑梗塞、冠心病等.因此,该领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会造福于越来越多的患者.
来源: 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出现Ph染色体1例及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5期23卷 517-519页
作者: 吴倩 何广胜 王荧 白淑潇 吴德沛 孙爱宁 仇惠英 唐晓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介绍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复发后出现了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方法:对1例20岁的男性MDS-RAEB2患者进行持续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转化为急性红白血病(M6型),染色体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3期33卷 201-205页
作者: 张翔 何广胜(综述) 吴德沛(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苏州215006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I,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来源: 评论
MDS的免疫异常与免疫治疗——现状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3期33卷 220-223页
作者: 何广胜 孙爱宁(综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0002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尤其是低危组,免疫功能亢进导致了造血细胞凋亡亢进,进而引发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免疫抑制治疗能够改善分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但亦有分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差,甚至出现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0年 第4期33卷 363-366页
作者: 王谦(综述) 陈苏宁 仇惠英(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215006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是以T淋巴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大约50%~70%的T-ALL患者可检出核型异常,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已成为T-ALL最重要的诊断指标.近年来,随着荧光原位杂交(FIS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