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93 篇 期刊文献
  • 172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4 篇 医学
    • 757 篇 临床医学
    • 10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3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72 篇 白血病
  • 66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4 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 51 篇 治疗
  • 44 篇 预后
  • 37 篇 血小板
  • 37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5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34 篇 基因突变
  • 32 篇 急性
  • 28 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26 篇 地西他滨
  • 26 篇 诊断
  • 22 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
  • 21 篇 复发
  • 20 篇 伊马替尼
  • 17 篇 基因
  • 17 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 17 篇 dna突变分析

机构

  • 898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68 篇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
  • 59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52 篇 苏州大学
  • 16 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 1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1 篇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
  • 10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篇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
  • 8 篇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
  • 7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
  • 5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4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4 篇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
  • 4 篇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 443 篇 吴德沛
  • 238 篇 孙爱宁
  • 230 篇 阮长耿
  • 183 篇 仇惠英
  • 145 篇 陈苏宁
  • 143 篇 唐晓文
  • 127 篇 韩悦
  • 109 篇 王兆钺
  • 97 篇 金正明
  • 85 篇 苗瞄
  • 80 篇 何广胜
  • 70 篇 傅琤琤
  • 67 篇 马骁
  • 64 篇 岑建农
  • 64 篇 余自强
  • 63 篇 薛胜利
  • 58 篇 徐杨
  • 53 篇 赵益明
  • 53 篇 朱明清
  • 53 篇 白霞

语言

  • 96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实验室"
966 条 记 录,以下是741-750 订阅
排序:
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松果体芳香烷基胺-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和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 第2期31卷 213-216,220页
作者: 丁欣 姜善雨 冯星 何军 孙斌 朱雪明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江苏苏州215003 无锡妇幼保健院儿科 江苏无锡21400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形成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松果体芳香烷基胺-N-乙酰基转移酶(AANAT)mRNA表达和血浆褪黑素(MLT)含量的影响,探讨松果体功能改变在HIBD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日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HIB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HIBD模型组按改良Levin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9例粒细胞肉瘤的诊断和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285-288页
作者: 张旭辉 张日 仇惠英 何雪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起病方式、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例GS患者,对其起病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9例GC患者中5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FLT3及NPMl基因突变的实验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1年 第4期21卷 569-572页
作者: 薛梦星 仇惠英 冯宇峰 孙爱宁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建立种便捷可靠的实验方法能够同时检测FLT3基因突变及NPMl基因突变。方法设计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CE)方法同时检测7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FLT3基因及NPMl基因突变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多重PCR结合CE方法在75例AL患者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及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2期24卷 139-141页
作者: 方宝枝 潘金兰 刘丹丹 何广胜 王荧 吴倩 吴德沛 孙爱宁 常伟荣 陈子兴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总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MDS-RN)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对1例MDS-RN患者进行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同时进行融合基因多重PCR扩增。结果: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0.8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和复发患者中IKZF1状态改变与BCR/AB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和复发患者中IKZF1状态改变与BCR/ABL...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
作者: 姚利 陈子兴 陈苏宁 岑建农 何军 陈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目的:临床上同样具有Ph染色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对格列卫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别显著,提示Ph+ALL中可能有些CML以外的分子事件参与,其中IKZF1和BCR/ABL与Ph+ALL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初诊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27-330页
作者: 路丛(综述) 何广胜(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是属于中胚层的类多能干细胞,目前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组织工程、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前景。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VWF、VWD和TTP
VWF、VWD和TTP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反复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种少见的危急重症,以广泛微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脏器功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ITP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非ITP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王兆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个现象,最常见的原因为ITP,发病率约为1/10 000/年。但ITP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抗血小板抗体检测缺乏特异性,骨髓检查结果正常或仅示巨核细胞增多;因此必须谨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才能诊断。很多疾病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PHF6基因突变与NOTCH1、JAK1基因突变及SET-NUP214基因重排密切相关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PHF6基因突变与NOTCH1、JAK1基因突变...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
作者: 王谦 仇惠英 蒋慧 吴丽丽 董莎莎 平娜娜 夏晶 薛永权 陈苏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目的: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PHF6、NOTCH1、FBXW7、WT1、JAK1基因突变以及SET-NUP214、SIL-TAL1、CALM-AF10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并探讨PHF6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PCR扩增及PCR产物双向测序的方法分析96例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23-326页
作者: 方宝枝(综述) 何广胜(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ATG)可识别多种细胞表面蛋白,通过T细胞去除,降低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干扰树突状细胞功能以及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多种作用,ATG已被广泛应用于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