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40 篇 期刊文献
  • 178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0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0 篇 医学
    • 792 篇 临床医学
    • 1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8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9 篇 工学
    • 8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 篇 理学
    • 12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7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7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72 篇 白血病
  • 69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4 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 51 篇 治疗
  • 45 篇 预后
  • 41 篇 血小板
  • 38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6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34 篇 基因突变
  • 32 篇 急性
  • 31 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26 篇 地西他滨
  • 26 篇 诊断
  • 22 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
  • 21 篇 复发
  • 20 篇 伊马替尼
  • 18 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 18 篇 单克隆抗体
  • 17 篇 基因

机构

  • 93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71 篇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
  • 60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57 篇 苏州大学
  • 16 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 1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2 篇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
  • 11 篇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
  • 11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
  • 7 篇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
  • 7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5 篇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
  • 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

作者

  • 451 篇 吴德沛
  • 243 篇 阮长耿
  • 240 篇 孙爱宁
  • 184 篇 仇惠英
  • 146 篇 陈苏宁
  • 142 篇 唐晓文
  • 129 篇 韩悦
  • 111 篇 王兆钺
  • 96 篇 金正明
  • 85 篇 苗瞄
  • 79 篇 何广胜
  • 71 篇 傅琤琤
  • 69 篇 余自强
  • 68 篇 马骁
  • 66 篇 岑建农
  • 63 篇 薛胜利
  • 61 篇 徐杨
  • 58 篇 赵益明
  • 58 篇 白霞
  • 56 篇 朱明清

语言

  • 1,01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1019 条 记 录,以下是211-220 订阅
排序:
47例MLL重排急性白血病患者EVI1和BRE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年 第1期38卷 22-27页
作者: 公艳蕾 张静人 张俊 白淑潇 岑建农 沈宏杰 仇惠英 陈苏宁 潘金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重点血栓与止血实验室 215006
目的分析伴有11q23/MLL重排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EVI1及BRE基因高表达的发生率、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MLL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和FISH技术对47例患者进行MLL重排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变异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年 第2期 110-111-112-113-114-115页
作者: 陈梅玉 刘洁 晁红颖 秦伟 姜乃可 卢绪章 岑岭 姜玉 蔡晓辉 张日 王谦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健委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ASXL1基因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基因变异和部分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49例MDS患者ASXL1、U2AF1、SF3B1、DNMT3A、TET2、IDH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LAMIC积分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鉴别的临床价值
PLAMIC积分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鉴别的临...
收藏 引用
江苏省第二十二次血液学学术会议
作者: 殷杰 孔丹青 余自强 王兆钺 苏健 张威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6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食管癌的预测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年 第1期28卷 1-3,7页
作者: 徐梦乔 闫彬 李翔翔 王琪 阮长耿 赵益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测中心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食管癌(EC)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124例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作为疾病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对象的般人口学数据和临床资料,并抽取外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严重出血合并血小板无效输注中的疗效分析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严重出血合并血小板无效输...
收藏 引用
江苏省第二十二次血液学学术会议
作者: 楚甜甜 韩悦 唐雅琼 王虹 潘婷婷 戚嘉乾 赵莹 阮长耿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6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蛋白酶Corin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 第8期16卷 683-686页
作者: 陈文 贺美玲 魏丹 谷梦 董宁征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215123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高血压是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研究众多,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最新研究发现,Corin作为种II型丝氨酸蛋白酶(type II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ADAMTS13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25卷 1123-1129页
作者: 凌婧 马珍妮 殷杰 沈飞 谢丽倩 赵云霄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 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0
目的:建立分泌抗ADAMTS1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针对ADAMTS13不同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酶ADAMTS13截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与ADAMTS13-T7蛋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免疫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8年 第5期31卷 658-663页
作者: 唐晓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苏州215006
1病例介绍患者,男,44岁,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病史2年,地西他滨治疗无效,转化为AML,骨髓中原幼细胞26.5%,免疫分型提示为CD34、HLA-DR、CD13、CD33、CD117阳性,髓系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溶性Corin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医学综述 2018年 第10期24卷 1971-1976页
作者: 魏丹 陈文 谷梦 董宁征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 江苏苏州215123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江苏苏州215006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Corin是在心脏中发现的种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其可将利钠肽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利钠肽,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调节水钠平衡,改善心功能。Corin可从细胞膜表面脱落,进入细胞培养上清或血液循环。故细胞培养上清、血浆或血清中均可检测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持续缓解15年后继发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39卷 628-628页
作者: 马云菊 沈文红 唐晓文 戴海萍 沈宏杰 陶婷婷 刘丹丹 姚利 朱霞明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215006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患者,男,52岁,2000年11月因“乏力、皮肤瘀斑1周”就诊,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柔红霉素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此后先后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中剂量阿糖胞甘联合米托葸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