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2 篇 期刊文献
  • 10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48 篇 医学
    • 356 篇 中医学
    • 353 篇 中西医结合
    • 142 篇 临床医学
    • 13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74 篇 教育学
    • 7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4 篇 工学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0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理学
  • 6 篇 法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34 篇 大鼠
  • 28 篇 中医基础理论
  • 24 篇 中医诊断学
  • 23 篇 教学改革
  • 15 篇 综述
  • 14 篇 证候
  • 13 篇 辨证论治
  • 12 篇 教学方法
  • 11 篇 中药学
  • 11 篇 中医
  • 11 篇 辨证
  • 11 篇 细胞凋亡
  • 10 篇 实验研究
  • 10 篇 中医学
  • 10 篇 伤寒论
  • 10 篇 中医教育
  • 10 篇 中药
  • 10 篇 帕金森病
  • 9 篇 临床应用
  • 9 篇 动物模型

机构

  • 12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1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9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0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56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7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3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5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35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1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1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19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7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16 篇 蚌埠医学院
  • 1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5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5 篇 山西中医药大学
  • 13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12 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

作者

  • 48 篇 严灿
  • 36 篇 吴丽丽
  • 23 篇 潘毅
  • 22 篇 徐志伟
  • 21 篇 燕海霞
  • 16 篇 汪剑
  • 16 篇 秦旭华
  • 16 篇 王庆国
  • 16 篇 金沈锐
  • 16 篇 邓中炎
  • 15 篇 何建成
  • 15 篇 戴红
  • 14 篇 王雪茜
  • 13 篇 钟赣生
  • 13 篇 陈家旭
  • 13 篇 邹小娟
  • 13 篇 程发峰
  • 12 篇 穆杰
  • 12 篇 杜彩凤
  • 12 篇 李峰

语言

  • 803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蚌埠医学院中医药基础教研室"
804 条 记 录,以下是561-570 订阅
排序:
浅析“病邪出入”与“证候转化”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 第4期9卷 4-4页
作者: 罗尧岳 刘锐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基础教研室 410007
病邪表里出入、病证的表里转化是中医学基本学术思想,反映了病邪动态变化与疾病病位改变、证候转化辨证统一。不同版本教材在论述过程中有所不同,有统一规范论述之必要。
来源: 评论
元气与原气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 第11期9卷 115-115页
作者: 王玉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基教研室 济南250355
元气在《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定义是:"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其他许多中医著述中也有此说,似乎元气即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脏功能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0年 第5期51卷 395-396页
作者: 袁卫玲 马淑然 郭霞珍 杨美娟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系 人体形态系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肺脏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上都与四时季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两者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肺脏在一年四季中功能强弱的变化规律,进而掌握时令肺脏的发病节律和预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肺脏疾患季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生物节律若干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 第10期37卷 1935-1937页
作者: 陈权韩 吴丽丽 严灿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前对于时间节律的研究很多,大多是集中在药理学方面,但中医学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层次不是很高,从时间结构角度出发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所存在问题并进行阐释还不是很深刻,主要表现在研究不够全面,而且层次多数不高,还有许多国内的研究目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64名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最佳取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年 第9期25卷 1371-1374页
作者: 燕海霞 王忆勤 李福凤 宫爱民 员凤英 洪毓键 徐琎 程亚伟 何磊 许朝霞 张艳 李延辉 杨育慈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寸口脉寸、关、尺三部最佳取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64名健康大学生寸口寸、关、尺三部脉象,观察寸、关、尺三部最佳取脉压力值及相应比值与身高体质量指数的关系;分析寸、关、尺三部脉象最佳取脉压力的关系。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63例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年 第8期25卷 1193-1195页
作者: 邹小娟 寇美静 王忆勤 燕海霞 湖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武汉430065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妊娠妇女脉象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TP-Ⅰ型数字化脉象分析仪采集563例不同年龄妊娠妇女左右手尺部脉图,分析各年龄组妊娠妇女的脉象分布情况以及脉图参数的差异。结果:30岁组右手弦脉所占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名老中医精神养生的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 第9期37卷 1697-1699页
作者: 邓小英 卢传坚 刘焕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当代名老中医既是医术精深的医家,也是学识渊博,兴趣雅致的文人。本文从博采众家,勇于实践;修养道德,以身作则;形神合一,重在养神;怡悦心情,方法多样4个方面,探讨他们的精神养生思想,以弘扬其学术精神。
来源: 评论
基于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
收藏 引用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年 第8期8卷 757-761页
作者: 杜彩凤 王天芳 吴秀艳 赵燕 王庆国 山西中医学院基础部中医诊断教研室 山西太原030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 北京100029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6个中心12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归丸和右归丸对皮质酮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模型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 第5期30卷 622-625页
作者: 赵新永 金国琴 顾翠英 戴薇薇 徐品初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技学院营养学教研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实验室
目的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含药鼠血清对皮质酮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模型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新生24h乳鼠海马组织为材料,体外原代培养细胞,用高浓度皮质酮(10-4mol/L)处理细胞制作大鼠海马病理细胞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时证相应探讨中医证本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0年 第2期51卷 104-105,107页
作者: 李翠娟 烟建华 张喜德 巩振东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71204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古人把人的生命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延续过程,采取考究时间过程的方法来体察生命,而不是着重研究其实体解剖结构。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必然受外界时辰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证的本质可能是人体非特异性生理病理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