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 篇 农学
    • 50 篇 作物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草学
  • 8 篇 工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8 篇 产量
  • 14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11 篇 冬小麦
  • 9 篇 土壤水分
  • 7 篇 光合特性
  • 7 篇 春玉米
  • 6 篇 玉米
  • 5 篇 秸秆还田
  • 5 篇 夏玉米
  • 4 篇 土壤养分
  • 4 篇 宁南旱区
  • 3 篇 旱地
  • 3 篇 小麦
  • 3 篇 作物产量
  • 3 篇 集雨种植
  • 3 篇 施氮量
  • 3 篇 补灌
  • 3 篇 有机肥
  • 3 篇 垄沟集雨
  • 3 篇 黄土高原

机构

  • 6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13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7 篇 宁夏大学
  • 4 篇 农业农村部西北黄...
  • 3 篇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
  • 2 篇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
  • 2 篇 艾力蒙塔贸易有限...
  • 2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2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农业农村部西北黄...
  • 1 篇 青海大学
  • 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 篇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
  • 1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
  • 1 篇 宝鸡市农业技术推...
  • 1 篇 教育部干旱半干旱...
  • 1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

作者

  • 55 篇 贾志宽
  • 44 篇 韩清芳
  • 22 篇 杨宝平
  • 21 篇 丁瑞霞
  • 20 篇 张鹏
  • 13 篇 任小龙
  • 13 篇 聂俊峰
  • 12 篇 侯贤清
  • 11 篇 李荣
  • 8 篇 刘铁宁
  • 5 篇 王俊鹏
  • 5 篇 王维
  • 5 篇 蔡铁
  • 5 篇 张旭东
  • 4 篇 杨万忠
  • 4 篇 解君
  • 4 篇 刘小利
  • 3 篇 卫婷
  • 3 篇 梁连友
  • 3 篇 张艳

语言

  • 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6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水中δ^2H和δ^18O值的检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仪器 2020年 第6期 106-110页
作者: 李会 靳静静 聂俊峰 杨宝平 徐毅 丁瑞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工程实验室杨凌712100 艾力蒙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200000
为准确检测液态水中稳定性同位素δ^2 H和δ^18 O值,对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EAIRMS)测定水中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氢氧同位素标准水样测定精度良好,稳定性氢同位素的标准偏差小于为0.5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谷子的肥料效应及其增产贡献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8年 第7期44卷 1055-1066页
作者: 陈雪娇 张旭东 韩治中 张鹏 贾志宽 连延浩 韩清芳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研究沟垄集雨种植施肥水平对谷子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产量的贡献,为完善集雨种植技术理论体系及半干旱区谷子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南旱农区进行了2个年型的二因素大田试验,研究了沟垄半覆膜集雨(R)和传统裸地平作(T)2种种植模式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密植条件下去叶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8年 第9期27卷 1296-1304页
作者: 陈均治 王懿茜 解君 李香云 付筱 聂纪鲁 朱伟 刘铁宁 韩清芳 贾志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增产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随着密度的提高,群体拥挤,叶片之间郁闭遮阴,导致群体中下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致使籽粒灌浆受阻,粒质量降低,严重限制高密度条件下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密植玉米群体对光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补灌对土壤水分利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年 第4期36卷 117-124页
作者: 杨震 董昭芸 卫婷 张鹏 贾志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为探明沟垄集雨结合不同时期补灌措施的集雨保墒效果,2013-2015年在宁南半干旱区设置不同补灌模式(全生育期不灌溉、前期(拔节期)补灌、后期(抽穗期)补灌、前后期均补灌)结合补灌方式(集雨补灌和传统畦灌),研究集雨补灌措施对土壤水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盘山区旱作春玉米养分投入与肥料生产效率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年 第4期36卷 40-45,52页
作者: 夏海雪 陈雪娇 张旭东 赵冀 杨琳 张鹏 韩清芳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宁夏固原756000
为了明确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养分投入状况及肥料生产效率,提高旱地农业资源效率,连续三年对宁夏六盘山区不同类型旱地玉米施肥及生产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六盘山区玉米生产中的氮肥(纯N)、磷肥(P_2O_5)和钾肥(K_2O)的平均投入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中西灌区限量节水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节水灌溉 2018年 第1期 24-29页
作者: 刘小利 蔡铁 徐悦 贾志宽 任小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为探索在半湿润灌区基于沟垄集雨种植模式的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途径,于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试验基地,以西农97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结合小麦主要生育期限量灌水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干旱区不同秋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 第2期35卷 39-45页
作者: 张超 吴杨 黄方园 贾志宽 蔡铁 任小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春旱问题,在西北半干旱地区设置了秋季地膜全覆盖(PA)和秋季沟垄集雨半膜覆盖(RH)两种覆膜方式,以裸地不覆盖(CK)为对照,对土壤水分、春玉米功能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铁肥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7年 第5期26卷 711-717页
作者: 王兴义 左冰云 韩清芳 邬小春 丁瑞霞 崔雯雯 贾志宽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铁肥(FeSO_4·7H_2O)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铁肥质量分数水平(0.05%、0.075%、0.125%),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浸种质量分数的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株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赤霉素GA_(4+7)种子引发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药学学报 2017年 第3期19卷 331-340页
作者: 左冰云 解君 韩清芳 崔雯雯 刘铁宁 王兴义 丁瑞霞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玉米生长和种子加工技术开发提供依据。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设置10、60、120 mg/L 3个质量浓度的GA_(4+7)[m(GA_4):m(GA_7)=40:60]进行浸种后回干的引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旱作农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 第5期23卷 1146-1157页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贾志宽 韩清芳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目的】在雨养农业区,旱作区因连年翻耕而引起严重的土壤质量退化,使作物生产力下降,需定期改变其耕作方式。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耕层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氮的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