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 篇 农学
    • 50 篇 作物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草学
  • 8 篇 工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8 篇 产量
  • 14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11 篇 冬小麦
  • 9 篇 土壤水分
  • 7 篇 光合特性
  • 7 篇 春玉米
  • 6 篇 玉米
  • 5 篇 秸秆还田
  • 5 篇 夏玉米
  • 4 篇 土壤养分
  • 4 篇 宁南旱区
  • 3 篇 旱地
  • 3 篇 小麦
  • 3 篇 作物产量
  • 3 篇 集雨种植
  • 3 篇 施氮量
  • 3 篇 补灌
  • 3 篇 有机肥
  • 3 篇 垄沟集雨
  • 3 篇 黄土高原

机构

  • 6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13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7 篇 宁夏大学
  • 4 篇 农业农村部西北黄...
  • 3 篇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
  • 2 篇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
  • 2 篇 艾力蒙塔贸易有限...
  • 2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2 篇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 篇 农业农村部西北黄...
  • 1 篇 青海大学
  • 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 篇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
  • 1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
  • 1 篇 宝鸡市农业技术推...
  • 1 篇 教育部干旱半干旱...
  • 1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

作者

  • 55 篇 贾志宽
  • 44 篇 韩清芳
  • 22 篇 杨宝平
  • 21 篇 丁瑞霞
  • 20 篇 张鹏
  • 13 篇 任小龙
  • 13 篇 聂俊峰
  • 12 篇 侯贤清
  • 11 篇 李荣
  • 8 篇 刘铁宁
  • 5 篇 王俊鹏
  • 5 篇 王维
  • 5 篇 蔡铁
  • 5 篇 张旭东
  • 4 篇 杨万忠
  • 4 篇 解君
  • 4 篇 刘小利
  • 3 篇 卫婷
  • 3 篇 梁连友
  • 3 篇 张艳

语言

  • 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6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沟垄二元覆盖对渭北旱塬区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17年 第5期54卷 1259-1268页
作者: 李荣 侯贤清 贾志宽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探讨沟垄二元覆盖对旱地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对完善半湿润区作物微集水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07—2011年在渭北旱塬进行5年定位试验,设置垄上覆地膜,沟内分别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玉米秸秆、液体地膜和沟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年 第8期25卷 1106-1118页
作者: 丁瑞霞 王维钰 张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杨凌712100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凌712100
通过分析不同作物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究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于陕西省杨凌地区,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和冬小麦-夏大豆轮作模式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磷肥配施促进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谷子节水增产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23期32卷 106-115页
作者: 连延浩 王天露 张旭东 贾志宽 刘启 韩清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凌712100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杨凌712100
沟垄集雨种植是西北旱作农田广泛运用的高效节水栽培模式,为优化施肥配置,进一步提升其增产效能,该研究在沟垄集雨和平作2种种植模式下分别设置不施肥、低量(N 93 kg/hm2+P2O5 48 kg/hm^2)、中量(N 186 kg/hm2+P2O596 kg/hm^2)和高量(N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方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 第4期27卷 1314-1322页
作者: 李荣 侯贤清 王晓敏 贾志宽 韩清芳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北方旱作区降水稀少,水分不足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沟垄二元覆盖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水平,在国内外已备受关注.为深刻理解中国北方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模式及研究进展,本文就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的概念、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农作区土壤轮耕模式与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6年 第5期36卷 1215-1223页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贾志宽 韩清芳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适时进行不同土壤耕作措施的合理组配,形成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旱作土壤轮耕技术体系,以解决长期单一耕作措施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国内外已备受广泛关注。为深刻理解中国农作区土壤轮耕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就土壤轮耕的概念、轮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米早期根系构型及其生理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6年 第10期36卷 2969-2977页
作者: 张旭东 王智威 韩清芳 王子煜 闵安成 贾志宽 聂俊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工程实验室杨凌712100
为了探明玉米早期根系结构及其对土壤水分的生理响应,揭示玉米幼苗的抗旱机理,以蠡玉1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和正常供水(CK)4个水分处理,系统研究从播种开始持续水分处理对夏玉米苗期根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光合特性与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6年 第12期25卷 1792-1801页
作者: 邬小春 苏文楠 韩清芳 王兴义 孟祥萍 丁瑞霞 王子煜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为探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生理基础及群体光合效率,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与半紧凑型品种‘强盛101’,设置6.75×104 hm^(-2)(D1)、8.25×104 hm^(-2)(D2)、9.75×104 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锰素浸种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及其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 第4期36卷 745-750页
作者: 孟祥萍 李春霞 国海燕 丁瑞霞 杨宝平 蔡铁 韩清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陵712100
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品种‘西农979’为材料,设置对照(0g/L)、低(0.03g/L)、中(0.06g/L)和高(0.12g/L)4个锰浸种浓度,探讨锰素浸种对小麦苗期光合作用、根系形态指标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0~0.06g/L锰浸种浓度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性状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对土壤性状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贾志宽 韩清芳 宁夏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研究目的】旱作区因连年翻耕而引起严重的土壤质量恶化,使作物生产力下降,因此,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对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07—2010年在西北黄土高原旱区进行连续3年的轮耕试验,研究了耕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中灌区沟垄集雨种植补灌对冬小麦光合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 第5期26卷 1382-1390页
作者: 张玉 韩清芳 成雪峰 杨姗姗 贾志宽 丁瑞霞 任小龙 聂俊峰 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早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沟垄集雨种植结合不同补灌量处理对冬小麦光合器官、光合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垄宽度各为60 cm时,集雨种植不灌溉(T1)、返青期种植沟补灌375 m3·hm-2(T2)和种植沟补灌750 m3·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