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28 篇 期刊文献
  • 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4 篇 工学
    • 64 篇 水利工程
    • 5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7 篇 城乡规划学
    • 36 篇 农业工程
    • 3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2 篇 建筑学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 篇 林业工程
    • 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土木工程
  • 231 篇 理学
    • 75 篇 地理学
    • 69 篇 大气科学
    • 66 篇 生态学
    • 20 篇 地质学
    • 6 篇 化学
  • 140 篇 农学
    • 10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4 篇 作物学
    • 24 篇 林学
  • 95 篇 管理学
    • 45 篇 公共管理
    • 35 篇 工商管理
    • 1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3 篇 历史学
    • 30 篇 中国史
  • 30 篇 法学
    • 17 篇 公安学
    • 10 篇 法学
    • 6 篇 社会学
  • 26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医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32 篇 气候变化
  • 24 篇 影响因素
  • 23 篇 黄土高原
  • 20 篇 中国
  • 18 篇 西安市
  • 15 篇 陕西省
  • 14 篇 地理探测器
  • 13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无人机
  • 11 篇 秸秆覆盖
  • 10 篇 空间分布
  • 10 篇 modis
  • 10 篇 时空分异
  • 10 篇 黄河流域
  • 10 篇 时空演化
  • 10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9 篇 冰川
  • 9 篇 土地利用
  • 9 篇 地膜覆盖
  • 9 篇 拐卖儿童犯罪

机构

  • 534 篇 西北大学
  • 289 篇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
  • 31 篇 陕西西安城市生态...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2 篇 旱区生态水文与灾...
  • 11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0 篇 陕西省黄河研究院
  • 10 篇 武汉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9 篇 长安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 9 篇 陕西省情研究院
  • 8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8 篇 陕西省地表过程与...
  • 7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7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作者

  • 62 篇 李钢
  • 58 篇 王宁练
  • 55 篇 li gang
  • 49 篇 wang ninglian
  • 37 篇 王俊
  • 33 篇 wang jun
  • 28 篇 白红英
  • 26 篇 宋进喜
  • 26 篇 黄晓军
  • 23 篇 陈海
  • 23 篇 song jinxi
  • 22 篇 chen hai
  • 20 篇 周俊俊
  • 19 篇 liu di
  • 19 篇 刘迪
  • 19 篇 杨新军
  • 18 篇 庞国伟
  • 18 篇 于悦
  • 18 篇 bai hongying
  • 18 篇 张玉柱

语言

  • 5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5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2017—2022年陕西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溯源分析——以PM2.5和O3为例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276-292页
作者: 王格格 谢元礼 杨雪雯 卫洁 雍佳乐 郭慧琳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基于2017—2022年陕西省PM2.5和O3污染浓度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陕西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并应用HYSPLIT模型,基于MeteoInfo软件分别对2021年陕西省PM2.5污染和O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不同季节气流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探究污染物潜在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MIP6多模式SSP情景的河南降水量时空变化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 第4期46卷 446-458页
作者: 邢海佳 杨联安 袁笑甜 尚小清 周思璁 薛婧 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127
基于1960-2014年河南省117个气象站日值数据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10个气候模式数据,评估多模式集合平均(MME)模式对河南历史时期(1960-2014年)年均降水量的模拟能力,研究不同SSP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1~2022年秦巴山区生态碳汇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第1期46卷 356-366页
作者: 白天豪 贡恩军 周娜芳 赵婷 白红英 王俊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 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27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西安710128
秦巴山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多源数据,通过替换模型指标对CASA模型进行了改进,模拟了秦巴山区2001~202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经验对西部地区乡村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55卷 407-419页
作者: 朱菁 王菁 董欣 芮旸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127
在深度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我国中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而西部欠发达乡村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该文在介绍我国数字乡村内涵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对从1996-2024年发表的3110篇论文进行了分析,在梳理我国数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电路理论的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5年 第3期48卷 494-505页
作者: 张杰 屈建军 陈海 石金鑫 马羽赫 刘迪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127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
识别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的点、线、面等景观要素,构建动态生态安全格局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对生态安全格局动态演化和影响因素探究的不足,利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ASA模型的秦巴山区NPP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4期45卷 1829-1843页
作者: 周娜芳 贡恩军 白天豪 赵婷 白红英 王俊 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西安710127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碳封存能力和环境变化的直接指标,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且在不同地形上有分异性。然而,人类活动及地形对秦巴山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尚且不足。采用CA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若尔盖盆地黄河第二级阶地沉积序列及其记录的河湖演变过程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5年 第3期80卷 758-777页
作者: 朱艳 王思凯 张玉柱 王宁练 黄春长 庞奖励 金瑶 曹鹏鹏 黄晓玲 肖奇立 周晋鹏 李孟停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西安710062
河流阶地沉积序列是记录区域河流水系演变和环境变迁的重要信息载体。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调查,在盆地中心黄河第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层序清晰完整的沉积序列。在野外对娘伊曲(NYQ-A)剖面进行系统地层划分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评估和预测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5期45卷 2281-2297页
作者: 李润阳 陈佳 杨新军 尹莎 徐俐 白玉玲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710100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昆明650500
随着人类活动干扰不断加剧,促使我国山区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评估和预测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SESV)的演化与特征,对实现我国山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空间显式脆弱性模型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黄土丘陵区梯田稳定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5年 第2期23卷 89-102页
作者: 袁彤娟 庞国伟 袁笑甜 刘咏梅 龙永清 王雷 王春梅 杨勤科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127 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长期的、系统性的治理。梯田是最主要的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气候变化和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梯田坍塌和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若尔盖盆地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5年 第1期80卷 167-182页
作者: 赵嘉雯 王龙升 张玉柱 陈莹璐 胡守云 张桂叶 孟丽卫 战超 王庆 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 烟台264025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1
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古河道沉积物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区域环境演变信息。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剖面(NYQ-B)进行系统环境磁学分析,并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对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剖面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进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