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4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7 篇 历史学
    • 149 篇 考古学
    • 23 篇 中国史
    • 10 篇 世界史
  • 62 篇 理学
    • 27 篇 化学
    • 1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2 篇 地质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59 篇 工学
    • 3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0 篇 艺术学
    • 19 篇 美术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1 篇 文物保护
  • 9 篇 文物
  • 8 篇 人骨
  • 8 篇 生业经济
  • 7 篇 植硅体
  • 7 篇 红外光谱
  • 6 篇 拉曼光谱
  • 6 篇 绿松石
  • 6 篇 新疆
  • 5 篇 食谱
  • 5 篇 壁画
  • 5 篇 颜料
  • 5 篇 制作工艺
  • 5 篇 彩绘文物
  • 4 篇 考古学
  • 4 篇 石人子沟遗址
  • 4 篇 蛋白胶料
  • 4 篇 新石器时代
  • 4 篇 丝织品
  • 4 篇 丝绸之路

机构

  • 186 篇 西北大学
  • 75 篇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 31 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29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15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12 篇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
  • 10 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8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考古探测与文物保...
  • 5 篇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
  • 5 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
  • 5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3 篇 敦煌研究院
  • 3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3 篇 敦煌研究院国家古...

作者

  • 43 篇 王丽琴
  • 24 篇 杨璐
  • 22 篇 温睿
  • 20 篇 yang lu
  • 20 篇 wen rui
  • 19 篇 wang li-qin
  • 15 篇 陈靓
  • 14 篇 孙满利
  • 13 篇 wang liqin
  • 13 篇 黄建华
  • 13 篇 凌雪
  • 12 篇 马健
  • 12 篇 孙凤
  • 12 篇 刘妍
  • 12 篇 杨富巍
  • 11 篇 liu yan
  • 10 篇 赵东月
  • 10 篇 ling xue
  • 10 篇 先怡衡
  • 10 篇 chen liang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固相萃取C4技术在文物蛋白胶料气相色谱前处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17年 第10期36卷 1127-1131页
作者: 马珍珍 王丽琴 杨璐 张亚旭 吴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安710069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9
在引入固相萃取(SPE)C4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离子色谱(ICS)技术定性、定量化评估了SPE C4柱对常见文物保存环境中可溶盐离子的排除效果,进一步探讨了该技术对氨基酸分析结果的影响、保护色谱柱的效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陇东地区砂岩石窟病害区域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4年 第6期36卷 149-163页
作者: 孙满利 曹张喆 沈云霞 尚雪健 罗怡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710127
陇山以东、子午岭以西的甘肃陇东地区保存有大量砂岩石窟,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石窟病害类型多样。以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样本,通过系统调查,将陇东地区砂岩石窟按照地貌地形特征分为泾河流域、平定川地区和六盘山地区三个区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徐州土山二号汉墓中白灰材料的科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年 第6期44卷 1661-1667页
作者: 李婷 王茜蔓 贺康特 刘妍 杨富巍 鹿瑞聪 赵晓伟 张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710127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徐州博物馆文物保护部 江苏徐州221000
徐州土山二号墓是近年来发掘的一座重要的东汉早期诸侯王级墓葬,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属于砖墓,墓葬中多处、大量使用白灰的情况为同时期墓葬中所罕见,代表着当时高度发达的白灰生产和应用的工艺水平。白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TiO_2改性石质文物防水材料WD-10
收藏 引用
精细化工 2015年 第3期32卷 250-253页
作者: 王丽琴 李迎 赵星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为了改善防水材料WD-10(主要成分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石质文物的保护效果,以KH5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OP-1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乳化剂进行纳米Ti O2改性,并对改性材料的憎水性、透气性、耐盐性、耐光性、耐候性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旬邑上庙遗址出土马具附着有机残留物的科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3年 第2期35卷 46-51页
作者: 李昱珩 杨璐 葛若晨 豆海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710127
研究我国古代马具的发展及工艺,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旬邑上庙遗址出土的一副南北朝至初唐时期马具中青铜卡带背面附着的多层有机残留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黑色残留物为动物皮革,老化严重,已无法判断种属及鞣制工艺;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阳陵东阙门出土蓝紫色颜料的科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年 第5期38卷 1588-1591页
作者: 孙凤 孙满利 赵西晨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43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75
鉴于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技术的微区、微量、原位、无损等优势,尝试将其与超景深显微法,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和显微激光拉曼(MLRM)技术相结合,对汉阳陵东阙门出土的蓝紫色颜料样块进行显微观察和无损分析鉴定,结果证实该蓝紫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商周时期储粮窖穴研究——以陕西旬邑西头遗址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2022年 第4期41卷 14-23,62页
作者: 宋阿倩 马志坤 刘斌 易璇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127
商周时期统治者高度重视农耕“,劝课农桑”,鼓励农业生产,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激增促进了粮食储藏制度和设施的完善,众多考古遗址中常见用于存储的窖穴遗迹。为进一步解析商周时期储粮窖穴的特点,本文选取陕西旬邑西头遗址2处西周时期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看古豳地先周时期生业经济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2019年 第4期38卷 33-42页
作者: 李悦 陈婷 刘欢 豆海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文章运用动物考古学方法研究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出土的先周时期动物遗存。对动物种属、数量和比例的分析以及对主要家养动物猪、黄牛、羊的重点研究表明,枣林河滩遗址肉食资源的获取方式以饲养家畜为主,其中黄牛的肉量供给占比最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传统书画修复的不同加热温度豆浆水中大豆蛋白的疏水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8年 第11期46卷 1845-1850页
作者: 何秋菊 王丽琴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都博物馆“北京文博文物科技保护研究与运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豆浆水是中国传统书画修复中的施胶材料,加热可导致大豆蛋白产生热变性,使纸张产生不同程度的疏水性,从而影响到书画修复的效果。本研究利用8-苯胺基-1-萘磺酸(ANS)荧光探针法分析大豆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疏水性的变化;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元代都城琉璃瓦釉层的EDXRF和SEM-EDS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年 第12期41卷 3808-3814页
作者: 石若瑀 温睿 高翔 王文轩 宝力格 赵学锋 李梓轩 曹昆 肖薇 李昱龙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075 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027200 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河北张家口076450
元代的琉璃瓦制作技术承自宋辽,对明清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元上都与元中都所使用的琉璃瓦,代表了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探索元代不同时期琉璃瓦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结合考古资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