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4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7 篇 历史学
    • 149 篇 考古学
    • 23 篇 中国史
    • 10 篇 世界史
  • 62 篇 理学
    • 27 篇 化学
    • 1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2 篇 地质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59 篇 工学
    • 3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0 篇 艺术学
    • 19 篇 美术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1 篇 文物保护
  • 9 篇 文物
  • 8 篇 人骨
  • 8 篇 生业经济
  • 7 篇 植硅体
  • 7 篇 红外光谱
  • 6 篇 拉曼光谱
  • 6 篇 绿松石
  • 6 篇 新疆
  • 5 篇 食谱
  • 5 篇 壁画
  • 5 篇 颜料
  • 5 篇 制作工艺
  • 5 篇 彩绘文物
  • 4 篇 考古学
  • 4 篇 石人子沟遗址
  • 4 篇 蛋白胶料
  • 4 篇 新石器时代
  • 4 篇 丝织品
  • 4 篇 丝绸之路

机构

  • 186 篇 西北大学
  • 75 篇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 31 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29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15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12 篇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
  • 10 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8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考古探测与文物保...
  • 5 篇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
  • 5 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
  • 5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3 篇 敦煌研究院
  • 3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3 篇 敦煌研究院国家古...

作者

  • 43 篇 王丽琴
  • 24 篇 杨璐
  • 22 篇 温睿
  • 20 篇 yang lu
  • 20 篇 wen rui
  • 19 篇 wang li-qin
  • 15 篇 陈靓
  • 14 篇 孙满利
  • 13 篇 wang liqin
  • 13 篇 黄建华
  • 13 篇 凌雪
  • 12 篇 马健
  • 12 篇 孙凤
  • 12 篇 刘妍
  • 12 篇 杨富巍
  • 11 篇 liu yan
  • 10 篇 赵东月
  • 10 篇 ling xue
  • 10 篇 先怡衡
  • 10 篇 chen liang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中国古代牧业社会骨制品的初步考察:以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为例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0年 第2期40卷 331-342页
作者: 李悦 马健 张成睿 刘欢 宗天宇 陈婷 黄泽贤 任萌 习通源 王建新 温睿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马萨诸塞剑桥02138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咸阳712000
考古遗址出土骨制品的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社会的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手工业生产、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骨制品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农业区域,这些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动物使用及其与社会发展、早期国家形成的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秦“不封不树”葬仪的考古学辨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52卷 18-28页
作者: 钱耀鹏 李娜 西北大学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不封不树”与“墓而不坟”的史籍记载,一直制约着墓上设施乃至丧葬礼仪研究,并对墓葬发掘理念及方法产生了直接影响。该文从考古学立场出发,把过程主义贯穿于考古发现与史籍记载矛盾现象的分析。认为“不封不树”葬仪限于三年丧期,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市西北涪江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23年 第6期42卷 815-826页
作者: 贺存定 张瑾 高磊 贺欣熠 李大地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710127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庆400015
2022年3-4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在渝西北涪江流域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调查队在涪江下游各级阶地新发现旧石器地点46处,采集石制品833件,绝大分石制品因脱层而暴露于地表,少量出自地层断面。石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物遗存反映的关中地区史前至秦汉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状况——以西安弓背崖遗址为例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1年 第5期41卷 1445-1454页
作者: 宗天宇 郭昕 刘欢 张翔宇 李悦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68 咸阳师范学院机构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咸阳712000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对研究中国古代生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关中地区仰韶时期的生业经济,对商周、秦汉时期生业经济的认识还较为有限。西安市西南郊皂河西岸二级台地上的弓背崖遗址(34.18044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外光谱结合PCA-LDA对嘉峪关戏台文物建筑彩画胶料种类的判别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年 第3期41卷 796-800页
作者: 杨璐 黄建华 陈欣楠 王丽琴 卫引茂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陕西西安710600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陕西西安710600
为了判别嘉峪关戏台文物建筑彩画的胶料种类,采用皮胶、鱼鳔胶、蛋清、蛋黄、牛奶为参考样品,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了参考样品及三件文物样品胶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PCA-LDA)构建胶料种类判别的数学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东天山地区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1年 第1期41卷 214-223页
作者: 马志坤 刘舒 任萌 郇秀佳 习通源 王建新 马健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新疆地区一直是东西方人群迁徙与融合、农牧互动的活跃地带,是文化传播和交汇的重要通道。地处东天山地区的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是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中心的大型房址内发掘出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存有大量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土酒残留物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第6期48卷 902-908页
作者: 温睿 王乃慧 李引丽 乔建军 代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室 榆林71900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鉴定出土酒器中酒残留物。先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酒的种类进行鉴定,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8种有机酸进行定量检测。针对有机酸的化学性质和样品杂质情况,对酒残留物样品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弓韬表面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及显微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年 第11期40卷 3623-3627页
作者: 杨璐 黄建华 申茂盛 于孟楠 王丽琴 卫引茂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陕西西安710600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陕西西安710600
为了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出土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在876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β-D-葡萄糖苷键的特征吸收振动谱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分析
收藏 引用
文博 2023年 第6期 41-48页
作者: 易璇 马志坤 翟霖林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本文梳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粮食储存窖穴的分布、形制特点和储存粮食种类,并以汉代单位体积内粮食重量数据为蓝本估算了史前粮食储存量,进而分析了史前储粮窖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以圆形袋状坑为主,存储粮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云南大阴洞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方式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报 2022年 第2期41卷 295-307页
作者: 赵东月 吕正 张泽涛 刘波 凌雪 万杨 杨帆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710069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昆明650118 文山州文物管理所 文山663000 广南县文物管理所 广南663300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