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369 篇 期刊文献
  • 529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8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29 篇 工学
    • 3,30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014 篇 机械工程
    • 921 篇 土木工程
    • 35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10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82 篇 软件工程
    • 15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4 篇 电气工程
    • 8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2 篇 建筑学
    • 2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8 篇 公安技术
    • 1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21 篇 管理学
    • 14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1 篇 公共管理
  • 185 篇 理学
    • 74 篇 数学
    • 53 篇 物理学
    • 43 篇 系统科学
    • 6 篇 生态学
  • 21 篇 经济学
    • 21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9 篇 法学
  • 7 篇 艺术学
  • 6 篇 农学
  • 6 篇 医学
  • 4 篇 军事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469 篇 高速列车
  • 184 篇 动力学
  • 140 篇 动力学性能
  • 136 篇 转向架
  • 111 篇 有限元
  • 109 篇 高速铁路
  • 94 篇 振动与波
  • 90 篇 机车
  • 89 篇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
  • 89 篇 车辆工程
  • 84 篇 地铁车辆
  • 81 篇 有限元法
  • 77 篇 稳定性
  • 71 篇 受电弓
  • 71 篇 疲劳寿命
  • 69 篇 车辆动力学
  • 65 篇 铁道车辆
  • 64 篇 动力学仿真
  • 62 篇 微动磨损
  • 62 篇 动车组

机构

  • 4,855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99 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
  • 67 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
  • 60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58 篇 同济大学
  • 42 篇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
  • 42 篇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
  • 40 篇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 39 篇 大连交通大学
  • 38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7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37 篇 西华大学
  • 36 篇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
  • 34 篇 兰州交通大学
  • 32 篇 中南大学
  • 27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21 篇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
  • 21 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
  • 20 篇 四川大学
  • 19 篇 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428 篇 张卫华
  • 307 篇 张继业
  • 257 篇 曾京
  • 250 篇 肖守讷
  • 249 篇 温泽峰
  • 222 篇 林建辉
  • 212 篇 金学松
  • 199 篇 罗世辉
  • 196 篇 肖新标
  • 172 篇 翟婉明
  • 171 篇 邬平波
  • 162 篇 阳光武
  • 162 篇 zeng jing
  • 149 篇 池茂儒
  • 135 篇 马卫华
  • 125 篇 杨冰
  • 117 篇 朱涛
  • 113 篇 戴焕云
  • 109 篇 李田
  • 109 篇 zhu tao

语言

  • 4,897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4899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应用蠕滑理论分析钢轨表面磨耗型波浪形磨损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 2003年 第8期14卷 694-697页
作者: 张立民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轮轨接触力的波动观点出发 ,应用动态蠕滑理论分析了轮轨接触表面摩擦功密度的变化 ,并讨论了轮轨表面产生磨耗形波浪形磨损的原因 ,分析得出波浪形磨损可能在任何轨面上萌生 ,但是要使波浪形磨损持续发展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速铁路声屏障几何形状声学性能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6年 第2期52卷 99-107页
作者: 何宾 肖新标 周信 温泽峰 金学松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为了弄清声屏障几何形状对高速铁路户外噪声的降噪机理和降噪效果,采用二维边界元法建立高架桥铁路声屏障噪声预测模型,分析不同几何形状结构参数对降噪性能的影响。分析中考虑列车运行速度、声源分布及频谱特性对插入损失的影响,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改进EEMD样本熵的高速列车滚子缺陷AE信号提取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7年 第16期36卷 148-154页
作者: 邓韬 林建辉 黄晨光 靳行 张敏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提出一种改进EEMD滚子缺陷声发射(AE)信号提取新方法,该方法根据EMD分解的二进滤波器组特性构造幅值与频率成线性-正弦规律变化的噪声添加进测试数据,给出了噪声构建原则,并按频率由高到低限定各阶IMF筛选次数,选取同一时段高频IMF归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速动车电机架悬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8年 第20期37卷 95-100,108页
作者: 徐坤 曾京 黄彩虹 祁亚运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为研究电机架悬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等效到单轮对的2自由度横向简化模型和8自由度单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轮对横向激振下、在不同电机悬挂参数下,构架横移和电机相对构架横移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了电机架悬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应力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04年 第2期40卷 5-11页
作者: 金学松 温泽峰 张卫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利用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了磨耗型轮对、锥型轮对与钢轨之间滚动接触斑的作用力分布。再利用弹性力学中Bossinesq-Cerruti力/位移计算公式并借助Gauss数值积分方法,确定了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时体内的弹性位移、应变和应力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速轮轨材料匹配的滚动接触磨损性能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3期49卷 183-189页
作者: 曾东方 鲁连涛 张远彬 张继旺 朱旻昊 金学松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轮轨材料匹配对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将三种高速车轮材料分别与钢轨材料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各摩擦副磨损率,比较研究成分变化对车轮材料力学性能和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磨损性能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分解-样本熵的受电弓裂纹故障诊断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9年 第8期38卷 180-187页
作者: 施莹 林建辉 庄哲 刘泽潮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构建了基于时频分解-样本熵测度的受电弓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模型。对振动信号进行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接着对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计算参数优化后的样本熵特征。将获取的故障特征输入基于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进行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速列车流固耦合的平衡状态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3年 第2期49卷 95-101页
作者: 李田 张继业 张卫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为实现横风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和列车空气动力学之间的联合仿真,提出一种快速高效计算的平衡状态方法。在忽略轨道不平顺情况下,轮流交替求解稳定气动力作用下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响应以及稳定姿态下的列车流场和气动力;通过收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速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检测的EEMD-Hankel-SVD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5年 第10期51卷 143-151,159页
作者: 丁建明 林建辉 赵洁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针对聚合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EMD)的等效滤波特性依然存在模式分量间频带重叠较大的根本缺陷,提出一种高速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动态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对万向节安装机座的振动信号进行EEM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滑动速度对单晶硅在不同接触尺度下磨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期49卷 108-115页
作者: 徐相杰 余丙军 陈磊 钱林茂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
利用纳米划痕仪和液压伺服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接触尺度下滑动速度对单晶硅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晶硅在不同接触尺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损伤特征,同时滑动速度对其损伤有很大影响。微观单点接触条件下,单晶硅在低载下的损伤表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