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5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历史学
    • 65 篇 考古学
    • 37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68 篇 文学
    • 6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7 篇 考释
  • 6 篇 考辨
  • 6 篇 释文
  • 4 篇 金文
  • 4 篇 吴简
  • 4 篇 先秦两汉
  • 4 篇 墓志
  • 4 篇 常用词
  • 3 篇 出土文献
  • 3 篇 碑刻文献整理
  • 3 篇 疑难字
  • 3 篇 俗字
  • 3 篇 甲骨文
  • 3 篇 汉字史
  • 3 篇 校正
  • 3 篇 演变
  • 3 篇 近代汉字研究
  • 2 篇 音义
  • 2 篇 传世文献
  • 2 篇 马王堆汉墓帛书

机构

  • 95 篇 西南大学
  • 1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0 篇 NOT FOUND
  • 10 篇 NOT FOUND
  • 9 篇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
  • 2 篇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
  • 2 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2 篇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西南大学文献所/西...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1 篇 北碚西南大学
  • 1 篇 NOT FOUND

作者

  • 35 篇 何山
  • 29 篇 张显成
  • 21 篇 he shan
  • 12 篇 陈荣杰
  • 11 篇 胡波
  • 9 篇 孟蓬生
  • 9 篇 王化平
  • 8 篇 hu bo
  • 7 篇 李发
  • 7 篇 meng pengsheng
  • 7 篇 马超
  • 6 篇 zhang xiancheng
  • 6 篇 徐海东
  • 5 篇 wang huaping
  • 5 篇 chen rongjie
  • 3 篇 唐强
  • 3 篇 苏文英
  • 3 篇 li fa
  • 3 篇 杜锋
  • 3 篇 李明晓

语言

  • 1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歜”字音义辨正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5年 第1期 94-102,128页
作者: 孟蓬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昌歜”之“歜”的读音和意义,古今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目前通行的权威工具书对“昌歜”的解释也存在分歧。本文认为“昌歜”之“歜”与“■”同音,为“■(或作■)”的假借字,“昌歜”指“用切碎的昌蒲根做成的腌菜”。歜(■)与■的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顾廷龙古陶文研究思想刍议——以《古匋文孴录》为例
收藏 引用
西泠艺丛 2025年 第1期 12-22页
作者: 徐海东 刘思雨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古匋文孴录》为顾廷龙年轻时研究出土战国陶文,亲手摹录字形并加以考释而成的文字学著作,是全面收录古陶文字形的第一部工具书,其中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古陶文文字材料,编纂体例对后来文字编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从史料钩稽入手,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计白当黑”到“九宫说”--论包世臣章法观及其矛盾性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 2025年 第1期 127-133页
作者: 徐海东 牛砚琴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包世臣被誉为晚清碑学的开山之祖,其《艺舟双楫》对书法界影响巨大。对包世臣的章法观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包世臣的章法观如何形成。包世臣章法观念主要受邓石如、黄乙生的影响,主张“计白当黑”与“左右牝牡相得”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旱田”“熟田”考辨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3年 第2期 156-161页
作者: 陈荣杰 张显成 西南大学文献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400715
《嘉禾吏民田家莂》"旱田"、"熟田"的界定,学界聚讼纷纭。全面考察简文中二者的田亩数量、租税标准及当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可见对"旱田"、"熟田"的界定其政治因素显然大于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副词发展史角度考马王堆医书成书时代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6年 第2期 9-18页
作者: 张显成 程文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马王堆医书是简帛医书之最大宗者,学界一般认为其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之际甚至更早。我们在全面清理马王堆医书虚词的大宗——副词的基础上,选取表时间的"既"与"已"、表否定的"勿"与"毋"、表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孔家坡汉简·日书》释读订补
收藏 引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4年 第2期 24-27页
作者: 张显成 杨艳辉 西南大学文献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在认真查核图版的基础上,订补了《孔家坡汉简·日书》整理报告的释文问题25处,归为20条论述。这些问题主要是文字隶定错误,一部分是原简字迹清楚而误释,一部分是原简为残字而未能正确释读。另外,还有衍释、误注标题、未识原简抄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碑刻“班/斑”俗字源流考察及误释误混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4年 第2期 225-235,256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重庆
“班”“斑”乃古文献常用字,古代碑刻用例很丰富。其中部分俗字源流关系未明,字际关系不清,再加人为不辨字形、以词定字等原因,字书误归、碑刻文献整理成果误释误混“班”“斑”俗字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需要重新分析的文献用字的典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沈曾植致王秉恩札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6年 第5期 50-51页
作者: 徐海东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二○一四年夏,笔者参加了重庆图书馆古籍部碑帖拓本的整理工作,在整理中发现沈曾植致王秉恩信札册页一件。册页纵39.5厘米,横20厘米,纸本。信札共二十余通,保存情况良好,信札内容涉及时局商讨、书籍借阅、友人往来以及书画鉴藏等相关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馬樓吴簡“朱表割米自首案”整理與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史论丛 2017年 第1期 219-260页
作者: 陳榮傑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柒]》包含近六十枚與朱表盜割官米自首案件相關的竹簡,本文從揭剥位置示意圖、簡文内容、簡的形制等方面對該案進行了初步復原整理與研究,並將之與"許迪割米案"進行對比,認爲該案比"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碑拓剪裱本书籍编纂出版及流传探究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 2017年 第7期 109-111,93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剪割碑拓并编辑成书始于唐代。重要拓片常会制作相应的剪裱本,包括方册、卷轴、线装等多种册页体式,其效果相当于各式剪裱书籍,其制作情况反映了书籍编纂出版过程。剪裱本既是碑志保存、传播的特殊形式,又对同期及后世书籍出版工作有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